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的护理研究进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3

糖尿病足的护理研究进展

梁艳妮

梁艳妮

(广西钦州市中医医院535000)

【摘要】目的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合理有效的治疗及护理干预可以防止糖尿病足的发生发展,减少截肢率、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活水平,减轻经济负担。

【关键词】糖尿病足预防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7-0057-02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最严重的和治疗费最高的慢性并发症之一[1],是糖尿病患者长期血糖过高,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紊乱,造成神经、血管病变和感染的足部病变,严重者会导致截肢。糖尿病患者截肢率是非糖尿病患者的10-40倍[2]。而有效的预防和护理,可以减少糖尿病足的发生,降低致残率。

1糖尿病足的发病机制及危险因素

1.1发病机制糖尿病足的病变基础是糖尿病血管及神经病变。血管病变使下肢血管狭窄或阻塞,局部组织缺血、缺氧和营养成分供给不足;感觉神经受损引起肢体末梢保护性感觉减弱或丧失;自主神经受损引起皮肤干燥;足部神经受损引起姿势与协调障碍,出现足部生物力学的改变等。如在一些诱因:外伤、感染的作用下可导致足部溃疡,严重者可导致截肢[3]。

1.2危险因素:(1)年龄>65岁、病程>10年;(2)血糖、血脂、血压控制不良;(3)足部生物力异样改变,足部畸形、有鸡眼、胼胝、溃疡史;(4)下肢动脉粥样斑块形成,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5)足部麻木,保护觉丧失,对疼痛、冷热感觉下降或消失;(6)合并有慢性并发症:肾病、视网膜病变、心血管病变;(7)烫伤或外伤感染;(8)其他:独居男性、吸烟、对糖尿病足认识不足、鞋袜穿着不合等。

2糖尿病足的分级

常用Wegner分级法[4]:0级:有足溃疡危险因素,皮肤无开放性病灶;1级:皮肤浅层溃疡,临床上无感染;2级:较深的溃疡,常合并软组织炎,无脓肿或骨感染;3级:深度感染,伴脓肿、骨髓炎等;4级:局限性坏疽(趾、足跟或前足背);5级:全足坏疽。

3预防

3.1定期检查糖尿病患者至少每年检查一次足部相关问题,如存在糖尿病足危险因素应检查更频繁,一般3-6个月检查一次[5]。检查内容包括:(1)询问病史:以往是否有截肢或溃疡史;接受糖尿病足相关知识教育情况;糖尿病治疗情况;遵医行为如何;是否独居;是否有赤脚走路的习惯等。(2)神经病变的检查:主要检查包括针刺觉、温度觉、振动觉、位置觉、压力觉和触觉等[6]。(3)血管状态的评估:询问是否有间歇性跛行和运动时下肢疼痛现象,检查足部动脉搏动以及踝肱压力指数,并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血管造影、CT血管显像及磁共振血管显像等。(4)足部皮肤的情况:检查皮肤色泽、温度,是否存在有发红、肿胀、淤血、发热、发凉、水疱或溃疡等现象。(5)检查鞋、鞋垫和袜子是否合适。

3.2健康教育郭敏等[7]通过对262例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50%的患者对糖尿病足防治相关知识掌握明显不足,因此,对患者及家属加强糖尿病足的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非常必要,健康教育内容应包括:糖尿病一般知识、糖尿病足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足部评估、足部护理、自我保健等。据康月珍[8]研究结果表明,通过预防性健康教育可以减少糖尿病足的发生率及降低截肢率。

3.3控制血糖、血压、血脂张艳等[9]研究表明:血糖、血脂、血压控制不良等是促进糖尿病足发生的危险因素。高血糖、高血脂使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血管内皮细胞增生,糖蛋白及脂质沉积,血管黏度增加,血小板功能异常,促使动脉斑块及血栓的形成。会加快神经及血管的病变;血压的升高可导致内皮依赖的血管舒张功能障碍和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增加,同样可引起动脉硬化,引起踝肱压力指数降低,促进糖尿病足的发生和发展。因此,积极控制血糖、血脂、血压达标是预防糖尿病足最基础的措施。

