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治疗中桡动脉穿刺的好处及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1

介入治疗中桡动脉穿刺的好处及护理

张静

张静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48医院导管室山东淄博255300)

【摘要】桡动脉恰在肘弯下方,肱动脉两个分支中较小的一支,它沿前臂的桡侧行至腕部,然后向后绕过腕的外侧,在第一、第二掌骨之间进入手掌,形成掌深弓。

【关键词】桡动脉股动脉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5-0365-01

1好处

经股动脉穿刺,由于股动脉较粗,操作方便,而被广泛采用。但一般手术后需平卧以及穿刺侧下肢伸直制动12-24小时(就算用血管缝合器也需制动4-6个小时才能下床活动,并且血管缝合器价格较昂贵)。这给许多患者术后带来许多不便,如腰酸背痛、疲劳、进食和排便困难。

经桡动脉穿刺,由于桡动脉位置浅表,周围无重要静脉和神经相邻,桡动脉和尺动脉之间有良好的侧支循环。经桡动脉穿刺,具有创伤小,痛苦少,易于压迫和止血,局部出血和血管并发症少,不影响抗凝或溶栓药物连续使用等优点[1]。术后,患者即可拔除鞘管下地活动,不需要平卧12-24小时,特别适于双侧股髋动脉畸形;过度肥胖股动脉穿刺困难不易止血者;心功能不全,有腰椎病变不能长时间平卧者;有下肢深静脉血栓或有肺栓塞病史者。

2方法

桡动脉穿刺的方法:患者手臂自然外伸,外展置于臂托上,将碗部垫起以便于穿刺,常规消毒肘关节以下前臂和整个手掌,同时消毒腹股沟部备用。铺无菌巾,在桡动脉穿刺局部用1%利多卡因麻醉后,应用穿刺针做桡动脉穿刺,成功后置放6F桡动脉鞘,常规经鞘内予硝酸甘油100~200μg,肝素5000U注入,在完成造影后行PTCA、支架前追加肝素3000~5000U。术后立即拔除桡动脉鞘。拔鞘管后局部应用厚无菌纱布覆盖,弹力绷带轻度加压包扎,包扎后注意桡动脉搏动情况,术后2~4h后逐渐松开绷带,10~12h完全解除绷带。

3护理

3.1术前护理

①心理护理:患者不了解检查治疗过程,加上手术费用高,担心手术能否成功,出现紧张、焦虑等心理问题,由此可导致患者心率增快、血压升高。责任护士应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性格及文化背景等特点,讲解手术的方法及其重要性、必要性、安全性和可能出现的问题,并请手术成功的患者与之交谈,缓解患者紧张焦虑的情绪,并嘱其充分休息,在身心两方面达到最佳状态,从而更好地配合手术。②术前准备:协助完善各项常规和相关检查。如心电图、彩色超声心动图、出凝血时间、血常规等检查,做碘过敏试验;常规右侧手掌和腕关节上10cm处清洁备皮,为防止桡动脉穿刺失败改为股动脉穿刺,腹股沟区也应备皮;更换清洁床单被服;训练患者有效的咳嗽、吸气、呼气和屏气动作,解释术中造影完毕应立即用力咳嗽,以促使冠状动脉内的造影剂尽快排空,恢复心肌供血;术前禁食4~6小时;拟行PTCA+支架置入术的患者术前常规服用抗凝药物波力维150mg/日,阿司匹林120mg/日,以防术后形成血栓;术前给予镇静剂有助于防止术中发生桡动脉痉挛(术前30分钟肌肉注射地西泮10mg);进入导管室前排空大小便。[2]

3.2术中护理

嘱患者排尿后,协助上手术台,摆好术侧上肢位置,为了便于病人手术后活动,在左上肢建立可靠的静脉通路并予以心电监护,备好除颤仪、吸痰器、临时心脏起搏器及各种药品等。严密观察患者的血压、心率及心电图,并认真做好各项指标的记录。保障桡动脉穿刺、插管、手术及拔管各项操作顺利实施。

3.3术后护理

桡动脉压力较股动脉压力低,一般穿刺后出血不多,术后即可拔除鞘管。拔除鞘管后用无菌纱布折叠后按压在穿刺点上方1~2cm处,止血后用弹力胶布局部加压包扎。包扎后观察桡动脉搏动情况及手指活动情况。如患者诉手部发麻,手术后返回病房应立即给予心电血压监护,以观察其动态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术后腕关节不能活动,24h内穿刺侧上肢严禁加压,测量血压和静脉穿刺等操作应避免在患侧进行。鼓励患者进清淡饮食并多饮水,加速造影剂的排出。

4体会

总之,经桡动脉途径行介入治疗具有止血方便,并发症少,无需绝对卧床,护理方便等优点,越来越为广大医护人员和患者所接受。但桡动脉相对细小,穿刺难度大,容易痉挛,内膜损伤后容易导致桡动脉闭塞。因此选择桡动脉途径行介入治疗必须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掌握适应症,同时加强护理观察,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实践证明只要做好术前、术中、术后的严密观察,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可有效地减少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造影并发症及不良反应[3]。

参考文献

[1]蒋金法.经桡动脉和股动脉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对比观察.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00,8(4):177.

[2]郑燕李淑蓉关玉莲王君,经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临床护理,《中国社区医师》,2009年6月11卷12期

[3]王丽姿.冠状动脉腔内支架术后重度股动脉出血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护理学杂志,2003,3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