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框架下“俄语+”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21
/ 2

“一带一路”框架下“俄语+”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李婷婷高子千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辽宁大连116000)

摘要:“一带一路”是我国一项重要战略,它的提出与实施对我国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它不仅为沿线国家带来了经济和文化的交流机会,同时也为我国俄语专业人才的培养制造了平台。我国高校俄语专业逐渐开始兴起,有大批大学生加入俄语专业行列。本文分析了当下我国“一带一路”战略和当代社会背景下,实施“俄语+”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作用,并对此模式开展思考,探索该模式的培养路径和方法及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对该模式的作用。在此模式发展下,了解社会需求和进行适合新时代的教育改革是高校俄语学科建设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一带一路;复合型人才;创新创业

一.“俄语+”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含义

“俄语+”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指培养不只有优秀俄语交流与应用能力,还要具有综合思维能力、其他专业领域知识和实践能力等全方位复合型人才的方式。复合型人才包括知识复合,思维复合,能力复合等多方面。如“俄语+经济”型人才要求能在熟练运用俄语交流的同时,还要掌握相关经济知识,能够进行对外贸易、合作交流等。此外,还要“俄语+法律”、“俄语+互联网”、“俄语+旅游”、“俄语+工业”等人才培养模式。

二.“一带一路”形式下我国俄语本科教学存在的问题

21世纪目前需要的是复合型外语人才,此类人应具备:语言水平高、专业能力强、实践能力强的特点。但如今在国内俄语本科专业教学过程中存在着较多的问题。

1.俄语教学点多分布在东北及华北

由于地理位置及历史的长期影响,拥有俄语专业的高校分布极其不均。其中坐落于东北及华北的院校几乎占据了全国的一半。

2.课堂教学内容单一

无论是教材内容,亦或是老师所讲授的课程,多局限于俄罗斯的文化和地理等专业知识,但针对经济,政治等问题近寥寥带过。这种教学导致课程过于死板,逐渐变成硬式教育。在当今一带一路的形式下,大学生更应该深入了解当地经济及社会环境。

3.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进入大学后,选择俄语专业的学生,多半都未曾接触过俄语,而且俄语在入门时难度较高,打击学生的自信心。同时,老师授课过分重视知识的灌输,反而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不能把学习俄语当作兴趣,严重影响学生学习热情。

三.“俄语+”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前景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与实施,中俄两国关系友好,两国间的贸易也逐步扩大。例如在能源开发、文化交流、科技共享、数据通讯、贸易协商和军事等方面日益交往密切。全国开设俄语专业的高校约有150多所,为社会输送俄语类复合型人才担任着重大责任。

近年来企业需求多征用复合型人才,且复合型人才在企业中多担任着重要角色。某世界500强企业曾赞同该模式的实行,许多世界500强企业调整了招聘俄语类专业人才的标准,增加对俄语综合能力的招收条件。

四.一带一路背景下,高校实施“俄语+”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路径与方法

1.改变传统教育观念,根据新时代社会的需求,培养复合型俄语专业人才

要培养出符合新时代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俄语专业人才,首先要打破传统的教育理念,创建培育创新型、复合型俄语专业人才的教育观念。改变传统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增加课堂师生互动和学生间自己讲授,让学生上课由主动变为被动,把课堂主体由教师转变为学生,教学方法多元化的教育理念。鼓励学生走上讲台,主动型学习。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进行教育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深化教育体系改革,探索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课程教育体系

建立适合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是深化教育体系改革的重中之重。应用与实践是俄语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学生素质与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注重实践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增加实践活动,使学生学到的知识得到应用,让学生走向社会。

3.加强教材建设,更新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教学的灵魂。选择或编写一个知识面广泛、覆盖面广泛、符合新时代社会需求内容的教材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重要保障。教材应加入社会热门专业与话题,保障学生们知识面的拓宽。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及时补充一些现代科技和新时代发展的题材,促进学生俄语专业能力的快速提高。

教材建设是俄语专业教学质量的基本保障。近年,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中俄两国关系日益密切,经济贸易额对俄语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所以培养复合型俄语人才是必要的。因此,编写适应新时代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俄语专业人才的教材是教材建设的重中之重。要在教材中体现近年来俄语专业在教学思想与教育观念,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相适应,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创新呢,并取得一系列改革成果。

4.创新教学方法,增加创业项目

俄语专业教学改革的重点是提高学生面临实际问题时的俄语综合语言运用与实践能力。创新教学方法,适应社会需求,响应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增加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实施,让学生们把知识融入实践,激发学生们的灵感,开阔思维,提升创新能力。让学生们在进行创业项目的课程中学习本专业及其他专业领域的相关知识,并在其中提升思维,实践和工作能力。为学生们提供适应社会和企业人才需求的平台。将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增强学习效果,为学生提供了解、学习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良好机会和平台。

五.高校开展大学生能创新创业项目对实施“俄语+”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作用

1.拓展知识面,增强知识体系系统性

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进行过程中,涉及知识较广,需要了解更多的知识,拓宽知识面,增强知识体系系统性。如:网页制作,成员在此之前从未学习如何制作网页,认为做网页并不难,但当真正实施的时候发现网页不仅需要设计,还需要编写代码,随后我们找到其他院系的同学学习了相关知识,度过了这个难关。再如:项目实施过程中,作为俄语系学生的我们从未学过财务分析,经营管理等,我们通过请教老师,团队成员讨论逐一解决了此类问题。在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能结合实践,运用理论知识,既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又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2.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多处在被动学习状态。而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多数由学生自己完成。在过程中难免遇到各种问题,学生要由被动学习转为积极主动。团队成员通过查阅资料、请教老师等途径,来巩固与学习,通过自学不仅获得了新的知识,还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也更加有成就感。

3.培养学生组织管理能力

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要求以小组形式参与,由于需要的人才方向不同,成员多来自不同专业,有着不同知识背景。所以难免会带来思维碰撞,意见不统一等问题,但通过团队成员合作与分工,充分交流思想等方式,推动了项目进程的实施。

六.结束语

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进行顺应了时代发展趋势,为培养“俄语+”复合型人才提供了路径。总之“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提高了“俄语+”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可行性,为其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其模式具有广阔的探索空间。

参考文献

[1][刘晶莹,《文学教育•中旬版》,2017

[2]宁悦彤,俄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与研究,2013

[3]丁素萍,国外理工科大学外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及其启示,2010

[4]胡延新,《科教导刊•电子版》,2017

[5]高迎春,吉林日报,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