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带教中的语言要求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1

护理带教中的语言要求

普庆红

普庆红(云南省玉溪市中医院民医科653100)

【摘要】实习是护理教育的重要教学阶段,是培养护生综合能力的关键环节,是实现知识向能力转化必不可少的过程,在临床带教中,语言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手段,同样的教学内容由于语言表达能力不同,其带教效果也大不一样。有的带教老师讲课很受护生的欢迎,有的带教老师讲课护生很不爱听,觉得白白浪费时间,这其中与带教老师的语言方法和技巧的运用关系很大。因此要重视和加强带教老师的语言修养和训练。

【关键词】护理带教语言要求

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科学,临床毕业实习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阶段,而在临床护理带教中,语言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手段,因此要重视和加强带教老师语言修养和语言训练。

1.语言简练

1.1教学内容要精

临床带教中有的带教老师为了贪多求全而主次不分,详略不当,结果讲一大堆,并未收到效果。其原因是一次识记的材料越多,而真正能够保持的反而越少,因此,带教老师对教学内容要勇于“割爱”,善于归纳、概括,抓住重要、关键,力求少而精,以利于护生掌握。如介绍污染物品处理时内容很多,护生在短时间内很难掌握,可以简化为:处理原则是“消—洗—消”。

1.2开门见山直接切主题

护生的实习时间分到每个科就4-6周,有的4周,有的6周,老师语言简练,不啰嗦,不拖泥带水,讲课或讲话时直接讲到点子上,在有限时间内让护生掌握更多的知识。

1.3避免口头禅

有些词语如:如何、行吧、是不是、懂不懂等等,会使护生感到厌烦,直接影响了护生的学习情绪,大大降低了带教的效果。因此要求带教老师的语言要“干净”,注意克服语言中的“不良习惯”,不要出现毫无意义的口头禅。

2.语言要准确

带教老师讲课时要字斟句酌,用词恰到好处,概念正确,用肯定、确切的语言准确无误地表达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不能模棱两可、含糊其问,要不能表达错误,以免护生不能正确理解甚至造成概念混乱。如个别带教老师到病床前讲肝昏迷时说,此病人已处于深昏状态,对光反射迟钝,这个深昏迷的概念就不准确。处于深昏迷时一切反射均消失,此病人对光反射迟钝,但并没有消失,所以应该讲此病人处于浅昏迷状态。带教老师课前一定要将教学内容真正弄懂、弄通,才能保持讲课时语言准确,正确表达教学内容。

3.语言要规范

有的带教老师讲课时用方言土语,护生听起来费劲,甚至不知道讲的是什么,更谈不上理解教学内容了,还有的用一些俗语如打点滴、打针、吐血、肚子痛、喘不过气来等等,这些都不符合护生的语言要求,也不利于护理文书的正确书写,护士实习阶段要完成从学生到护士的初步转变,许多工作态度,工作习惯,工作能力等都在此阶段初步形成,一些不良作风也可能从这个时候开始养成,带教老师的言传身教将对护生产生终生的影响。为此,带教老师必须用普通话教学,吐字要清晰,并要注意应用医学术语,使护生从一开始就接受规范的语言训练,养成用医学术语的习惯,为将来独立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4.语言要通俗

有的老师讲课时喜欢诌诌、玄乎乎,认为这样水平高。结果使护生听不懂或不理解其含意,如护生搞不清了纳差是怎么回事,告诉护生食欲减退,进食少。带教老师要善于把复杂的事物、抽象的概念,表达得简明扼要、易懂、好记。

5.要注意语言的节奏和声调

5.1语言的节奏

有的老师讲课时速度过快如同放机关枪,把护生搞得紧紧张张,晕头转向,来不及反应,更谈不上理解消化教学内容了,还有的老师讲课速度过慢,自始至终同一个恒定速度,四平八稳,平平淡淡讲课,护生觉得如同催眠曲,昏昏欲睡。为此,带教老师讲课时要注重节奏,快慢适中,当发现护生注意力分散时,可稍停顿,以提醒护生引起注意,当发现护生有问题,可减慢速度,重复重点内容,以使护生理解、掌握。

5.2语言的声调

声调对教学效果的影响也很大,带教老师讲课时要注意抑扬顿挫,使护生听起来舒服、悦耳,始终处于兴奋活跃和积极的思难状态,否则,就如老和尚念经,使学生学得枯燥无味。

总而言之,带教效果与带教老师语言表达能力密切相关。每个带教老师都要注意掌握语言方法和技巧,以提高带教效果,为医院培养实用型的人才做出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