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企业基层项目文化建设之我见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5-15
/ 2

施工企业基层项目文化建设之我见

刘晓敏

中铁九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辽宁沈阳110000

摘要:现如今在我国高速发展的经济背景下,一些施工企业的竞争非常激烈,甚至于很多企业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经济和企业实力上的竞争,而是上升到了企业文化层面。而施工项目作为企业文化外在的表现,企业们要根据当下企业文化建设的发展来提出对项目文化建设的一些发展建议,多探讨企业项目文化建设的方法,通过加强企业项目文化建设来提高企业自身竞争力。

关键词:施工企业;项目文化;建设

引言:

我国经济发展的加速导致国内的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而企业们要想在愈发激烈的竞争的夹缝中生存下去就只有不断提升自身实力,不进则退,企业之间竞争如今不仅仅停留在经济层面,企业文化之间的竞争甚至比经济竞争更加激烈,这是由于企业文化往往是一个企业的核心因素。企业是由不同层面的员工组成,所以一个企业的整体竞争力的高低是建立在这些个体员工的竞争力之上的,而一个优秀的企业文化不仅仅能创造出良好的企业氛围,更能促进员工之间的和谐相处和交流,在这种交流和协作中能有效提升员工的默契度和凝聚力,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打造出优质的品牌和企业形象。企业文化是企业软实力的象征,在施工企业中项目文化建设是及其重要的工作,是企业在激烈竞争中生存和发展的关键。近年来很多企业都加强了项目文化建设,但是有些企业壮大了有些企业却倒闭了,究其原因根本在于有些企业的项目文化建设没有落到实处,口号喊得响亮却没有作出确实的行动,所以我们要对企业项目文化建设提出反思,今后如何建设一个健康而富有内涵的项目企业文化是我国很多企业长期以来需要思考的问题,不能停止探讨和发展的脚步。

一、项目文化建设的特点和作用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软实力的象征,同时更重要的是企业文化是提高一个企业硬实力和竞争力的关键。而在施工企业中,工程项目往往分布在全国各地,在某一个地方每完成一项工程就要继续去别的地方开始另一项工程,员工们劳动强度很大而且长期在不同地区不同的环境中工作,工作是流动性的,所以企业项目文化的建设是具有相当的难度的。

1.项目文化的建设和推广都因为施工企业的项目工作特点,所以项目文化建设不仅仅需要众多的资金以及人员的投入,它还需要投入很多时间和经历,因为人员杂,而且项目施工流动性强、工程工期短,所以项目文化建设和推广具有一定的难度。

2.作为施工企业,工程项目的施工往往都会有一些危险性的工作,高空作业较多,还有一些地下地基的挖掘建设工作往往也很危险,施工人员在进行这些工作时需要格外谨慎,否则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就会对员工造成很大的伤害,因此企业只有安全文化建设到位,做好安全宣传和防范措施,提高人们的安全意识才能有效保障员工们的生命安全,只有在安全环境中工作员工们才能提高工作效率、保证项目工程施工质量,所以企业项目文化建设中的安全文化至关重要。

3.施工这个行业的项目和产品都具有很难更改或者替换的特性,施工程序很繁杂,人员众多而且需要很多部门互相配合,有时候施工环节和施工人员的工作态度以及负责任程度会直接影响工程的质量和进度,所以在项目文化建设上需要提高工程人员的思想觉悟和责任心,从根本上多宣传和加强思想建设,规范工作人员的行为和工作态度能有效保障工程项目的顺利完成,所以说加强项目文化建设有利于提高企业个体的素质和整体的竞争力。

4.项目部是一个施工企业的施工项目文化的直接体现,它表现出的作风和行为准则直接反映出了企业项目文化的实质,项目部是项目文化建设的核心,项目文化建设在一个企业中具有重大的意义和作用。项目文化建设能够有效提升工程人员整体的人员素质和觉悟,它的存在能够有效减少员工的违规行为,能端正人们的工作态度,这些作用能够有效提升项目管理的成效。项目企业文化虽然没有和一些规章制度一样对员工们的行为准则有一些明确的规定,但是对于员工们来说它是一口看不见的警钟,它能够对员工有一定的约束和警示作用,无论是行为上还是思想上,这一点可以补充制度上的缺陷。这种项目文化建设可以形成比较正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能够有效提升员工们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凝聚力,能够端正工作态度提升工作的积极性,塑造良好的企氛围。

二、施工企业项目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

通过对当前国内施工企业项目文化建设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不难发现呈现如下特点:

1.管理者偏重实效、轻视文化建设,因为项目文化建设需要长期人力、物力的大量投入,而项目本身具有周期短、流动性大等特点,导致项目管理者更偏重质量管理、进度控制之类在短期内能给项目管理者带来切实的效益的工作上的投入,客观加剧了项目管理者对项目文化建设的轻视。

