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建筑柔性抗震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1

小型建筑柔性抗震

刘旭明

华商国际工程有限公司北京100069

摘要:小型建筑物体量较小,应区别于大型建筑物,采用柔性抗震体系,即可减少灾害对人体造成的伤害,又可就地取材,经济、节能。

关键词:小型建筑、柔性体系、草砖

自汶川地震后,玉树、芦山等待陆续发证7级以上地震,西部地区作为地震频发的地区,在灾后的重建工作中,人们的目光首先聚集于人口较多的城市区域,主要通过提高建筑结构强度的手段来提高建筑物的抗震等级;而对于广大农村地区的灾后重建工作,手段比较多样化,但缺乏较为系统的处理方法。

我认为首先应当针对城市和农村的不同现状特点,对其建筑的抗震设计方法进行区分:人口密度较大、土地利用率较高的城市区域可以采用强化建筑结构这种较为成熟的建构手段,并且易于大面积推广,可暂将其称为“刚性抗震”;人口密度较小,经济基础较弱的农村地区,若仍采用“刚性抗震”,一则建设费用较高,二则利用效率较低(农村多为2-3层居住建筑,整体加强框架结构强度的做法不够经济),所以我认为应当在农村地区采用“柔性抗震”。

“柔性抗震”并不是专有名词,而是笔者对新抗震方式的一种思考。

在研究灾后建筑物受损情况,砌体结构物是受损程度最重的建构类型(例如表1所示)

其次,应适当加强建筑框架。

对于经济条件不太好的农村地区可采用木结构。木材本身有一定刚度,能够用于2-3层的建筑结构;同时它也具备一定柔性,木纤维的变形承受力要远远优于刚性的混凝土。木结构的连接方式介于刚性连接和铰接直接,具有较大的变形能力。木结构的应县木塔数经地震而不倒,就是最好的佐证。加之上文对轻质砌体的选用,木构完全有能力建构2-3层建筑物,并具备一定的抗纵波能力。

条件较好的地区也可采用部分轻钢结构,并且应当优先选用延展性较好的钢材,便于其“弯而不折”。

以上是对柔性抗震的一些思考和阐述,其以增加建筑变形能力、减少建材对人体的物理伤害为原则。文中柔性抗震的严谨性可能还不够,但我认为有必要为广大农村地区提供一种廉价的、抗震的新型建构方式和抗震模式。

参考文献:

[1]刘家琨.《再生砖计划》[J]《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