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化学教学中模糊法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3-13
/ 1

浅谈初中化学教学中模糊法的应用

程玉芹

程玉芹

(大名县北峰中学河北大名056900)

随着相对论、量子力学、分子生物学等理论科学和原子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等技术科学以精确数学为工具,用精确定义的概念和严格证明的定理描述现实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用精确控制的实验方法和精确测量计算,探索客观世界的规律,建立严密的理论体系,使自然科学在不同程度上走向定量化、数学化。然而将上述观点应用于初中化学教学过程时,就会发现经常碰壁甚至有时让人觉得荒谬可笑。实际上精确方法并不是万能的、普遍适用的,不受任何因素限制的方法。尤其是在初中化学领域,我们在强调精确性的同时决不能忽视其模糊性。

1.化学学科是在实验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门自然科学

虽然化学已经从描述性向推理性过渡,从定性向定量发展,从微观向宏观深入。但在这些阶段并没有使所有模糊性问题消失,只是在减少。有些问题仅依靠理论知识是解释不清楚的。从某种意义上讲,化学仍然是一门实验科学,无法用精确的方法解决所有的问题。

在初中阶段这种现象比较普遍,在新课改中酸、碱、盐的界定就没有像过去的的版本那样强调对定义的说明,只是给出一个概念让学生了解。这些在初中阶段接触的内容,在他们下一阶段的学习中,有很多需要扩充、修正,甚至是重新定义。化学学科中的物理现象、化学反应现象、化学仪器、化学实验过程,都是建立在感性形象基础上的,所涉及的词抽象性差,直观性强,具有概念性和指物性。在思维过程中始终脱离不了具体的感性材料,而是对感性材料进行筛选、分解、组合、改造,体现出形象思维的特征。有些实验现象也会因为影响的因素复杂多变,在不同情形下结论有差异多因素的纵横交错导致很难做到一刀切,作出精确性的描述,不可能是非此即比,而是要随着各种条件的变化而有差异。单一因素存在的影响比较容易作精确性的描述,而多个单因素交织在一起必然会引起新的质的变化。这就体现出了模糊性的必要。因为变化就是不确定性,固定不变的、绝对分明的界限是不存在的。变化就否定了原有的界限,这在很多反应中都能体现出来。

例如在碳跟氧气反应时,两者间质量的比例关系会影响到产物的类别。在硫跟氧气反应时产生的现象区别就更明显了,所用氧气浓度的不同会使观察现象有很大的区别,而且观察本身就是一种感性认识,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在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时,一开始会出现很明显的浑浊现象,而通入一段时间后反而会看到稍微变清的现象,当然可以向学生说明变化的原因,但是对于初中生而言,你不解释详细并不会影响他们整体性的判断,反而在作了详细说明之后,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会比不讲更糟糕,他们会搞不清楚是浑浊还是不浑浊。但是你若简化一下,忽略得出结论效果会更好。对于那些学有余力的学生询问时可以很清晰地跟他们说明一下详细情况。只有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根据对象的主要特征用粗细条,大刀阔斧地进行处理,才能更好地解决某些问题,如果一味地追求精确,周旋于细枝末节之间,将会一筹莫展,降低学生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于事物的处理,精确法和模糊法应当是选择性地使用,搭配得当就会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否则会事半功倍,理念上十分漂亮,实际上毫无用处。它们是对立统一的,两者的选用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只有两者成为一个对立统一的整体,才能有助于更好地解决问题。

2.这是学生认识水平所决定的

戴安邦指出全面的化学教学既要传授知识和技能,更要训练科学方法和思维,还要培养科学精神和品德。现代教育理念要求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导,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且人脑的一个主要优越性就是能够处理和接受尚未完全明确的含糊概念,依据少量的模糊信息对事物做出足够准确的判断、理解。这是计算机不能代替人脑的原因之一。

初中化学新课改本中,有许多知识是分散编排的,螺旋性提高的。初三学生第一次接触这门学科,会充满好奇,可由于化学是建立在其它学科基础上的,有很多知识必须借助于他们已有的认知来学习。而且初中阶段对于化学的学习只是一种粗浅的认识,只要了解一些基础性、常识性的内容。比如对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初中阶段只要求从得失氧来考虑,到了高中阶段则会对这一定义重新说明,从化合价升降的角度来定义。在对化学方程式进行配平时,初中常用的方法主要是观察法,通过观察使得反应物、生成物中原子的种类、个数相等就可以了,而到了高中阶段则要根据具体的实验事实,从化合价的升降,电子的得失来考虑,那样某些方程式在初中阶段看来是配平了,符合质量守恒定律而到了高中阶段看来则存在一定问题,不符合实际实验事实。这进一步说明了学生在初中化学学习的各个阶段所学习的知识是不完整的、不精确的,带有一定的模糊性,但这并不影响他们在初中阶段的学习和判断。

由些可见模糊与精确是相对的,有些概念在某一层次看是比较精确的、合理的、完全正确的,但从另一个层次上看又可能比较模糊。在教学中既要把问题讲清讲透,又要留有余地,防止把问题讲死,讲僵,为今后的深入学习留下伏笔。一旦讲死、讲僵,学生形成思维定势以后,这个第一印象很难从他们的脑海中排除,会成为以后进一步学习的绊脚石,阻碍学生的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