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白,此时无声胜有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3-13
/ 1

留白,此时无声胜有声

王雪晖

王雪晖江苏东海县西双湖中学222300

教育离不开批评、离不开惩罚。教育中的批评或惩罚不可能千篇一律,需要讲究艺术,有声、有形的批评或惩罚是我们经常使用的,其实无声的批评或惩罚有时比有声的更有效果。留白,这是艺术作品中常用的手法,在教育中使用也会取得出奇制胜的效果的。一位犹太教的长老,酷爱打高尔夫球。在一个安息日,他觉得手痒,很想去挥杆,但犹太教规定,信徒在安息日必须休息,什么事都不能做。这位长老却终于忍不住,决定偷偷去高尔夫球场,想着打九个洞就回来。

由于安息日犹太教徒都不会出门,球场上一个人也没有,因此长老觉得不会有人知道他违反规定。然而,当长老在打第二洞时,却被天使发现了,天使生气地到上帝面前告状,说某某长老不守教义,居然在安息日出门打高尔夫球。上帝听了,就对天使说,会好好惩罚这个长老。第三个洞开始,长老打出超完美的成绩,几乎都是一杆进洞。长老兴奋莫名,到打第七个洞时,天使又跑去找上帝:上帝呀,你不是要惩罚违规的长老吗?为何还不见有惩罚?上帝说:我已经在惩罚他了。直到打完第九个洞,长老都是一杆进洞。因为打得太神乎其技了,于是长老决定再打九个洞。天使又去找上帝了:到底惩罚在那里?上帝只是笑而不答。打完十八洞,成绩比任何一位世界级的高尔夫球手都优秀,把长老乐坏了。天使很生气地问上帝:这就是你对长老的惩罚吗?

上帝说:正是,你想想,他有这么惊人的成绩以及兴奋的心情,却不能跟任何人说,这不是最好的惩罚吗?

上述例子生动地描绘了“留白效应”的巨大作用。在学校教育中并不是所有的一切都必须有声进行,有时无声的静场反而会产生意想之外的奇效。因此,我们在批评学生的错误时,如果要想取得效果,那么不妨试试无声的批评或惩罚,它会给你增添无声的效应。

著名的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也曾妙用此法,而且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一次,工学团一个名叫乌席柯夫的学员偷了人家的钱包,这在工学团是绝对不能容忍的事。于是乌席柯夫被交付“法庭”审判。审判结果,处罚他一个月内不得与其他学生谈话、同桌进餐、同室睡觉、共同游戏。起初,乌席柯夫仍装着一副洋洋得意的神色,象个“王于”似地在学生中摇来摇去。但过了几天后,他逐渐尝到孤独的痛苦滋味,特别是周围的欢笑、嘻闹的气氛更使他受不了。过了几天,他就要求同马卡连柯谈话,但被拒绝了。此后,他开始改正自己的错误,天天把院子打扫得干干净净。当他取得了大家的谅解,祝贺他“自由”时,他激动得热泪盈眶。这种把一个人在集体中孤立起来,不用任何语言进行批评的做法,也是一种无声批评或无声惩罚。在某程度上说,它比出声或大声批评的效果不知要大多少倍。

那么,为什么会产生如此大的无声效应呢?

第一,无声的批评能使周围的气氛沉闷起来,加上此时批评者的表情更使得受批评的学生处于高度的注意戒备状态,他们的思维变得特别敏感,自己想得特别多。因此,容易想通自己的不是,记得也牢(暂时联系增多之故)。

第二,无声的氛围会造成一种沉闷的压力,同时,也会使受批评的学生产生一种期待。期待教师的批评早日过去。一旦教师的有声批评没有出现时,他就会感到异常不安。因为平素的批评通常是有声的,因此一旦自己犯了错误,总认为会受到平时那样的批评,今天没有即刻批评,会是什么原因呢?他会认为这次犯错误一定非常严重,要不然老师干嘛不作声呢?

第三,“剥夺感觉”的实验表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漫不经心地接受的各种刺激,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各种感觉是很重要的。如果没有刺激或感觉,那么人们会感到难以忍受的痛苦,即使刺激量减少,也会使人产生焦虑。而无声的惩罚就是用减少刺激量来使犯错误者达到孤独的目的,使他们对这种经验产生恐惧感,从而改掉自己的毛病。

心理实验表明,在演讲的过程中,适当地留一些空白,也会取得良好的演讲效果。这也是留白效应。

留白效应给我们的启示是,教师要善于留白,如在表达方面留白,针对某些问题,教师不妨先不说出自己的观点,让学生去想、去说,让学生有表达自己意见的机会;在实践方面留白,给学生一个锻炼和实践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在思考方面留白,教师应给学生思考分析的机会,让学生独立地思考、判断和面对,学生的分析能力就会逐渐提高;在批评方面留白,批评之后,留有学生自己去思考、自己去责备的时间。这样学生就不会有一种被“穷追不舍”之感,反抗心理就会锐减。

但是,无声效应并非无处不有,而是有它赖以存在的基础。例如对批评较敏感者,有孤独恐惧感者等情况下,使用无声批评或惩罚较为有效。总之,无声效应并非无效,也非处处有效,主要看使用者,用得恰如其分就可能产生无声胜有声的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