3.4日常足部护理(1)每天用38-40℃的温水洗脚5-10分钟,洗干净后用柔软、吸水性强的白色毛巾轻轻擦干,特别是趾间。擦干后仔细检查足部是否有摩擦伤、皲裂、水疱、红肿、鸡眼、变形等,检查足背动脉弹性及搏动情况,皮肤温度、触觉、痛觉及温觉有无下降。如皮肤干燥、皲裂者需涂润肤霜。(2)每天洗脚后从趾尖开始向上按摩,加强对足三里、三阴交、阳陵泉等穴位按摩,以促进足部的血液循环。(3)每天适当足部运动30-60分钟,如甩腿运动、提脚跟-脚尖运动、下蹲运动,改善下肢血液循环。亦可采用毕格尔氏运动法[10],此方法不但可以改善下肢血液循环,还可以恢复和提高足部感觉或功能。(4)鞋子选圆头、厚底、面料柔软、透气性好、前后密封、大小适宜的鞋子,不宜穿高跟鞋或凉鞋,如足部畸形,应选特殊矫形鞋子[11]。袜子选大小合适、平滑柔软浅色、无破损的的棉质袜子,袜口不宜过紧,避免影响血液循环。冬天注意足部保暖,但避免使用热水袋、电热毯等,以防烫伤。(5)注意避免足部受伤,每次穿鞋子前必须检查鞋内是否光滑,有无异物,避免赤脚走路。正确修剪趾甲,应在泡脚趾甲变软后进行修剪,不要修剪过短或过深。如足部有胼胝、鸡眼、脚气、甲癣、外伤、水疱、溃疡感染等应及时进行治疗。(6)戒除吸烟等不良生活习惯。

4治疗及护理

4.1基础治疗根据病情选用胰岛素或(和)口服降糖药控制血糖,因为持续的高血糖可加快末梢血管及周围神经的病变,许多研究已表明血糖控制不良是导致糖尿病足形成的主要原因。另外,高血糖时可导致白细胞功能和细胞免疫受损[12],机体免疫力下降,机体易发生感染并且不容易控制。饮食治疗是糖尿病治疗的五大原则之一,合理的饮食控制有利于血糖水平的控制[13],根据患者的标准体重、年龄、劳动强度、工作性质而制定饮食的总热量,饮食宜少量多餐、合理搭配,并定时、定量,多吃一些新鲜蔬菜、低盐、低脂、低糖、易消化的食物。如有伤口,宜适当增加蛋白质的摄入,有利于创面的愈合。

4.2心理护理:患者因为病情长、迁延不愈,需长期治疗,并且面对截肢的危险,心理压力大,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所以患者都有不同程度恐惧、害怕、抑郁、焦虑、悲观失望等不良情绪,对治疗缺乏信心,所以要多鼓励患者,使患者认识到糖尿病足是可防、可治的,使其消除悲观失望情绪,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配合治疗。

4.3改善血液循环:微循环障碍是造成糖尿病性坏疽的重要原因之一[14]。根据病情采用扩张血管和改善血液循环的药物,如:丹参、脉络宁、血塞通、低分子肝素钙、阿司匹林、山莨菪碱、前列腺素E1等,以起到扩张血管、溶栓、抗凝、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另外根据病情指导患者适当做一些运动,例如活动脚趾、脚掌、散步及按摩等,以促进改善患者足部的血液循环。休息时抬高患肢30°-50°,利于血液回流,减轻足部水肿。

4.4改善神经功能神经病变致感觉障碍是引起糖尿病足的主要危险因素,改善周围神经病变对于糖尿病足的愈合具有重要的意义,可用神经营养药如B族维生素、神经生长因子、硫酸锌等,以促进神经细胞核酸及蛋白质合成,促进轴浆再生和髓鞘形成,改善神经营养,改善神经传导速度,促进受损神经的修复[15]。

4.5控制感染足部感染是糖尿病的最普遍、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是导致截肢的主要危险因素[16],及时有效控制感染至关重要。所以应根据创面分泌物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选用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阻止病情的发展。

4.6皮肤水泡及溃疡面的处理皮肤水泡:糖尿病足的皮肤水泡容易诱发感染及坏疽,要及时处理。紧张性大的水泡在无菌操作下用注射器抽取渗液,预防继发感染;小水泡不需要抽液,用无菌纱布包扎,任其自行吸收,水泡干枯后形成的痂皮可起到保护作用,不可剥脱,任其自行脱落。溃疡面的处理:如创面感染严重有坏死组织浓液时需切开引流或彻底清创,之后用3%双氧水、生理盐水冲洗创面,给予红外线局部照射,再根据溃疡感染情况用庆大霉素、胰岛素加生理盐水湿敷[17]。王小强、肖洋、张敏等[18-20]研究发现,使用中医中药煎煮后足浴泡足、湿敷或制成药膏涂于创面,均可在局部起到清热解毒、抗炎抑菌、活血化瘀、去腐生肌的功效,促进创面的愈合。

