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科尿失禁的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6-16
/ 2

神经内科尿失禁的护理

谭彩莲

谭彩莲

(广西河池凤山县人民医院广西河池547699)

【摘要】目的:分析神经内科尿失禁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针对我院神经内科从2012年8月到2013年4月收治60例脑卒中后尿失禁患者,对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且每组都有3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试验组中患者结合病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在两组患者中,试验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要高于对照组临床护理效果,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对于神经内科尿失禁患者进行治疗中,应该针对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较常护理具有更好的疗效,能够提高临床患者治病疗效,可以使得患者病情明显好转,值得在实际中推广。

【关键词】临床护理尿失禁神经内科

【中图分类号】R743.7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4)06-0223-01

对我院神经内科60例尿失禁患者进行分析,探讨分析神经内科尿失禁的临床护理措施,为以后疾病的治疗提供参考,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我院从2012年8月到2013年4月收治60例在神经内科住院脑卒中后尿失禁患者,患者年龄在34岁~70岁,平均年龄在51.3±3.8岁;所有病例经治疗后病情稳定,无严重肢体功能障碍或语音障碍不能交流、配合,泌尿系均无器质性病变,并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尿失禁。然后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与试验组患者中都有30例人数,其两组中患者,试验组患者女性12例,男性18例,年龄平均为51.3±3.8岁,病程在1-6个月;对照组患者女性14例,男性16例,年龄平均为51.3±3.8岁,病程也为1-6个月,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1.2方法

对于两组神经内科尿失禁患者治疗中,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治疗手段,包括加强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和干燥,及时更换尿布或者尿垫,便后及时清洗会阴,勤翻身,变换体位,增加营养,提高机体免疫力,防止压疮等。护理人员应该时刻关注患者情况,避免患者着凉,并通过言语与患者交流,观察患者变化。对试验组患者治疗中,针对患者病情,对患者进行治疗,并对患者采用人性化临床护理措施,为患者提供所需的服务,对患者心理状况进行分析指导,有针对性的的与患者交流,帮助患者克服心理恐惧,护理人员应该热情的接待病人,为病人创造舒适安全的治疗环境,该对患者进行语言安慰,主动关心和体贴患者,经常与病人交流,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做好盆底肌肉及膀胱功能训练。使患者早日获得康复。最后,观察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

1.3疗效评定

分析两组尿失禁患者的临床疗效[1],根据NIHSS评分对患者症状及神经恢复情况进行评定,判断患者临床效果。痊愈: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改善,NIHSS评分小于20分;显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减轻,尿失禁减轻,NIHSS评分大于20分;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有减轻,NIHSS评分大于30分;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没有变化反而加重。

1.4统计学处理

对本次的试验结果,我们采用统计学软件SSPS12.0对统计的数据进行处理[2],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尿失禁患者中,试验组尿失禁患者进行治疗后,患者尿失禁症状得到很大改善,试验组患者中痊愈8例,显效12例,有效8例,无效2例;对照组尿失禁患者治疗后,显效10例,有效7例,无效13例;护理治疗后两组患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如下表1所示:

表1两组患者护理治疗后临床疗效数据对比

结果在临床治疗尿失禁疾病中,对于患者治疗中应该针对患者病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不仅能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还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患者感染的发生,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能够提高临床尿失禁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在实际中推广应用。

3讨论

对尿失禁患者治疗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护理措施如下:

心理护理

临床中尿失禁疾病,因尿失禁迁延时间长,会严重影响患者心理健康,不仅给病人自尊带来伤害,同时也使患者容易产生孤僻、自卑性格,不仅表现出烦躁、易怒、抑郁症、焦虑的不良情绪反应,长期下去不仅会容易使患者产生精神颓废,还将会导致患者社会适应能力退化,给家庭以及社会都将带来沉重负担。临床中护理人员应该根据尿失禁患者的特殊心理,可以在患者角度出发,多与患者进行语言沟通,取得患者的信任,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对尿失禁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可以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恐惧,使患者更愿意积极的配合手术室治疗,减轻患者治疗中的疼痛,也能使患者积极参与病情恢复治疗,降低患者病情感染的发生,排除患者心理障碍,从而帮助患者渡过难关[3-4]。

对患者进行盆底肌肉训练与膀胱功能训练

人性化护理中,护理人员要向患者及家属解释清楚尿失禁清理问题,限制患者治疗中水分的摄入,避免饮水过少感染泌尿系。护理人员应该使患者消除饮水的顾虑,并为制订饮水计划,确保患者每日的摄入水总量能够控制在2000~2500ml,并可以减少夜间饮水量,来控制夜间尿量[5]。另外,需要定时局部热敷膀胱、按摩膀胱,保护患者膀胱功能,护理人员还应该指导患者做盆底肌肉收缩训练,增强患者盆底肌收缩力量。训练中确保患者可以每30min达到10~15次收缩提肛肌,保持收缩2s~3s,并且还要嘱患者要长期坚持训练[6]。

健康教育

人性化护理中,需要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给患者讲解尿失禁发病的原因、尿失禁病情进展、尿失禁危险因素及康复知识,并且护理人员还需要每天定时对患者进行治疗、及针对性指导,为患者制定标准健康教育计划,对于患者介绍日常饮食知识,对患者提出的问题都进行耐心解答,定期组织患者进行交流,请康复患者来介绍成功经验[7]。同时,护理人员也要与患者建立信任关系,确保护理人员可以运用专业知识,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帮患者尽快康复。

由上可知,临床中对神经内科尿失禁患者治疗中,应针对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较常规护理治疗具有更好的疗效,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能使患者积极的配合医生进行治疗,不仅提高治愈率,还能以病人为中心进行护理,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降低并发症的形成,使得患者病情明显好转,提升患者对疾病治疗的满意度,还能缓解患者心理压力,使患者的病情早日康复,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参考文献

[1]李珍,王海霞.神经内科常见临床护理缺陷的分析[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14(12):76-77.

[2]温暖.眼科老年性白内障患者的临床护理分析及心理指导[J].中国医药导报,2010,21(14):56-57.

[3]王晓琼,韩丹丹.尿失禁的护理新进展[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30):4575-4577.

[4]魏婷娟,冬燕.脑卒中后尿失禁的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08,17(1):24-125.

[5]彭丹,侯凯文,刘建华.脑出血术后尿失禁的护理干预[J].西南国防医药,2009,9(11)1133-1134.

[6]黄娥列.脑卒中患者尿失禁的护理[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9,30(21):2733.

[7]唐艳娟.神经内科尿失禁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导报,2011,7(3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