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脑血管造影的护理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1

全脑血管造影的护理体会

梁喜芳

梁喜芳(广东省阳江市人民医院内三科广东丹阳529500)

【摘要】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DSA)已成为诊断脑血管病的重要检查方法之一,是目前评价脑血管病的唯一“金标准”[1]。但由于DSA是一种有创性检查,病人在术前、中、后易出现紧张焦虑情绪,易造成患者血压升高或脑血管痉挛等变化,影响造影效果,术后易发生脑血管痉挛、尿潴留等一系列并发症,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我科82例全脑血管造影术患者的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关键词】脑血管造影术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2)33-0248-02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82例,男51例,女31例,年龄30~71岁。DSA检查结果:脑血管畸形12例,脑动脉瘤8例,脑血管栓塞14例,脑血管狭窄32例,未发现异常14例。

1.2方法患者平卧,用2%利多卡因做局部麻醉,腹股沟区动脉搏动最明显区域,用穿刺针穿刺股动脉,插入血管鞘、导丝、导管,然后用6F或7F的造影管先后进入左右两侧颈总动脉、颈内动脉、椎动脉。在DSA监视下行全脑血管造影。

2护理要点

2.1术前护理

2.1.1心理护理全脑血管造影术是一种创伤性检查,术前患者由于对手术不了解,常表现为焦虑,甚至恐惧心理。对此,护士应以高度的责任感、同情心向患者及其家属说明检查的目的和必要性,并简要介绍造影的进程、注意事项、术中配合要点等,使其对手术有所了解,并列举成功的病例,增强患者对手术过程的信心,以赢得患者的最佳配合,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2.1.2术前准备(1)术前安排患者进行全面的体检,术前做好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出凝血时间,血糖,心电图等检查。对有严重出血倾向以及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或严重老年性动脉粥样硬化者禁止造影。(2)禁食:术前禁食12h,禁水4h。(3)备皮:备皮范围上至肚脐,下至大腿上1/3,两侧至腋中线,包括会阴部,切勿损伤皮肤,以防感染。(4)碘过敏试验:取造影剂1ml缓慢注入静脉,观察15~20min,若出现结膜充血、荨麻疹、恶心、呕吐、呼吸困难等,说明为阳性,应立即报告医生停止手术或改用其他造影剂。(5)向患者讲解造影时的体位,手术采取平卧位,造影时患者必须保持体位不动,否则会影响成像的清晰度。(6)练习床上大小便,女患者一般行导尿术。(7)为减少手术时间,提高造影质量,术前行憋气训练(每次憋气30s)。(8)术前取下金属饰品、义齿等,以免影响X线检查2.3术后护理

2.3.1观察生命体征24h监护,严密观察神志、瞳孔、尿量及生命体征的变化。由于DSA是在全身肝素化的情况下进行,术后注意观察有无颅内出血的发生。如出现脉搏慢而有力,呼吸深慢应警惕有颅内出血;如出现血尿、尿量减少,要警惕有无急性肾功能不全,一旦出现应及时报告医生,并做相应处理。

2.3.2基础护理术后患者平卧,沙袋加压包扎穿刺点6~8h,术肢制动8h,绝对卧床休息24h。对患者施以心理安慰,消除紧张心理,指导患者多饮水以利于造影剂的排除,术后4h给予低盐、低脂肪易消化的不含高维生素K的饮食。

2.3.3穿刺部位的出血情况穿刺部位血肿是血管穿刺插管最常见的并发症[2]。出血量大时可引起压迫症状。术后应严密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和血肿,术后第2天换药,每日1次,局部涂2%碘酒,直至术后第3天。本组有2例患者术中不配合,伤口局部出现血肿,通过延长加压包扎时间处理,血肿完全吸收,没有出现压迫症状。

2.3.4注意穿刺肢体血运情况密切观察穿刺肢体的皮温、肤色、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及肢体感觉的变化。如出现搏动减弱或消失,皮肤发绀,皮温降低,肢体发麻等,可能是包扎过紧或栓塞所致,应及时处理,放松绷带,以防造成肢体坏死。

2.3.5观察术后并发症头痛、恶心、呕吐为造影最常见的并发症。要注意头痛的部位、头痛的性质和程度,造影使用的高压注射可引起血管破裂或加重出血。本组中有1例患者为蛛网膜下腔出血,术后头痛加重,并出现抽搐现象,可能为再出血所致。经脱水降颅内压、止血、镇静、抗感染等治疗后,头痛减轻,抽搐好转。考虑为造影诱发抽搐发生,因此术后要适量使用镇静药物。对脑血栓形成患者,注意肢体活动度有无加重,同时注意瞳孔的变化。

2.3.6感染术后按医嘱常规应用抗生素3天,预防感染发生,同时加强营养,以增强抵抗力。

3小结

本组82例DSA造影的患者通过精心细致的护理取得满意效果,护士在术前准备的妥善与否,关系到手术能否顺利进行;术中密切配合,术后精心护理,准备及时地观察病情是减少和降低并发症的有效保证。

参考文献

[1]AnneG,Osborn.李松年(译).脑血管造影诊断学,第2版.北京.医药科技出版社,2001,441-442.

[2]王希锐.介入放射问答,第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