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学科听课: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1

跨学科听课: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姜源

姜源浙江省金华市湖海塘小学321000

今年以来,围绕着高效课堂的探索,我校以“走进别人的课堂,学习别人的课堂,改进自己的课堂”为目标,建立了跨学科听课制度。从公布在学校校园网上的听课名单和数据中可以看出,大家对于跨年级、跨学科听课的积极性很高。对于跨学科听课,持怀疑态度者也不在少数,甚至有学者明确表示跨学科听课就是作秀:教师跨学科听课,能听得懂吗?语文教师能听懂数学吗?语文教师能听懂英语吗?数学老师能听懂英语吗?既然听不懂,何必去“陪课”?

如何正确认识跨学科听课的内涵并切实提高跨学科听课的实效呢?我试结合亲身体验的跨学科听课的感受,对跨学科听课做一些探索。

一、跨学科听课有助于教师之间相互沟通,最大限度地利用教学资源

作为对全校开放的公开课、展示课、研究课,各学科教研组必定是集全组之力协助执教教师精心打磨,努力凸显执教教师的教学特色以及多年来潜心研究的教学路径。每周一次的教研室主任及相关学科骨干的点评,不仅能够增强全教研组的信心和荣耀感,也能促进执教教师了解自己的“可提升空间”,最重要的是能让越来越多的教师见贤思齐,自觉、主动地研究教学。这种学校范围内的展示,有利于优化教学机制,有助于教师之间相互切磋教学技艺。学校的发展离不开教师的发展,而学校浓厚的教科研氛围可以促使教师的教学在潜移默化中更加成熟、自信。

跨学科听课可以研究更多的教学案例。课堂教学的流程与理念基本都是相通的,教师对课堂的整体把握、对学生的关注与指导都有共通相融之处。这就为不同学科教师之间开展听评课活动提供了专业交流的基础,寻找到对话与研讨的案例。这类听课可以避免组内听课的单一与枯燥,让听课教师领略到更多的教学风采,感受到更多教师的教学个性;尤其是优秀教师,可以通过跨学科听课研究,引领带动全体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三人行,必有吾师。作为一名数学老师,听语文课,可感受文本的美丽魅力;听英语课,可以领略异域文化的风采;听美术课,可以熏染美的心灵;听音乐课,可以怡情养性,更可享受“天籁之音”;体育课老师规范的动作、严谨的教学流程,学生的拼搏精神,更是值得学习和体味的。

二、有助于不同学科之间的优势互补,实现学科教学方法的“大融合”

走进不同学科的课堂,可以让我们获得更多的教学灵感。很多老师虽然在多年的教学中积累了不少经验,也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但在新课改背景下,仍然有不少地方需要更新、突破。走进不同的课堂,就会发现不同的思路,找到崭新的创意。

走进不同学科的课堂,还可以学习到相关学科的知识。老师既是专才,也应该是全才,才能满足日益变化的课堂和学生的多元需求。因此,教师在精通所教学科专业内容、熟悉相应的教学方法的同时,还应不断拓展自己的教学视野,努力涉足其他学科特别是关联度较大的学科的基础知识。跨学科听课正是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是教师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完善和充实自己的一种快捷且有效的途径。

现在的学生知识面广、好奇心强,这就要求我们要关注了解相关学科的教学内容。教师跳出自己学科教学的圈子,听一听、看一看其他学科教师的教学,不仅能重温自己学过的知识,还可以打破本学科教学思维的局限,拓展自己的教学空间。

三、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学生的认知和需求,实施因材施教

学生在不同学科中的学习表现是有差异的,需要教师采取不同的、多样的方式去满足他们个性化的学习需求。跨学科听课可以让教师看到学生的别样风采,从而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的个性特长,促进学生充分地发展。比如,我通过听所教班级数学教师的课,发现一位在我的课堂上常常一言不发、发言也让人不知所云的英语“学困生”却是数学教师眼中的“宠儿”。即使教学密度大、时空转换快、教学节奏强,他的思维却一直处在亢奋状态,能在短时间内给出多种演算方式,因此常被邀请到黑板前讲解解题思路。于是,我及时纠正了对该生智力发展认识的偏差,帮助他从学科表现差异的比较中增强学好英语的信心,找出英语学习的“短板”所在和更适合他的英语学习方法。

虽然学科性质不同,所采取的教学策略不同、教学方式不同、教学语言不同,但有一点是相通的,即我们的教育对象是一样的。如何让学生喜爱学习,如何让学生主动学习,如何提高课堂45分钟的学习效率,就是所有学科教师共同的话题。这样说来,各学科的大目标是一致的,是可以相互借鉴的。

同时,跨学科听课还有利于教师更好地了解同一时期、不同学段的学生在身体状况、心理发育、知识储备、个性特点、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异同,从而对学生的发展有一个整体的把握,使教学更贴近学生实际、更加有效。

跨学科听课是教师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完善和充实自己的一种快捷且有效的途径,它有助于教师之间相互沟通,最大限度地利用教学资源;有助于不同学科之间的优势互补,实现学科教学方法的“大融合”;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学生的认知和需求,实施因材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