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设备管理与成本控制研究

/ 2

工程设备管理与成本控制研究

张永伟

张永伟(中铁十八局,天津300222)

摘要:对工程设备进行合理的组织管理是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重要内容。本文介绍了工程设备的特点,阐述了目前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在设备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工程设备;管理;维护;成本控制

Abstract:Engineeringequipmentmanagementistheimportantcontentofcostcontrolinconstruction.Inthispaperthecharacteristicsofengineeringequipmentisintroduced,theproblemsexistinginengineeringequipmentmanagementofconstructionenterprisesarepresented,andthecorrespondingsettlementmeasuresareproposed

Keywords:Engineeringequipment;Management;Maintain;Costcontrol

随着工程建设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工程设备在建设工程的工期、质量、安全控制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然而由于工程设备在施工项目成本中的直接费占了很大比重,设备管理在项目成本管理中的影响非常大,加强对工程设备进行合理的组织管理,保证设备在使用中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减少闲置和损坏,充分发挥其功能,成为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重要内容[2]。因此正确分析与解决好工程设备管理工作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关系,管好、用好、养好、修好施工机械,对提高施工现场设备管理水平,有效控制施工成本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工程设备的使用特点

(1)技术结构复杂:工程设备技术结构复杂,涉及领域广,技术更新快,对使用单位的设备技术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设备投资额大:工程设备的投资额一般都很大,在施工项目成本中的直接费占了很大比重,增加了企业的潜在负债率。

(3)露天作业:工程设备大多是在露天进行作业,经受雨雪的作用,工作环境以及作业条件恶劣,对工程设备的破坏比较大。

(4)流动性大:工程项目具有流动性、生产条件多变性等特点,因此工程设备需要根据工程进行转运,昂贵的运输费用、拆卸、安装费用,进一步增加了施工单位的经营成本。

2工程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

2.1设备管理机构不健全、管理制度不完善

管理机构不健全,日常管理流于形式,形成了一种管理人员管不了、操作人员只管用、维修人员只管维修的畸形管理模式,很难进行有效规范的设备管理。

2.2设备管理专业人员技术力量薄弱

设备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很难与现代化设备的管理需求相适应,同时设备专业技术人员技术素质偏低,操作人员对工程机械的结构组成、原理、性能、操作技巧掌握的不够熟练,缺乏对工程机械的故障快速诊断和维修能力。

2.3重用轻修,缺乏预防性维修

维修保养工作是工程设备管理的重要环节,一旦保养和维修不到位就会造成一系列的问题[3]。施工企业项目部往往只顾眼前利益,只注意施工进度与效益,在设备使用上表现为重用轻修,为了赶工期、抢进度,不计成本的“吃设备”,使得机械设备长期超负荷作业,甚至带病作业,不但加速了机件磨损,降低了使用寿命,故障频繁,日常的保养如润滑、紧固、调整等基本上不能定期进行,常常是以修代保,且设备维修管理往往只局限于事后维修,不够重视预防维修,对设备的故障及劣化现象未能早期发觉、预防及维修,以致造成人、财、物的浪费,不仅增加了使用成本,耽误施工生产,也影响了施工进度和效率。

3工程设备管理对项目成本控制的影响

对工程设备进行合理的组织管理是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重要内容,是建筑施工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2]。工程设备是工程现代化生产的物质技术基础,施工进度的加快与工程质量的提高,施工成本的降低,以及工程效益的提高,很大程度决定于工程机械设备的装配率、完好率与利用率。由于工程设备在施工项目成本中的直接费占了很大比重,因此设备管理在项目成本管理中的影响非常大。如果设备控制水平低,没有计划的购置设施,造成设备的闲置和无效的磨损,往往导致成本提高,因此工程设备管理的水平,间接决定了项目成本控制目标的实现与否,不做好工程设备的管理工作,就不可能真正搞好工程成本控制。

4加强工程设备管理与成本控制的措施

3.1建立健全设备管理制度

进一步完善工程设备在使用、保养、维修等方面的管理制度,切实执行我国现在推行的现代设备管理制度。在使用方面坚持实行“二定三包”制度(即定人、定机、包使用、包保管、包保养),机械操作人员要做到“三懂”(懂构造、懂原理、懂性能),“四会”(会使用、会保养、会检查、会排除故障)的基本功,做到设备的维护“四项要求”(整齐、清洁、润滑、安全),使用设备的“五项纪律”(实行定人定机,凭操作证使用设备,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经常保持设备整洁,按规定加油,保证合理润滑;遵守交接班制度;管好工具、附件,不得遗失;发现异常立即停车检查,自己不能处理的问题应及时通知有关人员检查处理),正确使用机械、严格执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并对机械设备实行目标成本管理,将操作者经济效益与机械使用费挂钩。

3.2加强对工程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

为了降低设备故障的发生、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应根据设备的使用情况,定期对设备进行的常规性检查、养护、维修等工作,改善设备的技术状况。在工程项目管理中,要做好设备的维护及保养,必须严格按照各种工程设备规定的保养周期和作业范围实行定期保养。针对新旧设备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措施。对于老旧设备,要以保证运行、消除隐患、及时修理为重点;对新设备,则以提高人员的技术水平、加强维护为重点,从而有效地保证每台设备的使用性能和安全生产。杜绝片面追求产值而拼设备的短期行为,反对只看眼前、不顾长远,只重使用、不管维修,拼设备、吃老本的失职行为。

3.3加大设备技术培训力度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机械设备技术更新快,技术结构复杂,涉及领域广,其自动化程度将越来越高,因此机械设备维护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技术工作,要想从根本上提高全体管理和维修人员的专业技术素质,施工企业应采取“走出去、请进来、集中培训”的方法,加大技术培训力度,选拔和培养一批懂技术、会管理人才,以满足施工企业今后的发展和施工现场施工的需要。

3.4优化设备资源配置

建筑施工企业应优化设备资源配置,控制好白有设备和租赁设备的比例,运用各种经营管理段,降低设备寿命周期费用,提高设备完好率和利用率,充分挖掘现有设备的潜能。项目工程施工时,应根据施工项目的合同工期,合理的配置施工设备。在编制施工组织计划时,充分考虑工程施工特点、施工方法、进度要求,工程的重、难点,工程所在地的周边环境等因素,准确预测出应投入的施工设备机种与数量,保证设备在使用中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减少闲置和损坏,使工程设备效能得到充分的发挥,降低生产成本。当设备闲置时,建筑施工企业可以通过租赁给其他企业使用的方式来有效利用,这样既能减轻设备自身无意义的折旧,也可以为企业获取收益。

5结语

设备是企业的主要生产手段,是生产力的重要标志之一。随着工程建设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对工程设备进行合理的组织管理已成为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重要内容,强化设备管理过程中的成本控制也将成为企业发展进步的一股强大推动力。加强工程机械设备维修管理工作,对保证设备经常处于良好状态、提高利用率、延长使用寿命、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增强竞争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周利文.工程设备管理与成本控制探索[J].装备制造技术,2009,1(3):107-108.

[2]周利文.工程设备管理制度优化探析[J].科技资讯,2009,1(6):129.

[3]秦玉萍.施工企业项目工程设备管理的问题和对策[J].隧道建设,2007,27(3):11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