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高血压病及并发症的连续干预护理临床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1-21
/ 2

老年人高血压病及并发症的连续干预护理临床研究

刘梅

刘梅(山西同煤集团二医院山西大同037003)

【摘要】本论文按照时间治疗学理论通过研究连续护理干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不同效果,为连续护理干预高血压提供参考资料。连续护理干预使患者可以借鉴以往经验,顺利地评价护理工作进展,服务内容随着时间及患者需求的不同,而不断地调整,人员及时提供互补性服务,使患者的健康状况得到连续性管理,跟随患者健康照护场所的变动,而相应调整信息。本文选取52例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2组,各26例。比较2组的血压控制情况,干预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关键词】高血压连续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1-0040-02

研究对象

山西同煤二医院内科门诊与2010年5月到2012年5月确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符合高血压预防与治疗指南(JNC-7)提出的诊断标准:即患者白天(8:00-22:00)平均血压=135/85mmHg,夜间(22:00—8:00)平均血压=120/75mmHg,自愿接受动态血压监测,并做相应记录的患者,随机抽取26人作为干预组。在其他不愿意的患者中也选取相应26人做为对照组。52例患者全部为汉族。其中男22例,女30例。年龄最小是33岁,最大是62岁,平均年龄(50.58±5.05)岁。

研究目的及目标

目的:按照时间治疗学理论,研究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连续护理干预的效果。研究56例高血压病人住院期间血压均能得到有效控制,服药依从性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家庭自测血压得到普及。得出结论:“时间治疗学”理论对高血压患者用药具有指导作用,对有效控制血压、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方法

高血压是指动脉血压过高,即舒张压超过12千帕(90毫米汞柱),或收缩压在40岁以前超过18.7千帕(140毫米汞柱)。血压昼夜节律变化特点,研究表明,人体大量的心血管功能参数均呈现出日周期节律,以适应一天中不同时间点不同活动水平的需求。健康机体的血压在清晨4:00~5:00点开始上升,6:00~8:00点左右达到一日中的最高峰后平稳下降,在16:00~18:00点再次出现一个次高峰,其后血压持续下降,0:00~2:00点达低谷并维持到4:00~5:00点,全天呈现双峰一谷、昼高夜低的杓型曲线。

对于对照组和平常来医院就诊的患者一样,但对于干预组则有所不同,具体方法如下:

1.向患者说明研究的目的,发放调查问卷,在其不服药的状态下做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

2.集中进行高血压专题讲座。介绍高血压病的概念、发病原因、临床表现、危险因素、注意事项等,发给患者“时间治疗学理论”为指导的原发性高血压护理指导手册,以便自学理解,加强记忆,并对手册内容讲解,直至患者和家属理解。

3.每周一次家庭随访或电话咨询,询问患者血压控制的情况,了解患者存在的问题,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并了解患者的家庭情况,以取得家庭的最大支持,为患者提供家庭帮助。

4.在患者就诊第二周,进行干预护理,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根据动态血压监测的结果,按照医嘱,服用药物种类,服药时间,服药方法,服药剂量。仔细阅读降压药物的药品说明书,掌握降压药物的最大效应时间、副作用、给药方法等。如有副作用,及时联系做相应的调整,用药合适。

5.在患者就诊第二周,对患者进行心理和认识干预:讲解心理、情绪对高血压的影响,对患者进行心理指导,减少患者的应激、焦虑情绪。通过健康教育使病人了解高血压病的危害及长期、持续服药的重要性,提高病人的服药依从性。对高血压病人进行血压监测,教会病人及家属自测血压的方法,根据动态血压监测的结果使患者对自己的血压在一天中的变化有一个充分的认识。

6.在患者就诊第二周,对患者进行行为干预,在血压升高时段减少体力活动。饮食有所控制和注意,忌烟忌酒,特别强调低盐饮食和注意白天的尿量。以“时间治疗学理论”为指导对患者进行生活方式、自我血压监测的干预。

7.发放调查问卷,问卷测评内容包括年龄、性别、身高、体重、文化程度、工作状况、高血压病的相关表现等;有关高血压病的健康知识问卷包括健康责任、饮食营养、紧张刺激方面;有关高血压病的生活行为方式问卷其包括健康责任、饮食营养、紧张刺激、体育活动、依从行为、精神健康六大方面。采用统一的指导语言向患者解释调查的目的、内容和填写方法认真填写,完成后由研究者检查并将问卷收回。每周收集一次,收集就诊后第二天到第三个月末自测血压的平均值,测量血压的时间点为晨起时、7:00-8:00、10:00、12:00-13:00、16:00-18:00、晚睡前。就诊三个月后对患者家访,重测问卷。

研究结果

干预组和对照组统计学变量比较

干预组和对照组的得分进行比较,表明干预前干预组和对照组在血压监测、服药时间、服药、饮食、运动、烟酒六个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效果有可比性。通过以“时间治疗学理论”为依托的护理干预,对患者的血压值进行了三个月的连续监测,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干预组和对照组的患者的血压在第一个月末均得到了稳定的控制。然而这种稳定,干预组血压在干预的三个月中能够维持,而对照组却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失去了这种稳定性,到第二个月末的时候稳定性就消失。同时,干预组和对照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讨论

本研究表明白天测量血压5-6次以上,血压的平均值就不会有较大的改变。通过干预,干预组患者以时间治疗学为指导,血压监测的依从性、服药时间依从性、服药的依从性有所提高。从干预组和对照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的比较的结果中可以看出,我们以时间治疗学为指导的护理干预的优越性,充分体现了护理干预者在改善血压的随访计划中的作用。而对照组随着时间的延长,其血压监测、服药时间、服药、生活方式的依从性均有下降,是血压越来越不稳定的直接原因。本研究表明,对高血压患者进行以时间治疗学,服药配合护理干预,能提高治疗的效果,明显控制患者血压水平,从而减少了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难治性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

建议

对有高血压家族史者干预要及早进行,重视血压的非药物康复治疗,结合本研究实情,以健康教育为主要方法,利用心理学、行为医学知识,为病人实施药物、心理、行为等一系列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提高病人的健康知识水平,改善认知态度及不良行为生活习惯,增强对服药治疗的依从性,改变“无症状不吃药,有病猛吃药”的错误观点,从而使血压平稳下降,减少并发症。希望本研究的连续护理干预能在临床中得到应用,,通过护理干预活动的开展,极大地改善护患关系,拓宽护士知识面,提高护士的独立工作能力。

参考文献

[1]根据“时间治疗学”理论对高血压用药实施护理干预.孙艳伏.,于晓丽.护士进修杂志.2007,4

[2]应用时间治疗学指导高血压病人护理的研究进展.刘金凤,赵岳,护理研究:上旬版-2007,5.

[3]刘莹,徐卫东,贾景辉.应用动态血压监测对高血压病人进行健康教育[J].护士进修杂志,2008,18(5):467-465.

[4]肖惠敏,姜小鹰,陈晓春.高血压病人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研究[D].福建,福建医科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