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临床护理带教教学方法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2-12
/ 3

关于临床护理带教教学方法的研究

王静

(大邑县悦来镇公立卫生院四川成都611330)

【摘要】目的:研究临床护理带教教学的方法。方法:将2014年招聘的3新入职护士作为对照组对象,行CP教学法;将2015年招聘的3名新入职护士作为观察组对象,行PBL教学法,对比两组教学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教学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PBL教学法的教学效果良好,可增强新入职护士的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临床护理;带教教学;方法研究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7)02-0057-02

【Abstract】ObjectiveTostudythemethodsofclinicalnursingteaching.MethodsIn2014,3newrecruitswererecruitedasthecontrolgroup,andtheCPteachingmethodwasadopted.Thenewrecruitswererecruitedastheobservationgroupin2015,andthePBLteachingmethodwasusedtocomparetheteachingeffectsofthetwogroupsofstudentsinthegroupof.ResultsTheteachingeffectoftheobservationgroupwassignificantlybetterthanthatofthecontrolgroup(P<0.05)ConclusionTheteachingeffectofPBLteachingmethodisgood,whichcanenhancetheindependentlearningabilityofnewnurses.

【Keywords】Clinicalnursing;Teaching;Teachingmethod

PBL教学法,中文全称问题式教学法,指以教师为教学指导,以复杂多场景的实际问题为教学中心,进行提出问题、讨论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教学过程,属于新型教学模式,起源于上个世纪60年代末的加拿大,普遍适用于医学教学。相较于传统教学模式,PBL教学法的优势显著,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能激发学习热情,增强自主学习能力[1]。CP教学法,中文全称临床路径教学,指对于某个疾病所建立的标准化诊疗程序教学方法,属于临床综合教学模式[2]。该教学方法以医学指南及循证医学证据为指导,进一步管理疾病,规范医疗行为,预防病情变异,减少成本投入。鉴于此,本文重点研究临床护理带教教学的方法,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将2014年招聘的3新入职护士作为对照组对象,行CP教学法,均为女性,年龄分别为21岁、22岁、24岁,平均22.33岁;将2015年招聘的3名新入职护士作为观察组对象,行PBL教学法,均为女性,年龄分布为20岁、23岁、24岁,平均22.33岁。两组在一般资料上对比基本无差异(P>0.05),有可比意义。

1.2教学方法

(1)CP教学法。针对对照组3名新入职护士采取CP教学法,即:制定临床护理带教方案,积极与新入职护士沟通,介绍医院各科室的规章制度,讲解实习内容梗概,做好常规基础护理工作,进一步巩固护理理论知识,严格规范护理操作流程,了解各科室的特点;做好全麻手术护理工作,了解术前及术后的护理流程,掌握术前及术后的护理要点;了解各科室常见药物的药理作用,练习基础医疗设备的使用方法;教师及时评估学习效果,着重护理难点,便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PBL教学法。针对观察组3名新入职护士给予PBL教学法,即:带教老师需以典型病例为切入点,由易向难编写各科室的护理教案,教案内容涵盖患者的护理、治疗、社会、心理及生理资料,将教案分发给每一位新入职护士,积极沟通,鼓励新入职护士提出问题,确定护理难点,及时总结教学重点。熟悉护理教案后,结合临床病例,以护理教学重点为突破口,通过查询网络、书籍及病历等方法,分析护理难点,解决护理问题;由老师组织讨论,引导新入职护士反思护理过程,进一步拓展学习思路,加深教学印象,巩固教学成果。

1.3判定标准

实习结束后,对两组新入职护士开展实习考核,并发放教学方法调查问卷,对比两组新入职护士的考核成绩及问卷调查指标[3]。其中,考核内容涵盖病历书写、护理操作及理论知识三个方面;每项考核成绩均采取百分制;综合成绩=病历书写成绩×30%+操作成绩×35%+理论成绩×35%。

1.4统计学分析

选取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加以处理,(x-±s)为计量资料,两组对比采取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采取百分率(%)加以表示,两组对比采取χ2检验,P<0.05表示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考核成绩对比

经对比分析后,对照组新入职护士的理论成绩为(89.6±2.3)分,操作成绩为(88.1±2.7)分,病历书写成绩为(87.6±2.1)分;观察组新入职护士的理论成绩(95.1±5.2)分,操作成绩为(93.2±5.1)分,病历书写成绩为(97.2±5.3)分。观察组理论成绩、操作成绩、病历书写成绩及综合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问卷调查结果对比

