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体制改革下资产管理工作和变革措施刘国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电力体制改革下资产管理工作和变革措施刘国伟

刘国伟李雪

(国网新疆电力公司阿克陶县供电公司新疆喀什844000)

摘要:新时期下,我国各行业都面临着改革的局面,电力企业的资产管理是电力体制改革的重点内容。本文从电力体制改革对资产管理工作的影响入手,分析了电力体制改革新常态下资产管理工作的变革措施和初步建议。

关键词:电力体制改革;资产管理;变革措施;电力企业

引言

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是一种国际通行的先进管理手段,建立资产管理体系代表了世界公用事业类企业资产管理的发展方向,不仅对降低资产运营风险、提升资产运营效益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同时也是不断改进和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资产绩效评估是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绩效评估离不开指标体系,构建一个合理的评估指标体系对于评估结果有着重要意义。需要对指标体系分类进行研究,采用自上而下的构建原则,因此,指标体系维度是研究的第一工作。

1电力体制改革对资产管理的影响

1.1固定资产的认识上存在误区

对于当下供电企业来说,其固定资产主要包括了使用超过一年的房屋建筑以及相关的电力设备等用于生产的有形资产[1]。对于一些不是用于日常生产的企业资产来说,这些资产需要超过两年以上是使用期限才能被定义为固定资产。但是当下,对于大部分供电企业来说,在对于固定资产的认识上还存在很多的误区,对于属于企业固定资产的有形资产不进行管理,对于不属于企业的固定资产的有形资产反而进行管理。从而导致在日常工作中出现很多失误或是错误。例如变电站周围的绿化工程,一部分供电企业将其作为固定资产的一部分来进行相应的管理,而另一部分供电企业不认为绿化工程属于供电企业的固定资产就对绿化工程不进行相应的管理。但是其实变电站的绿化工程是属于供电企业的固定资产的。又例如,对于在对变电站进行施工时所消耗的许多施工材料,主要包括电缆以及圆钢等材料其实都不属于供电企业的固定资产,而有些企业却将其作为企业的固定资产来进行相应的管理,这将会影响供电企业对固定资产的有效管理。

1.2成本结构变化使资产管理成为电网企业成本管理的重点

新电改方案实施后,电网企业的核心业务是输配电,收取过网费,购电成本的大幅减少使电网企业的总成本减少,而与固定资产相关的折旧费用、检修运行费用等所占成本的比重会大幅增加,成为以后电网企业成本管理的重点。

1.3固定资产的记录上存在出入的问题

供电企业的固定资产中的供电设备比较多,同时种类也比较纷杂。管理者对于设备的管理上经常会出现设备的记录以及现实投入使用的种类之间的记录存在出入的问题,这会造成企业的决策者对企业内部的固定资产数量以及种类等各方面都认识不清。同时对于供电企业来说,其供电设备安装的也十分不均,有些供电企业在设立变电站时两个变电站之间的距离超过了百公里,导致电线状况变得十分复杂。由于设备安装地点分布的十分不均,使得管理人员不能进行有效的管理。当内部人员进行一定的调整时,且无法做到准确的交接。从而使得人员在对供电设备以及各项固定资产进行管理过程中出现许多问题。

1.4输配电价改革要求资产管理进一步加强精细化管理

电网企业执行输配电价定价政策的起点即为对现有资产的完善管理以及未来资产情况的合理预估,更为细致的资产管理将成为政策改革落实的核心工作。

2电力体制改革下资产管理工作的变革措施

2.1把握政策要点,做大做实基期资产

根据监管政策要求,全面开展清产核资。充分了解目前监管资产和非监管资产的比重,进而有效评估经营风险,并通过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防范和化解经营风险。积极做好用户资产接收工作,做大做强公司基期非监管资产。明确产权归属与电力部门管理,提高小区用户的安全可靠供电。供电公司开展用户资产接管工作,是解决用电设备维护不到位、故障抢修不及时、用电安全无保障的客观需要,也是一项惠及广大电力客户的民心工程。

