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性社区护理在降低冠心病患者血栓中的应用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目标性社区护理在降低冠心病患者血栓中的应用价值

张桂香

南京市雨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10012

摘要:目的分析目标性社区护理在降低冠心病患者血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8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32)与对照组(n=32),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目标性社区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各项依从性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3.13%,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目标性社区护理应用于冠心病护理工作中,改善护理质量,降低患者心血管疾病发生率,提高治疗依从性。

关键词:冠心病;血栓;目标性社区护理;依从性

冠心病属于临床常见慢性疾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以及饮食结构的变化,冠心病发病人数呈上升趋势[1]。经大量实践研究证明,冠心病与患者体内血清胆固醇具有密切关系,当血清胆固醇含量异常形成血栓时,患者出现心肌梗死、心绞痛、心衰等发生率明显升高。多数冠心病患者不需要接受住院治疗与护理,因此,实施目标性社区护理对其康复生活具有重要意义[2]。本文主要探讨目标性社区护理在降低冠心病患者血栓中的应用价值,现做如下汇报。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照组32例,男18例,女14例,年龄41-79岁,平均年龄(60.13±10.44)岁。观察组32例,男15例,女17例,年龄39-80岁,平均年龄(59.57±10.36)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经统计学分析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使用常规社区护理,具体为:(1)饮食护理。制定合理膳食计划,叮嘱患者摄入低热量、高蛋白、易消化食物,保证养分充足,增强机体免疫力。(2)健康指导。培养患者养成健康生活习惯,每天保障睡眠充足[3],在身体质量允许情况下,适量进行康复运动。(3)心理调节。积极主动与患者保持有效沟通,了解患者心理情绪变化,及时进行心理疏导,缓解患者焦虑、恐慌等不良情绪。(4)药物应用指导。叮嘱患者严格按照医嘱用药,避免发生停用或者少用多用现象,对于出现用药不良情况及时就医。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目标性社区护理,具体为:(1)成立专门目标性社区护理小组,安排护士长担任小组组长,选取3名经验丰富护理人员成立目标性社区护理小组,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制定社区护理目标。(2)护理目标与措施。①饮食护理目标。了解患者饮食习惯,制定个性化膳食计划,指导家属协助工作,严重遵守高蛋白、高纤维、低热量、易消化原则,改善患者营养状况。②用药指导目标。根据患者不同文化程度与生化环境,合理选择健康知识教育途径,例如视频、书籍等,增强患者对于药物治疗的理解,提高用药依从性以及患者自我监管能力。每周进行2-3次随访,了解患者用药反应。③心理护理目标。长期治疗导致患者情绪波动较大,护理人员应保持亲切语气、和蔼态度与患者交流,在不同时间段实施神队形心理疏导措施。对于情绪波动较大患者,可以指导患者向心理医生求助。

1.3观察指标

(1)两组患者依从性评分。主要包括患者用药依从性、饮食依从性、运动依从性、情绪波动性几方面进行考察,每项总分10分,得分越高,代表患者依从性越高。(2)两组患者心血管事件。主要考虑有脑卒中、心肌梗死、体循环栓塞等。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5.0软件对以上所得依从性评分、心血管事件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以t检验对比;计数资料以x2检验对比,P<0.05为差异显著。

2结果

2.1两组患者依从性评分

观察组用药依从性、饮食依从性、运动依从性、情绪波动性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3讨论

冠心病患者脂质代谢异常,动脉粥硬化发生率高,引发动脉腔狭窄。血液中脂质含量过高沉着在管壁,形成血栓[4],血液动力学各项指标受到影响出现异常,患者急性心肌梗死、心衰发病率升高,严重情况下甚至猝死,对患者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控制血栓是治疗冠心病的关键,目前,临床主要采用药物对其进行治疗。冠心病治疗周期长,费用较高,当患者病情稳定后,多选择家庭治疗与社区护理相结合模式,接受家属照顾及护理。目标性社区护理强调根据不同疾病表现设立相对应护理目标,并且在后续护理工作中以该目标为指导,开展个性化、人性化护理工作[5]。本文将目标性社区护理用于冠心病患者中,根据患者身心状态制定科学护理计划,指导患者日常用药,培养良好生活习惯,使患者意识到不良生活习惯对于身体健康的危害性以及坚持用药的重要性,有效控制血栓的形成。此外,了解患者心理情绪变化,及时予以心理疏导,鼓励患者勇敢面对疾病,增强患者治愈信心。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用药依从性、饮食依从性、运动依从性、情绪波动性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心血管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下降(P<0.05)。可以看出,实施目标性社区护理能够根据实际情况满足患者生理、心理所需,有效降低血栓的发生,有助于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综上所述,将目标性社区护理应用于冠心病中,具有良好护理效果,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田玉梅.人文素养在社区护理教学中的多元渗透[J].中华全科医学,2016,14(2):256-257.

[2]童芳,黄新苑,罗桂芳,等.目标性社区护理对降低冠心病患者血栓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5):129-132.

[3]李建好,江志英,卢丽明,等.目标性社区护理对冠心病病人主观幸福感及负性情绪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5(30):3044-3046.

[4]廖汝运.康复期脑血栓患者社区护理的研究现状[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7(7):196-197.

[5]童芳,黄新苑,罗桂芳,等.目标性社区护理对降低冠心病患者血栓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5):129-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