经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观察组3名新入职护士均认为PBL教学法能够明显增强自主学习能力,同时能够明显提升病历书写水平;对照组1名新入职护士认为CP教学法可增强自主学习能力,另外2名则持反对意见,认为在增强自主学习能力和提升病历书写水平上有明显不足。

3.讨论

通过本文的探究,认识到在护理教学的过程中,给予PBL教学法的教学效果良好,增强新入职护士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病历书写水平,具备显著价值作用。其中,PBL教学法,中文全称问题式教学法,指以教师为教学指导,以复杂多场景的实际问题为教学中心,进行提出问题、讨论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教学过程,属于新型教学模式。结合相关统计资料发现,PBL教学法起源于上个世纪60年代末的加拿大,主要适用于医学教学,我国已超过1500所学校运用此类教学法,其数目呈逐年上升趋势[4]。相较于传统教学模式,PBL教学法的优势显著,该教学法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能最大程度的激发学习热情,发挥主观能动性,增强自主学习能力,符合临床医学教育改革下人才培养的要求。

受PBL教学模式的限制,PBL教学的适用条件严格,涵盖准备教学案例、提供教学硬件设施、增强教师素质及强化学生水平四个方面[5]。其中,作为PBL教学的实施基础,做好教学案例的准备工作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各大高校教学案例的来源不尽相同,例如:以调研为基础自主编写或完整引进国际教学案例。有学者经研究认为,成功的教学案例必须具备真实性、确定性、关联性、趣味性及揭示性五个特点,案例主题明确,紧扣教学任务,文字流畅,案例场景极具震撼性,教学内容合理。由于PBL教学模式为小组讨论式,每小组讨论人数3名为宜,其教学硬件设施包括PBL专用教室、PBL监控室及PBL观摩室,教室内必备网络、投影仪、电脑、桌椅及教学资料,便于小组讨论。作为PBL教学的实施关键,学校应加大对于教师的重视程度,进一步扩大资金投入,增强教师的整体素质水平,遴选教师参加国际教学观摩,组织一系列的在岗培训,树立PBL教学理念,及时总结PBL教学经验,评估PBL教学成果,组建具有本校特色的师资队伍,更好的服务于社会,便于解决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

CP教学法,中文全称临床路径教学,指对于某个疾病所建立的标准化诊疗程序教学方法,属于临床综合教学模式。该教学方法以医学指南及循证医学证据为指导,进一步管理疾病,规范医疗行为,预防病情变异,减少成本投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相较于医疗指南,临床路径的内容简单易操作,适用于各个科室的医疗操作,重视时间性、结果性及协调性。结合相关统计资料发现,临床路径起源于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的美国,属于护理工作方法,不仅能有效减少患者的治疗周期,还能节约费用支出,以获取良好的诊疗效果。相较于传统路径,发展临床路径的意义重大,不仅能有效节约医疗资源,有利于医疗资源流转,还能提高医疗工作的效率,规范医疗行为,预防随意诊疗,避免治疗方案受地区、医院及治疗方的限制。其中,传统路径指医生个人路径,其治疗方案受地区、医院及治疗方的限制,所所采取的治疗方案不尽相同。

同时,相较于传统教学方法,临床路径教学法的优势显著,大程度激发学习积极性,有助于形成知识结构体系,缩短理论知识过渡临床实践的时间。有学者经研究表明,大部分新入职护士对于此类教学法的评价高,能简化教学流程,弥补原有教学方法的不足,加深学习印象,进一步巩固教学成果。临床路径教学法真实再现疾病临床表现,重视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便于解决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培养新入职护士的自主学习能力。

综上所述:在护理教学的过程中,给予PBL教学法的教学效果良好,增强新入职护士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病历书写水平。因此值得在临床护理教学中推广及使用。

【参考文献】

[1]夏彩金,刘英,徐燕.反思性教学模式在护理临床带教中的应用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4,02(12):103-104.

[2]曾兢,朱京慈.临床带教老师对护理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教学感受的质性研究[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4,07(31):7-10.

[3]张美萍,刘瑾.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在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J].淮海医药,2014,06(32):606-607.

[4]沈月娟,杨文红,徐玉芳.临床路径教学模式在呼吸内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J].临床与病理杂志,2016,04(36):379-383.

[5]程晓莉,姜仪,周凡蓉,左凤林,李为华.二级医院临床护理带教老师教学能力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5,25(53):115-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