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64例老年冠心病的临床疗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6-16
/ 2

观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64例老年冠心病的临床疗效

李晓雪

(黑龙江省牡丹江心血管病医院心内科黑龙江牡丹江157000)

【摘要】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老年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8例老年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4例。治疗组患者给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药物保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6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术后未发生并发症。结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老年冠心病效果显著,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老年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54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7)06-0121-02

冠心病是老年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病变的冠状动脉呈多样化及复杂化,以心力衰竭、心绞痛为主要临床表现。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加剧,高龄老年冠心病患者越来越多,以往临床对高龄老年冠心病患者给予药物保守治疗,但疗效欠佳[1]。近年来,随着介入材料及技术的飞速发展,介入治疗因其痛苦少、创伤小及疗效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现已成为冠心病的有效治疗方法。我院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实施了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128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其中男性68例,女性60例,年龄在60~86岁,平均年龄为(72.65±5.24)岁,病程在1~20年,平均病程为(8.24±1.25)年。纳入标准:两组患者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无急性心肌梗死原发介入、补救性介入治疗患者;排除再次血运重建、严重创伤、感染、凝血功能障碍、肝肾功能不全、脑血管疾病患者;精神意识良好,可独立作答;患者冠脉无严重迂曲、狭窄,可行PCI术。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128例患者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临床资料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保守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保守药物治疗,采用低分子肝素钙4500U,脐周注射,2次/d,此药物可有效抗凝。另外选用单硝酸异山梨酯,20mg/次,2次/d,口服。

1.2.2介入治疗麻醉后,取患者左或右侧股动脉置入动脉鞘管,通过鞘管置入肝素(3000U);根据左或右侧冠状动脉的造影检查结果选取适当的指引导管、导引导丝和相关支架;介入前追加注射肝素(5000U),利用生理盐水对指引导管(6-7F)进行排气处理,并通过鞘管送达病变开口位置,将导引导丝送至病变远端位置,沿导丝将标准球囊送至病变位置进行干预扩张;沿导丝送支架于病变位置,利用大气压扩张支架球囊并将支架释放;拔出鞘管,压迫止血1~2h,采用弹力绷带包扎;术后施行药物治疗,密切观察患者各项生命体征。

1.3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支架置入成功率。支架置入成功标准为管腔残余狭窄小于20%、TIMI血流为3级,住院期间无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等主要并发症出现。术后1周、6个月、12个月对患者进行随访,统计心绞痛复发、心源性死亡等心脏事件发生情况。

2.结果

治疗组治疗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6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发生了7例不良反应,治疗组患者术后未发生并发症。

3.讨论

冠心病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患者多为老年人。该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及死亡率,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健康。尤其是近些年龄,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快,我国的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人数也不断的增加。因此,及时探讨行之有效的治疗方式,从而有效的提高老年冠心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治疗就显得至关重要[3]。临床上通常将药物治疗作为该病的主要治疗方式,并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然而该治疗方式则极易导致患者出现血肿、静脉血栓等并发症。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及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经皮状动脉介入治疗逐渐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应用。随着我国老年冠心病患者人数的不断增加,临床上逐渐开始将经皮状动脉介入治疗应用于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治疗中。

目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成为治疗老年冠心病的主要方式,其属于微创性治疗技术,可以避免保守治疗高并发症的弊端,另外也可以避免传统手术具有的较高的手术风险。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时运用经皮穿刺技术送入球囊导管和其他支架器械,可以对狭窄的冠状动脉进行有效扩张,可以解决冠状动脉闭塞和狭窄的问题。冠状动脉获得扩张之后可以恢复冠状动脉的血运能力,改善心肌供血能力。由于老年群体的特殊性,老年患者的冠脉病变比较复杂,病变广泛,会给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操作带来一定的阻碍,影响手术的的成功率。老年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时应该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紧密监测,观察患者血压、心率、血凝指标等变化,一旦出现异常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另外手术中应该避免对主动脉内膜及髂动脉造成损伤,控制老年患者的基础疾病,提高手术成功率。患者术后应该严密观察患者凝血指标和血压等情况,患者术后初步稳定后给予合理的抗凝药物治疗,对老年患者的各脏器疾病需加强重视,避免出现出血现象,同时需要对患者饮食、活动等进行护理,避免术后发生意外情况。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治疗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6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发生了7例不良反应,治疗组患者术后未发生并发症。综上所述,老年冠心病患者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优于保守药物治疗疗效,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徐俊伟.高龄老年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的可行性评估[J].基层医学论坛,2016,20(35):4991-4992.

[2]宋光耀.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效果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5,24(10):131-132.

[3]周建峰.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老年冠心病88例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1):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