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隐为显化蛹为蝶——小学生数学学习“隐私问题”的若干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1-21
/ 1

化隐为显化蛹为蝶——小学生数学学习“隐私问题”的若干思考

魏小玲

魏小玲江苏省连云港市解放路小学222000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数学问题分为教师的提问和学生的提问两种。学生提问是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培养学生提问能力则是提高学生创造能力的主要渠道。学生提出的问题不仅能反映学生学习水平,而且能反馈教学情况,更是实现师生互动,促进教学相长的有效途径。学生的数学问题和“隐私”又有什么关系呢?说到“隐私”,人们总觉得仅是成人的事,而于孩子,特别是幼儿并不搭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隐私,孩子也不例外,但我们总是会忽略,甚至根本没有意识到。学生的数学问题和“隐私”又有什么关系?

一、数学学习中的“隐私”,是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不愿意说、不会说、不敢说、没有机会说的一些问题和想法。

所谓隐私,是不想让人知道或不愿公开的个人的事,包括个人生活、日记、照相簿、习惯及通讯秘密等方面。人们在生活中有不愿意让别人知道和了解的事,学生在学习上同样也有不愿意与人分享的问题。那些在大庭广众之下,能够口若悬河、思路清晰的学生都是有一定的口才(但在其它方面未必行)和心理适应能力的,但是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是或多或少存在学习上的“隐私”的。这些“隐私”未必就是没有价值的事,极有可能是“奇思妙想”,甚至真知灼见,只是孩子们没有足够的勇气去说而已。

二、有效利用学习中的“隐私”问题改进数学教学的若干方法

1.因势利导,化隐为显——让学生把“隐私”问题表述出来。

(1)让学生写出“隐私”问题。一般的课堂教学中,当教师讲授完一节课后,总是习惯性地询问学生是否有不明白的地方,而我们的学生通常也非常“默契”的回答没有。像这样形式化的教学,究竟能发现多少学生的“隐私”问题呢?既然如此,我们何不让学生把问题写出来呢!这样既给了每个学生思考的时间,也保护了学生所谓的学习中的“隐私”。我们也可尝试把“让学生写出问题”作为教学的一条原则,并以此为线索展开教学工作。

(2)让同伴捕捉“隐私”问题。同班级的学生,学生个体的基本技能存在着差异,思维敏捷、反应迅速、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学生往往善于根据已知知识提出新的问题;而平时不注意进行方法归纳、经验总结的学生,他们的“隐私”问题往往自己不知如何表达。针对这个问题,只要有可能,我都注意留些时间让学生互相提问,学生与学生的交流不仅能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在小伙伴的谈话和交流中,学习上的“隐私”问题会自然地流露。

(3)让作业中显现“隐私”问题。虽然课堂是教师和学生交流接触最为集中的地方,但是学生的作业状况同样也给我们反馈了大量很有价值的信息,这也是我们了解学生最为直接、最为便利的方式。

2.改进利用,化蛹为蝶——让“隐私问题”融入教师教学的思路和框架。

(1)对学生学习的“隐私”问题要提炼和筛选。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提出的问题带有一定的层次性和分散性,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对学生表述出的“隐私”问题给予足够的关注和重视,更要对“隐私”问题进行筛选和提炼。例如有学生提出“什么循环小数数位最多?什么循环小数最大?”提出这个问题的学生已具有极限思想,但教师在表扬的同时也要明确的告知,研究这个问题的意义不大,避免学生钻牛角尖。

(2)融入教师教学的思路和框架

①让暴露的“隐私”问题转变师生的教材思维,变“师本”为“生本”。学生在课堂上最“原生态”的“隐私”问题,有时往往成为转变师生观念的导火索。正是这些问题,让教师摒弃“以纲为纲,以本为本”的教学观念,转变为“用教材教,而不能教教材”的新课改理念。

②让显现的“隐私”问题成为课堂教学资源,为师生所用。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师只有真正地把学生当作是“发展的主体”,教学中才会不断涌现新的活力、新的生命,才能使学生的“隐私”问题转化成为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

③蹲下身子,和学生单独交流“隐私”问题,实现师生交融的目的。人有自尊的一面,不愿意在大庭广众之下暴露自己的弱点和学习上的“隐私”;而在适当的环境下,在可以暴露自己弱点的情况下,则可以逐步地敞开自己的心扉,此刻,实施教育就要事半功倍、水到渠成了。

数学课堂是流动的,如果把学习知识的过程比作是在大海里遨游,那么容易被发现的学习问题只是漂浮在大海上的冰山一角,学生有无数的“隐私”问题都深藏在大海中。我们的教师要善于发现并通过多种途径“融化”学生学习中的“隐私”问题,以改进我们的课堂教学,这也将是我们不懈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法律文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未成年人保护法》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4。

[3]王利明杨立新人格权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147。

[4]张新宝.隐私权的法律保护[M].北京:群众出版社,199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