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中学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1-21
/ 1

浅谈农村中学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毛得秀

毛得秀甘肃省民乐县第一幼儿园734500

孔子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因而没有德育的教育或不重视德育的教育只能称得上是畸形教育或不完整的教育。中学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初步形成的时期,是可塑性最大的时期,对学生以后的发展具有定向和奠基作用,因此,德育教育要实抓细做。目前,农村中学生德育工作已初步取得进展,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受自身条件的影响,也出现了不少新情况,新问题,具体表现在:1.学校德育内容脱离实际,只是空洞说教,缺乏有效性和实用性。并且目标制定过高而不切实际,没有贴近学生的思想品德基础,存在“假、大、空”的弊端,德育室只是摆设,只为应付检查,起不到应有的激励与引导作用,使德育工作走了形式。2.德育方式方法老化、单一,缺乏大胆创造、改革和创新,普遍采用榜样示范法,说理疏通法,自我教育法,学生接受德育教育的形式只是单一的听听讲座,偶尔看看爱国主义教育影片,缺乏实践,很难引起共鸣,这些都不利于促进学生品德素质发展。因此,如何结合现在农村中学生的实际,对德育工作实抓细做,改进德育方式,真正有效地把德育引入素质教育的轨道,是当前农村中学德育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以为应采取如下对策:

一、提高德育认识,加强德育工作的指导

要切实有效推动学校德育工作,必须深化对德育地位的认识,明确学校德育工作的任务,从校情出发,树立“加强德育,全面发展”的思想,充分认识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树立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在学校教育中的指导地位,认真研究学校德育中出现的新情况、新矛盾,提出新思路、新方略,构建规范有序的学校德育活动体系,保证德育工作从小处着眼、细处抓起,以促进育人活动的有效开展。

二、以高尚的师德教育感召学生

教师是对学生实施教育的主体,其思想、言行特别是师德,对处于良好品行形成的关键期的中学生来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学校要狠抓以“正己、敬业、爱生、奉献”为重要内容的师德工程,不断提高师德水平,这样才能树立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取得学生的信赖,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三、改进德育方式,促进学生品德素质发展

1.情感育人,增强实效。德育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心灵接触和情感交流的过程,情感对思想道德认识转化为思想道德信念起催化作用。所以,老师要和学生打成一片,深入了解学生,因材施教,在师生间建立起和谐的关系,教师才能得到学生的信任,教师才能拥有学生,从而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塑造出真、善、美。

2.改变空洞说教,寓德育于活动之中。传统的德育方式多是填鸭式说教,不管学生的思想、情绪和需求,不注重学生的个体心理差异,容易引起被教育者的反感,德育工作收不到应有的效果。应寓德育于活动之中,让学生在生活中受到教育、感染。一是发挥课堂的主阵地作用,对学生进行思想渗透教育。二是形成制度的长期性活动。诸如在三月开展“学雷锋,树新风”活动,新生入校参观德育室谈感受活动,开展社会调查、感恩父母等活动。三是根据不同阶段需要,组织阶段教育活动。如在初一做好新生的衔接教育和常规教育,初二进一步完善实施班级民主管理,初三年纪做好人生观、价值观、理想教育。四是优化校园育人环境,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如举办一些诸如时事政治报告会、百科知识竞赛、师生书画展、普通话演讲、安全教育、法制教育报告会,积极高效地利用好黑板报、宣传栏、校园广播站等,全方位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调动学校积极性,把德育要求内化为自身的需要。五是走出校园活动。如暑假的社会实践,参加社会公益劳动等,以增强德育的吸引力和教育强度。六是开展心里咨询活动,使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认识心理异常现象,学会学习,人际交往,学会对社会和生活的适应。

3.挖掘传统道德资源,学习传统道德文化。中国传统道德精神是中国道德教育的精髓,传统道德文化从产生到现在,能经受历史的考验一直流传至今,表明它们在社会生活中得到了人们的承认,并产生了积极作用,如“孝顺”、“诚信”等思想。

四、开展德育工作应注意的问题

1.德育工作要抓反复和反复抓。中学生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往往比较直观机械和肤浅零碎,对道德规范很容易动摇反复,并且随着社会和时代的不断变化,青少年的思想意识和道德行为也会相应改变。因此,思想教育工作应从长计议,艰苦细致地从正面反复地进行教育。

2.注重随机教育。应根据情景、内容和对象,创造性地采用恰当的教育方法有针对性地教育,这样往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