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频消融术围手术期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3-13
/ 2

射频消融术围手术期护理

周林琳

周林琳

(湖南省长沙市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心内科湖南长沙410011)

【摘要】总结分析了2014年1月到2015年9月在我院心内科介入中心行心脏射频消融术的1620例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与护理经验总结。认为做好射频消融术围手术期护理,可以减轻患者及家属焦虑心理,有效预防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射频消融术;术前;术中;术后;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9-0268-02

心脏射频消融术是将电极导管经静脉或动脉血管送入心腔特定部位,释放射频电流导致局部心内膜及心内膜下心肌凝固性坏死,达到阻断快速心律失常异常传导束和起源点的介入性技术。由于其手术简单,风险小,成功率高,恢复快。射频消融术目前已经成为根治阵发性心动过速最安全有效的方法,根治率在98%以上。我科2014年1月到2015年9月射频消融术1620例,经正确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满意,现将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我院心内科2014年1月至2015年9月共对1620例患者进行射频消融治疗。男968例,女652例;年龄13~68岁,平均(32.2)岁;其中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1080例,预激综合征300例,阵发性房颤240例,1620例患者入院后均行射频消融术,并顺利出院。

1.2方法

手术在一个有特殊设备的手术间进行(称导管室)。患者平卧在X光检查床上,常规消毒皮肤、局麻,经锁骨下静脉、股静/动脉穿刺后分别在冠状静脉窦、右心房、右心室、希氏束处放置电极导管行电生理检查并标测定位,确定引起心动过速的异常结构的靶点,然后用射频消融导管在该处局部释放高频电流,通过热效能在短时间、小范围内产生高温,使局部心肌组织坏死,从而根治心动过速。

2.护理

2.1术前护理

2.1.1心理护理由于患者缺乏手术知识的认识,对手术过程不了解,容易产生恐惧感。护士应主动关心患者,向其讲述手术的可靠性,介绍手术医生的治疗经验,并向他们详细介绍射频消融手术的相关知识,治疗目的,过程及时间,取得患者及家属的信任。并嘱其充分休息,保证良好的睡眠。从而更好地配合手术。

2.1.2术前准备术前完善相关检查:血常规、凝血酶原时间、肝肾功能,24小时动态心电图,心脏彩超等。术前3天停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术后需平卧12h,术侧肢体伸直制动,受体位限制,因此,术前应指导患者练习床上大小便。

2.2术中护理

患者进入导管室后,协助患者仰卧于血管造影机的透视台上,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心律和呼吸频率等,并建立静脉液路;每一操作步骤应告知患者,以减轻其恐惧心理,术中认真倾听患者的主诉,多用问候和鼓励的话语和患者交谈,使其放松。及时递送各种用物,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同时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并认真做好各项指标的记录。

2.3术后护理

2.3.1病情观察术后回病房后立即给予持续心电监护和氧气,检查静脉输液是否通畅,注意监测患者心率、心律、血压、呼吸等变化。如发现异常立即报告值班医生,并遵医嘱进行处理。

2.3.2肢体护理患者取平卧位,穿刺静脉者术肢制动6小时,穿刺动脉者制动12小时,避免弯曲,用力,卧床24小时。严密观察患者足背动脉搏动、肢体颜色、皮温及伤口敷料有无渗血情况。

2.3.3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2.3.3.1伤口渗血术后伤口渗血是最常见并发症。是由于术中抗凝药物的使用、患者不合作、用力过大等原因引起。一旦发现出血,应立即重新纱布加压包扎止血,严密观察伤口渗血情况。

2.3.3.2迷走神经反射:迷走神经反射主要表现为头晕、心率减慢、血压突然下降、出冷汗、恶心、呕吐、全身无力,面色苍白、脉搏细弱等。迷走神经反射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射频消融术后释放的射频电能或导管对心房壁的牵拉刺激,加之治疗时间较长,患者由于紧张、手术前欠休息或禁食时间过长,疼痛、长时间卧床等,易于发生一旦出现上述情况,要即刻快速补液,给予阿托品0.5~1mg静脉推注,必要时用多巴胺等对症处理。

2.3.3.3血栓形成,栓塞:可能与手术时间长,术中心肌受损结痂形成细小血栓或心房里自身形成的微小血栓在操作时脱落;术后长时间卧床有关。术后12小时嘱患者床上活动,24小时后鼓励患者尽早下床活动,并应用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防血栓。

2.3.3.4心律失常:一般以室性期前收缩,短暂室性心动过速多见,偶可发生室颤、三度AVB。术后给予心电监护,严密观察,一过性心律失常一般可自行恢复或应用药物后消失。严重者需安装心脏起搏器。

2.3.3.5心包填塞:是最严重的并发症,表现为胸闷,血压进行性下降,心率加快,一旦发现,立即急查心脏B超行心包穿刺,引流,补充血容量,升压等对症处理。应开通绿色通道,争分夺秒,及时急诊外科手术。

2.4出院指导

术后2~3天可出院,一般1周后可恢复正常活动;劳逸结合,生活规律,避免劳累。饮食应多注意清淡,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如鸡蛋,瘦肉,鱼类,新鲜蔬菜、水果等。

出院后如有复发,应及时就近记录心电图,并与手术医生取得联系,决定下一步治疗方案。

射频消融术后需要抗凝治疗,一般需要1~3个月的抗凝药物,具体视患者的心律、年龄和全身情况而定。其他辅助药物的应用主要房颤消融术后使用胺碘酮,遵照医嘱服用,才能达到期望疗效。

3.小结

射频消融术治疗快速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具有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平均住院时间短,成功率高,感染机会少、伤口愈合快等优点,患者容易接受。围手术期通过加强心理护理,完善术前准备,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做好饮食和健康指导,可有效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李秋萍等,内科护理学-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2]傅桂芬.射频消融术的护理进展.医学前沿,2013,4.

[3]刘启明.射频消融术介绍.好大夫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