4.7封闭负压引流技术(1)负压封闭引流(VSD)是使用VSD材料、半透膜、三通接管、引流管及负压吸引器进行高负压吸引的技术[21]。近年来,多研究证实[22-25]VSD应用于糖尿病足可以及时彻底引流脓液、渗液、坏死组织,减少创面细菌数量,隔绝创面与外界环境直接接触,减轻创面的感染;在负压作用下可以促使局部毛细血管扩张、增加创面的血流量,减轻组织水肿,利于肉芽组织生长和创面愈合。并且显效快、疗效显著、可靠、安全、应用简便,可降低截肢率,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治疗费用。(2)VSD治疗的护理:妥善固定引流管,避免引流管受压、打折、扭曲、堵塞、脱落等,保持引流通畅;注意观察VSD治疗装置是否有漏气、负压是否在正常范围内,保持VSD治疗装置密闭状态及有效的负压引流治疗;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性质及气味,是否有大量新鲜血液吸出;观察创面周围皮肤颜色,有无水泡,创面肉芽组织生长情况;更换引流瓶或更换敷料时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适当抬高患肢30-40°,以利于血液及淋巴回流,减轻组织水肿,并能防止引流液反流。

4.8其他治疗:如介入治疗、高压氧治疗、血管重建术、干细胞移植术等,也有一定的疗效。

5小结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足发病率逐年升高,且糖尿病足病情长、溃疡发病率高、易复发,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合理有效的治疗及护理干预在防止糖尿病足的发生发展,减少截肢率及致残率等方面有重要意义[26],对高危人群及患者进行相关知识宣教及健康指导(如:糖尿病足的发病原因、危险因素、饮食运动指导、血糖监测、足部日常护理等),可以提高患者对疾病知识的认知度、自我防护意识及自我护理能力,能正确进行足部护理,消除足部隐患,减少足部损伤,预防足溃疡的发生,从而减少糖尿病足的发生率、截肢率及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医疗费用。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十三)[J].中国社区医师,2012,2:7.

[2]费扬帆,王木春,陈大伟等.住院糖尿病患者截肢率与截肢危险分析[J].中华医学杂志.2012,92(24):1686-1689).

[3]张爱新,赵艳红.糖尿病足的护理进展[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3(3):263.

[4]陈灏珠,林为果,林兆耆等.实用内科学第13版[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056.

[5]国际糖尿病足工作组.糖尿病足国际临床指南[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1.

[6]叶晶,陈利群,白姣姣.糖尿病足危险人群筛查的研究进展[J].全科护理,2013,(11):170-172.

[7]郭敏,胡玉华,刘欢等.社区糖尿病足危险因素与健康教育需求的调查研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3,3(9):1739-1741.

[8]康月珍.健康教育在糖尿病足患者预防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11):32-33.

[9]张艳,袁迎春,李小风等.糖尿病足64例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1):62-64

[10]周建日.糖尿病足的预防及护理进展[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4):138.

[12]卫红.糖尿病足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1):50.

[12]马沛,温宗闯.不同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足的护理效果对比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1,11(6):225.

[13]吴修凤,张家凤.正确指导糖尿病患者个体化饮食和运动治疗效果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2):199-200.

[14]肖少梅.糖尿病足的治疗和护理[J].医学信息,2008,11(2):2116.

[15]余文,余江毅.糖尿病足治疗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学创新,2010,7(5):177-179.

[16]王超.糖尿病足感染的治疗进展[J].现代临床医学,2011,4(37):85-86.

[17]余翠玲,朱继艳.临床护理干预在糖尿病足治疗中的作用[J].国际护理杂志,2012,31(10):1872-1873.

[18]王小强.中药足浴治疗糖尿病足130例疗效观察[J].中医药导报,2011,17(12):40-41.

[19]肖洋,胡海兵,胡筱娟.蒲花汤湿敷治疗糖尿病足湿性坏疽3O例[J].陕西中医,2013,34(9):1160-1161.

[20]张敏,于静,叶茂等.去腐生肌膏配合西药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疗效观察[J].陕西中医,2012,33(12):1632-1634.

[21]徐国玲,颜晓东.负压伤13疗法在糖尿病足中的运用[J].药品评价,2013,10(17):31-32.

[22]张君,郭志豪,张永森.负压封闭吸引技术在糖尿病足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0,12(2):12.

[23]韩伟峰,王冰.负压创面引流技术在糖尿病足治疗中的作用[J].临床外科杂,2012,(20):647-649.

[24]喻自峰,方志辉.封闭式负压引流在糖尿病足治疗中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3,6(16):309-310.

[25]王秀慧,周赛男,周乐亦等.负压封闭持续引流技术在糖尿病足治疗中的应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33):3752-3753.

[26]李观妹.临床护理和心理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足的疗效观察[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18):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