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消化不良运用多潘立酮片联合复方阿嗪米特治疗的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7-17
/ 1

小儿消化不良运用多潘立酮片联合复方阿嗪米特治疗的效果观察

蓝希明

耒阳市妇幼保健院湖南衡阳421800

【摘要】目的:观察探讨小儿消化不良运用多潘立酮片联合复方阿嗪米特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消化不良患儿74例。将所有患儿平均分为观察和对照2组。对照组予以应用多潘立酮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联合治疗。观察2组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对治疗效果作出判定。结果:观察组患儿症状改善时间、不良反应情况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治疗效果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消化不良运用多潘立酮片联合复方阿嗪米特治疗效果显著,有效缓解患儿症状,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小,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小儿消化不良;多潘立酮片;复方阿嗪米特

小儿消化不良也被称作功能性消化不良,通常是由多种因素引发,会造成患儿恶心、反酸、呕吐、厌食等症状反复发作,需要及早进行有效治疗,否则对患儿健康影响严重。本文对多潘立酮片联合复方阿嗪米特治疗小儿消化不良的疗效进行了观察与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基本资料

选取2014年6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患有消化不良的74例患儿。纳入标准:①患儿经临床诊断病情符合小儿消化不良的相关诊断标准。②患儿临床症状非代谢疾病、肿瘤、器质性病变或药物引起。③患儿消化不良症状反复发作持续2月以上。且排便后无缓解。符合标准的患儿中男性39例,女性35例;年龄4~11岁,平均(7.1±1.6)岁;病程3~12个月,平均(8.5±2.5)个月。将所有患儿平均分为观察和对照2组。2组患儿性别、年龄、病程、病情严重程度等基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儿运用多潘立酮片治疗。用法与用量:多潘立酮片于饭前15~30min口服,每次0.3~0.6mg/kg,每天3次,连续服用2周为1个疗程。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运用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治疗。用法与用量: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餐后口服,每次1片,每天3次,同样服用2周为1个疗程。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2组患儿治疗前后症状缓解情况,药物起作用的时间及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并对患儿出现的不良反应对症采取措施。

1.4疗效判定

根据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对治疗效果作出判定:治疗后,患儿腹胀、厌食、嗳气、腹痛等临床症状消失,饮食规律正常,为显效;患儿临床症状有好转好转,饮食情况与治疗前相比有改善,为有效;临床症状无好转,厌食、食欲不振,为无效。总有效率为显效率和有效率相加。

2结果

经过一段时间用药治疗,2组患儿临床症状均有所改善。其中观察组患儿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泻、腹痛等症状改善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32组患儿不良反应对比

治疗过程中观察组2例患儿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5.41%;对照组4例患儿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8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小儿消化不良是儿童常见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儿童持续性恶心、呕吐、厌食、腹痛等。由于患儿正处在发育阶段,如出现消化不良会影响儿童正常饮食,造成营养不良,甚至影响患儿正常发育[1]。因此,应当重视对小儿消化不良的诊治。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运用正确的的药物。目前治疗小儿消化不良通常采用药物治疗。大多以抗胃酸分泌、增强胃动力,保护胃粘膜等药物为主[2]。药力能够在胃肠壁直接起作用,增加胃肠道括约肌的张力及肠胃蠕动,调节胃肠的运动能力。对缓解患儿呕吐,恶心症状作用明显。复方阿嗪米特是有效的助消化药物。其能够促进胆汁的大量分泌加强消化酶的作用,促进患儿消化,能有效缓解患儿腹部胀痛的情况[3]。临床研究发现,2种药物联合运用,能够增强药物作用的效果。

本文研究发现,2组患儿分别运用多潘立酮片和多潘立酮片联合复方阿嗪米特治疗。治疗后观察组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与不良反应情况均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单纯使用一种药物虽有一定治疗效果,但疗效并不理想。多潘立酮片联合复方阿嗪米特连用疗效显著,且并未增加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

综上所述,多潘立酮片联合复方阿嗪米特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治疗效果明显,能有效提高治疗效率,减少治疗时间。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胡菊,胡卓杰.中西医治疗小儿消化不良临床疗效观察[J],浙江临床医学.2015,17(6):960-961.

[2]万永霞.50例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诊断及治疗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3,2(11):134-135.

[3]况勇军,吴超荣.多潘立酮片联合复方阿嗪米特治疗小儿消化不良观察[J],当代医学.2015,11(21):12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