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多普勒超声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多普勒超声研究

薛志建

河南省郑州市第16人民医院河南登封452470

摘要:目的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研究。方法对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期间收治的75例确诊为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患者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对检出率及二维超声声像图进行观察与研究。结果本次研究的75例患者中,共71例检出椎动脉狭窄现象,检出率为94.67%;检出椎动脉狭窄的患者二维超声声像图均呈现程度不一的椎动脉狭窄现象,且存在椎动脉管壁增厚、回声增强等现象,其中27例患者伴随椎动脉走行弯曲现象,9例患者存在不规则低回声血栓,11例患者伴随粥样斑块形成。结论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为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诊断提供可靠依据,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椎动脉型颈椎病;多普勒;研究

椎动脉型颈椎病作为临床上较为常见的颈椎病类型之一,在中老年人群当中具有着较高的发病率。该疾病的发病机制在于因各种原因导致的椎动脉血流量下降,导致脑部血液供应不足,进而引发头痛、眩晕、听力减退等症状,造成患者生活质量的大幅下降[1]。要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治疗,首先以准确的诊断为前提,因此,通过适当的方式对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探查便显得至关重要。我院特对75例确诊为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患者进行了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以探讨其诊断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为时间范围,以随机的方式选取此期间在我院确诊为椎动脉型颈椎病的7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自愿且已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情况下参与本次研究。患者中共有男性42例,女性33例;平均年龄为(58.76±4.93)岁;病程最短为6个月,最长为11年,平均病程为(4.16±1.28)年。所有患者均不存在心脏病、高血压等其他疾病。

1.2检查方法

采用日本产HITACHIAscendus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EUP-L74M线阵宽频探头,频率5-13MHz。患者以仰卧位将颈部充分暴露后,由医生将探头分别置于患者的颈部两侧,以纵向与横向相结合的形式进行直接扫查,待颈总动脉与颈内动脉长轴切面图得以显示后,向外侧将探头稍作移动,移动距离约在1~2cm的范围之内,以对患者的颈椎横突声影进行观察。随后以由上至下的顺序对患者的双侧椎动脉内径进行观察,同时对血管走行、有无异常回声、管腔内膜等情况进行探查。

1.3诊断标准

以相关临床文献为依据,将患者的椎动脉狭窄情况依次分为三个等级。其中,椎动脉直径重度狭窄的标准为d≤1.0mm;中度狭窄的标准为1.0mm<d≤2.0mm;轻度狭窄的诊断标准为2.0mm<d≤2.8mm[2]。

1.4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均通过SPSS15.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并以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

2.结果

2.1观察患者的椎动脉狭窄检出率

本次参与研究的75例患者中,共71例检出椎动脉狭窄,其中7例为重度狭窄,45例为中度狭窄,23例为轻度狭窄,检出率=(7+45+23)/75×100%=94.67%。检出椎动脉狭窄的患者中,59例为单侧椎动脉狭窄,12例为双侧椎动脉狭窄。

2.2观察患者的二维超声声像图

从本次研究的二维超声声像图看来,检出椎动脉狭窄的71例患者中,均存在内径狭窄、回声增强、椎动脉管壁增厚的现象,且内径狭窄程度各不相同。除此之外,其中伴随椎动脉走行弯曲现象的患者共27例,严重者弯曲程度甚至已达到拱桥形状态;存在不规则低回声血栓的患者共9例,声像中显示椎动脉管腔内存在粥样斑块回声的患者共2例。本次检查中未检出椎动脉狭窄的患者共4例,经血管扩张、解除痉挛等治疗方案进行血流改善后,临床症状基本消失。

3.讨论

椎动脉作为脑组织血流量供应的重要来源,对于人体大脑后部、脑干、小脑具有着重要的血液供应作用[3]。通常情况下,人体的椎动脉血流基本处于相对恒定的状态,但在椎动脉管腔大小、行走状况等因素产生变化的情况下,椎动脉血流也将随之产生程度不一的变化。当人体椎动脉血流量下降时,脑部血液供应量便随之相对匮乏,由此导致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形成。当前临床上针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诊断目的多在于对患者椎动脉的狭窄程度、走向、形态进行探查,以对患者的椎动脉狭窄情况作出准确的判断[4]。基于上述诊断需求,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逐渐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是一种较为直观的检查方式,一方面,可对人体的椎动脉血管形态、走行及管壁情况进行动态显示,便于对椎动脉狭窄的具体情况进行清晰探查;另一方面,可对人体椎动脉有无斑块或血栓形成进行详细的探查;最后,可通过影像学显示结果,对椎动脉狭窄的程度及狭窄范围进行准确的判断。从本次研究的诊断情况看来,大部分患者均存在管腔狭窄、行走弯曲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的影响下,机体血流动力学随之着出现不同程度的改变,进而造成颅内血流速度呈降低状态,由此引发一系列临床症状的出现。通常情况下,在确认患者不存在心脏病、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的前提下,根据上述症状便可首先考虑为椎动脉型颈椎病。上述推测也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得到了验证,可见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作为一种准确率较高的检查手段进行应用,与相关临床研究结果基本一致。但该诊断方法在检查应用时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大致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①在患者过度肥胖的情况下,颈椎横突、锁骨等部位可能会受到遮盖,可导致椎动脉的某一部分情况无法得到清晰的显示,进而导致频谱取样受到一定限制;②该检查方法受操作人员技术影响较大,如操作人员出现手法失误或观察出现偏差等情况,便极易对检查结果的准确性产生影响,由于在取样点角度的选择、椎动脉血流显示等环节,应予以足够重视;③无法显示颅内段椎动脉。为针对上述问题进行解决,可做出如下推断:要实现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价值的最大化发挥,首先便应在进行病例筛选时确认患者与检查条件相符,并由专业的操作人员实施检查操作,确保取样点角度的准确性,并对检查结果进行细致观察与分析,由此提高检查结果的准确性。相关临床研究显示,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影像学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进行诊断,可对患者椎动脉的具体狭窄情况作出较为准确的判断,具有着较高的灵敏度与准确性,可作为临床上可靠的诊断方法进行推广[5]。该观点与本次取得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所有患者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后,椎动脉狭窄的检出率高达94.67%,可见该方法用于椎动脉狭窄情况的检查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另外,在本次研究对象的二维超声声像图中,所有患者的椎动脉具体情况均得到了清晰的反映,可见该方法可为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后期治疗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

综上所述,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作为一种直观且准确的检查方式,在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诊断工作中具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可进行推广应用。但同时该方法也存在着无法显示颅内段椎动脉、过度肥胖患者椎动脉显示困难的局限性,因此无法适用于所有患者,必要时可结合其他检查方法进行联合诊断,以实现诊断工作准确性与可靠性的整体提升。

参考文献:

[1]刘宏雄.椎动脉型颈椎病103例彩色多普勒超声影像学分析[J].陕西医学杂志,2013,42(03):317-318.

[2]秦巧娜.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应用[J].临床医学,2013,33(03):83-84.

[3]贾杰,闻春艳,张文杰.转颈试验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颅外段椎动脉诊断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价值[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5,19(09):1544-1545.

[4]曹火亮,何生,张延伟.多层螺旋CT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中青年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价值[J].海南医学,2015,26(03):369-372.

[5]李龙,张学,阳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眩晕的诊断价值[J].中华全科医学,2013,11(12):1959-1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