2.2健全供电企业的管理机制

在管理方面需要重点去抓。由于中国是个人情社会,往往出现问题时第一时间想到找人帮忙。供电是一项民生问题,关系到千家万户,所以需要尤为重视。建立健全供电企业的管理机制,能够很好的帮助管理人员进行供电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固定资产是一个供电企业发展的基础。所以需要对固定资产进行详细的记录,使得企业领导对于企业的固定资产有一个准确的认知,在进行供电业务扩展时能够有个准确的把握。

2.3对于电力企业固定资产的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脱节的问题,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解决,其一,提升电力企业各级机构的相关管理人员的素质,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约束管理人员的行为,保证管理目标的实现。而且对于管理机制的落实状况进行监督,避免违规现象的出现。具体来说可以设定固定资产的管理岗位上人员任职资格进行考核,以此来促使在岗管理人员的素质,可以实行竞聘上岗的原则,保证在岗管理人员对工作的积极态度。另外,将管理人员的工作规范以及工作标准进行完善,保证固定资产岗位管理工作人员能明确自身的职责。其二,将制度管理方法随着时间以及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与改变,保证管理制度能适应新形势以及新变化;鼓励在岗管理人员不断总结工作经验,反思管理工作中的不足;结合电力企业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的管理制度,像申报制度、审批程序、权限等,设施定期清查制度等等。最终实现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能有制度可依、有章可循,并且保证电力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效率不断提升。

2.4健全一套准确的固定资产管理程序

当下供电企业在对固定资产进行管理时,需要有一套准确的程序来指导相关人员进行固定资产的管理。比如对于企业所有固定资产进行详细的记录,当供电设备由于老化等原因遭到更换时,需要及时做相关记录,以保证固定资产的信息能够得到有效的更新。这使得企业领导在查询时能够得到真实有效的数据,利于对企业提出战略性的发展。

2.5完善资产业务流程,强化流程监控和风险防控完善资产业务

管理流程从监管和业务出发,建立一套统一的涵盖外部监管和内部业务活动的资产管理流程,打破部门壁垒,建立流程衔接体系。流程设计完成后,应统一发布实施,作为企业内部流程执行的唯一依据。随着电改的不断深入,资产管理部门应指定专人负责业务流程的持续优化,建立业务流程设计、发布、监控、优化、变更方面的制度。强化流程监控和风险防控。建立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流程监控和风险防控系统。通过固化监督规则、集成抽取业务数据并自动运算,支持在线开展风险预警、过程监督和问题整改,一旦发生风险预警,预警信息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实时发送给相关责任人或监控者。

2.6采用标准化的计量资产管理措施

以法律为依据,进行电力企业计量资产的标准化管理,通过法律确保整个计量活动的合理性、合法性。针对各个环节制订明确的计量资产标准,确保监管过程中有相应的判断依据。各个部门制订严格制度,将责任落实到个人,设置相应的奖惩制度,且各个部门之间须保证沟通的流畅性,从而提高企业整体计量资产管理水平。

结语

建立投资规模预估模型,提高电网经营管理水平。建立投资规模预估模型,将准许收入和输配电价的核定与社会用电量和负荷的预测有效结合起来,尽量提高用电量及负荷的预测准确率,合理确定投资规模,保证实际营业收入与核定的准许收入偏差度较小。此外,在投资规模预估模型中,进一步加强投入产出效益分析,科学评判新增投资在提升电网安全性、运营效率、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方面发挥的作用,明确电网投入效益增长点,细化投资分类,有效落实精准投资。

参考文献:

[1]陈德胜,张国梁,李洪侠.新电改方案解读[J].能源,2015,05:82-85.

[2]刘庆军.分析电力企业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18:8.

[3]王吉.基于ERP的电力企业财务管理系统建设与评价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