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露醇治疗外伤性前房积血的临床观察及护理干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5-15
/ 1

甘露醇治疗外伤性前房积血的临床观察及护理干预

彭先芬

彭先芬通讯作者:付成华(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十堰442000)

【摘要】目的:观察20%甘露醇对外伤性前房积血的治疗效果,毒副作用及护理干预。方法:按常规治疗同时,静滴20%甘露醇250ml,每日一次或每日二次。结果:应用20%甘露醇治疗前房积血38例,取得了满意疗效,但亦不能忽视其药的毒副作用。结论:患者滴注20%甘露醇时通过密切观察,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无一例毒副作用发生。

【关键词】甘露醇;前房积血;观察;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455(2010)11-0114-01

外伤性前房积血是眼的常见外伤性疾病。其可由眼球钝伤或内眼手术所致。可引起不同程度的并发症,而影响视功能。20%甘露醇因其不易透入组织,能迅速提高血浆渗透压,可把组织内过多的水吸至血液中,而起脱水、降眼压、渗透性利尿[1],具有价廉、疗效好,临床上不可代替。但该药毒副作用也不容忽视,通过我们临床观察及有效的护理干预,无一例毒副作用发生,现将我院使用20%甘露醇治疗外伤性前房积血情况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38例均为单眼。挫伤性前房积血29列,穿孔所致7例,年龄最小6岁,最大75岁。挫伤前房积血以青少年为主,继发性青光眼6例。一级(前房积血少于1/3)23例;二级(前房积血1/3以上达1/2)11例;三级(前房积血达1/2以上)4例。

2治疗方法

按常规处理同时,静滴20%甘露醇250ml,每日一次或每日二次,或500ml每日一次。

3毒副作用及护理干预

3.1电介质紊乱:主要表现为精神差,表情淡漠,嗜睡,不善言谈,护理人员在使用20%甘露醇同时监测电介质以静脉补充K+、Na+,开始每日查电介质1次,以后隔日查1次,直到停止使用。

3.2组织坏死:甘露醇作为一种高浓度液体,若在输入过程中不慎漏入组织,可引起局部皮肤发红、酸、麻、胀痛等症状,有时有水泡,水泡破溃后形成溃疡,引起组织坏死。所以静滴甘露醇时宜选择粗而直的血管,要有计划地选用静脉,固定针头牢固;勤巡视病房;避免在同一部位多次或长时间输注甘露醇,因距穿刺部位1cm处多见红管周围炎症,纤维组织增生及血管内瘀血现象[2]。

3.3静脉炎:使用甘露醇时需快速注入而达到脱水作用,对血管刺激性大,引起局部疼痛,使用血管壁增厚,弹性消失,管腔闭塞,不充盈等现象。因此用时尽量减少同一静脉注射次数,另外酒精湿敷局部,可预防静脉炎的发生,并建议使用套管针输注甘露醇[3]。置管时间应观察穿刺部位的变化,一旦出现静脉炎,立即拨除套管,并给予硫酸镁冷湿敷。

3.4肾损害:主要现为腰痛、血尿、蛋白尿、少尿、无尿、甚至全身水肿致肾功能衰竭。因此,使用甘露醇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尿量的变化,尿量每日少于500ml时慎用,静脉速度不宜过快、滴速以10-15ml/min为宜,用量不宜过大,尿有异常时行肾区热敷,静滴本品前可注射血管扩张药654-2注射液或酚妥拉明注射液,以改善全身微循环,补充生理盐水以阻止细胞外的Na+进入细胞内,或在二次用药期间加一次速尿40mg。联合使用可扩张肾血管,改善肾血流量,增加肾小球滤过率,预防肾小管的坏死。

4结果

一级前房积血3-5天完全吸收;二级前房积血5-8天全部吸收;2例三级前房积血7-9天完全吸收。1例继发性出血无效,用药期间,通过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无一例毒副作用发生。

5小结

甘露醇属于高渗剂,它可使血浆渗透性快升高,造成血浆和眼内液间的渗透压递度,使眼内液进入了血液而达到降低眼压的作用。且甘露醇能渗入血凝块,具分散血疑块促其均匀混合于房水的作用,此利于积血的吸收。

参考文献

[1]郝向阳,况建国.甘露醇的临床应用进展[J].江西医药,2003,38(2):146

[2]伍旭东,曲在屏,杨霞等.甘露醇静脉注射对外用静脉及周围组织的影响.中华护理杂志,1998,33(2),68

[3]药晋红,故牧,张平.静脉留置套管与静脉炎.实用护理杂志,1997,13: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