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异型淋巴和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异型淋巴和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韩桂红

韩桂红(陕西省西乡县人民医院723500)

【摘要】目的探讨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患儿异型淋巴和细胞免疫功能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0例IM患儿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我院体检的健康儿童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儿童的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数值。结果两组儿童CD3、CD4、CD8及CD4/CD8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异型淋巴≥10%组患儿CD3、CD8值明显高于异型淋巴<10%组,CD4、CD4/CD8值明显低于异型淋巴<10%组(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IM患儿不同程度存在免疫功能缺陷,异型淋巴细胞可作为标志免疫功能缺陷的特异性指标来应用。

【关键词】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异型淋巴细胞免疫功能意义

【中图分类号】R725.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2)35-0215-02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是EB病毒感染所导致的急性或亚急性淋巴细胞良性增生性传染病。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饮食健康等问题突显,临床IM患儿越来越常见。同时,临床免疫学发展也逐渐发现IM可能对机体免疫功能造成一定影响,从而导致恶性循环。本文就我院近年来收治的60例IM患儿的免疫功能进行比较探讨,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将我院收治的60例IM患儿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我院体检的健康儿童5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患儿均符合IM临床诊断标准[1],排除其他可能引起血液及免疫功能变化的疾病。观察组60例患者中男38例,女22例;年龄1~11岁,平均(5.2±2.1)岁;病程1~3年,平均(1.2±0.8)年。对照组50例健康儿童中男34例,女16例;年龄2~13岁,平均(5.6±1.7)岁。两组儿童比较无年龄、性别等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检测方法异性淋巴细胞及T细胞亚群分析均采用自动生化检测仪测定,试剂及试纸均为原装配套。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样本比较应用t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T细胞亚群数值比较两组儿童CD3、CD4、CD8及CD4/CD8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见表1

表1两组T细胞亚群数值比较(x±s)

组别例数CD3CD4CD8CD4/CD8

观察组6076.2±9.824.1±6.249.2±15.30.25±0.4

对照组5062.3±5.436.7±5.224.2±3.81.7±0.8

t值-6.535-5.2478.467-4.217

P值-<0.01<0.01<0.01<0.01

2.2IM患儿异型淋巴细胞与T细胞亚群比较以异型淋巴细胞≥10%或<10%为界限将IM组患儿分为两组,结果异型淋巴≥10%组患儿CD3、CD8值明显高于异型淋巴<10%组,CD4、CD4/CD8值明显低于异型淋巴<10%组(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IM患儿异型淋巴细胞与T细胞亚群比较(x±s)

异型淋巴细胞例数CD3CD4CD8CD4/CD8

异型淋巴≥10%4278.5±7.619.3±2.954.1±13.70.51±0.2

异型淋巴<10%1870.2±4.735.5±3.831.2±11.41.31±0.7

t值-4.574-6.7529.345-3.474

P值-<0.01<0.01<0.01<0.01

3讨论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偶可经输血等途径传播。IM患儿白细胞数基本正常或轻度增多,少数白细胞数可减低。病程早期中性分叶核粒细胞增多,但迅速转变为本病的特征性血象变化——单核细胞增多,约占60%~97%,并伴有异型淋巴细胞[2]。异型淋巴细胞于疾病第4、5d开始出现,大多数超过10%[3]。本研究将60例IM患儿依据异型淋巴细胞数量≥10%或<10%为界限分为两组,比较两组患儿的T细胞亚群数值发现,异型淋巴细胞数量≥10%的患儿CD3、CD8值明显高于异型淋巴<10%组,CD4、CD4/CD8值明显低于异型淋巴<10%组(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这显示异型淋巴细胞与IM患儿免疫系统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异型淋巴细胞数量越多,其免疫调节功能也就越紊乱,导致自身抗病毒能力降低,使得病情恶化。而将IM患儿与健康儿童的T细胞亚群比较结果显示,绝大多数患儿CD3、CD4、CD8及CD4/CD8均与健康儿童有显著差异(P<0.01),这意味着绝大多数IM患儿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免疫缺陷,而异型淋巴细胞的出现与数量则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患儿免疫缺陷程度,可作为临床判断及评估治疗预后的手段。

参考文献

[1]张之南,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M],第二版,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252.

[2]杨帆,39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临床分析[J],吉林医学,2012,33(17):3351—3352.

[3]冉亚林,92例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临床分析[J],重庆医学,2012,41(13):1330—1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