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对药物干预带状疱疹的增效作用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2

心理护理对药物干预带状疱疹的增效作用观察

蒋蓉春陈云凤

蒋蓉春陈云凤(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四川成都610017)

【摘要】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对药物干预带状疱疹的增效作用。方法:将64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2例,予阿昔洛韦、维生素等抗病毒、营养神经常规治疗,同时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对照组32例,予西医常规治疗,并结合常规护理。两周后观察临床疗效及止痛、结痂时间,结果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治愈26例,好转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88%;对照组分别为17例、好转10例、无效5例、84.38%,两组经X2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止痛时间为6.03±2.51d,结痂时间为4.24±1.95d;对照组分别为9.49±3.27d、6.86±2.78d,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对带状疱疹的治疗具有显著的增效作用,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同时可以明显缩短止痛及结痂时间。

【关键词】心理护理;带状疱疹;增效作用

【中图分类号】R15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2-0060-02

带状疱疹[1]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以沿周围神经分布的群集疱疹和以神经痛为特征的病毒性皮肤病。发病以中老年多见,冬春季多发。药物常规采用抗病毒、营养神经治疗,但病程较长,部分患者常遗留后遗神经痛,我科采用心理护理配合药物治疗带状疱疹,对减轻疼痛,减轻后遗神经痛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64例患者全部来源于我院住院病人,均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带状疱疹诊断标准,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2例,男19例,女13例,年龄28~72岁,平均年龄44.920±11.939岁,其中疱疹发生在肋间神经18例,头面部8例,其他6例,病程1~4天,平均2.416±0.843天。对照组32例,男17例,女15例,年龄26~75岁,平均年龄43.861±12.867岁,其中疱疹发生在肋间神经17例,面部7例,其他8例,病程2~5天,平均2.527±1.269天。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基线资料比较

1.2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A抗病毒、营养神经、止痛治疗:阿昔洛韦静脉点滴,5mg/kg,qd,维生素B1100mg肌肉注射,qd,维生素B12500ug肌肉注射,qd,外擦更昔洛韦软膏,皮损破溃有感染者可用百多邦外擦,对疼痛患者给予卡马西平或曲马多对症治疗。

护理干预方法

B常规护理:水泡未破者用生理盐水清洁局部皮肤,予75%酒精消毒;水泡已破者用生理盐水清洁疱疹部位皮损皮肤,如有感染可用阿米卡星局部及周围皮肤消毒。

C饮食指导[3]:饮食宜清淡易消化,营养丰富,高维生素、高蛋白,无刺激饮食为主,如粥、牛奶、豆制品及新鲜蔬菜水果等,避免辛辣刺激燥热食物,如煎、炸、辣椒等食物,治疗期间忌发物类食物,如海鲜、酒类等。

D心理护理[4]:针对不同文化层次患者,护理人员主动与患者沟通,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耐心讲解带状疱疹的特点,病因、发病过程、治疗方法,引起疼痛的原因,从而消除其思想顾虑及恐惧感,同时教会患者运用放松疗法缓解疼痛,帮助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对疼痛的耐受力,配合治疗。

观察组采用A+B+C+D治疗,对照组采用A+B+C治疗,两周后观察疗效。

1.3观察指标[5]

(1)结痂时间:患者用药后无新发皮疹且皮疹广泛结痂的时间;

(2)止痛时间:患者用药后疼痛消失时间。

1.4疗效评价标准:根据《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2]制定疗效判定标准:治愈:皮疹消退,临床体征消失,无疼痛后遗症;好转:皮疹消退约80%以上,疼痛明显减轻;无效:皮疹消退不足30%,疼痛无明显减轻者。

1.5统计学分析方法:应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成组设计t检验,组间疗效比较采用X2检验。

2结果

2.1观察组治愈26例,好转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88%;对照组分别为17例、好转10例、无效5例、84.38%,两组经X2检验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两组疗效比较

2.2观察组止痛时间为6.03±2.51d,结痂时间为4.24±1.95d;对照组分别为9.49±3.27d、6.86±2.78d,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表3两组的结痂时间及止痛时间比较

3讨论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潜伏于脊髓后根神经节或颅神经的感觉神经节内,机体抵抗力下降时,潜伏病毒被激活,进而复制,导致神经所支配区域的皮肤产生水疱,同时受累神经发生炎症、坏死,产生神经痛[6]。现代医学常采用抗病毒、止痛、营养神经及对症治疗。本病如治疗不当可引起后遗神经痛,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因此预防和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发生,是治疗该病的主要目标[7]。

疼痛是带状疱疹的典型症状之一,如治疗不及时或不当治疗,常遗留慢性后遗神经痛。带状疱疹所致神经疼痛,尤其是慢性后遗神经疼痛,影响因素较多,除了对疱疹病毒致机体的神经损伤给以有效的药物治疗措施以外,采用心理治疗护理也有显著的效果[8]。其治疗方法除了适当的镇痛药物以外,主要择用积极的心理护理措施进行干预。由于不良的心理暗示可以产生或增加疼痛,所以采用良好的心理护理暗示不仅可以使病人放松,消除病人紧张、焦虑情绪和提高病人的痛阈,而且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或消除疼痛,这样就可以最终达到止痛的效果。

观察结果显示,在经过了心理护理干预后,止痛时间和结痂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可见心理护理对带状疱疹的治疗具有显著的疗效,心理护理干预配合药物治疗的疗效优于单纯药物治疗。以上临床观察表明:临床中不能忽视护理在疾病治疗中的重要作用,同时要充分发挥护理的协同治疗作用,让疾病的治疗取得更好的疗效。

参考文献

[1]廖桂华.带状疱疹的中医辨证施护及其临床护理体会.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19):195.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28.

[3]张玉珍.中医护理学.第1版.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4.

[4]张莉蓉,何世银.中西医结合护理学.第1版.河北: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1996.

[5]蔡利群,蔡文玉,赵煜.中药配合心理及饮食护理治疗带状疱疹疼痛70例疗效观察.西南军医.2010;12(4):674.

[6]张学军.皮肤性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9.

[7]谢冬梅.带状疱疹的中医治疗与护理.湖北中医杂志.2009;31(12):62.

[8]郭晓燕,陆宁.浅议疼痛科心理护理.基层医学论坛.2007;11(4):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