2.项目文化建设趋于雷同、流于形式当前很多施工企业的项目部会在工作、生活现场悬挂或张贴众多的文化建设标语口号,往往内容相互效仿,内容雷同,同一施工企业的各个项目部文化建设千篇一律,根本无法体现项目自有的特点。这些口号表面上光鲜夺目,朗朗上口,却起不到一丝凝聚、激励员工的作用。很多项目文化建设活动的开展上舍本逐末,认为只要把规章制度编出来,发下去,考核过,奖惩后,文化建设就大功告成。却不知道项目文化是将企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基本价值观结合项目特点传输给项目员工,通过教育、整合而形成的一套独特的价值体系。在项目文化建设中,既要坚持整体推进,体现共性,又要坚持共性与个性的有机结合,才能有效增强施工企业凝聚力、向心力和影响力,有利于树立施工企业的整体形象,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形成统一规范的市场品牌,实现企业做大做强的战略目标,充分彰显特色、活跃个性、兼容并蓄,不断形成具有企业特色,又具有施工项目固有特点的文化,是项目文化建设避免落入趋于雷同、流于形式的俗套。

3.有效约束不足,安全感缺乏因为项目部存在周期短,流动性大,项目文化对员工的有效约束不足,员工对项目部缺少主动性和责任心。近年来施工行业内安全事故居高不下、安全教育形式化等原因导致项目员工安全感严重不足,进而影响到项目文化建设的正常有效开展。

三、关于项目文化建设的思考

施工项目部作为施工企业基层组织存在具有短期性和临时性,而项目文化建设相对而言是一个一个系统的、长期的过程。项目文化源于企业文化,又“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是糅合项目自身特点的企业文化的细化与升华,优秀的项目文化对项目实施目标的实现、项目员工的成长和企业形象展示都有很大的帮助。项目文化建设不能盲目、随意去做,必须要有清晰的思路,并着力突出企业和项目文化的特性,从而使项目文化发挥更强有力的作用,使企业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项目文化建设要注重以人为本,重视员工队伍建设。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促进员工的全面发展,以适应企业不断创新发展的需要,是项目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项目文化建设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用知识育人,用切合实际、富有成效的活动丰富员工的精神世界,发挥员工的积极性。构建有效地员工素质提升体系,培育员工学习热情、创新精神、竞争理念和求新思变的意识,让员工成为项目部文化建设的主体。项目文化建设要以项目管理团队自身的建设为基础,项目文化建设是企业文化在项目落地生根的过程,对于增强项目管理团队的凝聚力,提升项目管理水平,保证项目管理高效运作具有重要作用。管理团队的相对稳定可以有效克服项目员工高流动性给项目文化建设造成的冲击,有利于项目文化在员工间的流转与传承。良好的管理团队可以在项目文化建设中发挥示范引导作用,进而成为项目文化建设的主导。随着企业的发展,越来越年轻化、知识化的员工队伍,决定了在项目文化建设中更要注重以人为本,加强对员工精神和物质需求的深入了解,在员工切身利益和企业利益之间寻找最佳的契合点儿,坚持对员工的积极正向引导,摒弃简单粗暴的灌输,调动员工参与和践行项目文化的热情。

四、项目文化建设的意义

1.项目文化建设如果想要全面而完善的进行,那么科学有效的制度则是建设开展的重要前提。在项目文化建设开展过程中,相关人员需要针对项目的具体情况,并结合所在企业文化建设的需求,明确项目文化建设制度的具体开展过程、内容以及规划目标,从而实现为项目文化建设的开展提供具体而有效的依据。另外,要注重企业形象识别系统的控制执行力,通过对识别系统的优化,使得项目文化与项目所在企业的文化形成统一,并积极推进项目内外形象、员工形象以及外界文化环境三者之间的协调统一。在对项目自身情况了解透彻的前提下,紧抓重点,深入项目文化建设并通过项目文化的亮点来带动企业文化的发展,使得项目文化建设在不断的改进中得到有效的发展。

2.项目文化在项目管理之中,是项目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管理思路的主要体现,项目文化有效的体现了项目领导在项目文化建设过程中的模范带头作用,是项目文化建设顺利开展的重要前提条件。领导往往具有更长远的眼光,所以领导给项目文化设计提意见能够对项目的长远发展有很好的帮助,而且领导以身作则更能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项目文化的建设是靠企业所有的包括领导在内的人们共同努力来实现,只有所有人都参与进来才能建设出更优秀的企业项目文化。

3.项目部是整个施工企业项目文化建设的核心,项目部是整个施工企业形象外在最直接的体现,是项目文化建设最重要的载体。要想打造良好的社会企业形象,为员工提供良好的福利、增强员工对企业的信任,就必须规范项目驻地和施工现场的建设,良好的企业项目文化是对员工行为准则最好的约束。

五、结束语

企业文化的优良是一流企业最直观的证明,目前的市场形势决定了良好的项目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所以文化建设对于企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工作环节,施工企业要不断对项目文化建设进行摸索和创新,真正意义上的提高企业项目文化的整体水平才能在当今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生存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黎群.企业文化建设[M].经济科学出版社.

[2]许程洁张淑华.工程项目管理[M].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