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减黄芪桂枝汤治疗产后身痛30例体会

/ 1

加减黄芪桂枝汤治疗产后身痛30例体会

潘新霞

潘新霞(辽宁省朝阳市中心医院第二门诊部辽宁朝阳122000)

【中图分类号】R2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1)13-0417-02

产后身痛在中医又称为“产后关节痛”、“产后痛风”,俗称“产后风”。是产妇在产褥期间短时间内出现肢体关节酸痛、疼痛、麻木、重着等症候。以冬春严寒季节分娩者多见,轻重悬殊,大部分及时治疗后均能治愈,极少数患者可致残。笔者采用加减黄芪桂枝汤治疗30例,疗效满意。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诊断标准按刘敏如《中医妇科学》,30例患者均来自门诊,年龄22—38岁。其中正常生产14例,剖腹产8例,人工流产5例,中晚期引产3例。辩证分型:血虚型12例,肾虚型12例,风寒型6例,病程1个月—1.5年。产前均无身痛病史,实验室相关检查在正常值范围之内。

1.2治疗方法加味黄芪桂枝汤,基本方:黄芪20g桂枝10g白芍10g生姜3片大枣30g。随症加减:血虚型伴肢体麻木、头晕、心悸者,加鸡血藤15g白术10g熟地10g当归10g党参15g。风寒型伴肢体屈伸不利、腰背强痛、怕风恶寒得温减者,加细辛3g防风10g秦艽10g。肾虚型伴腰背酸痛、腿脚乏力,或足跟痛者,加威灵仙10g寄生10g川牛膝10g川断10g。水煎服,日1剂,分早晚服,7天1疗程,4—6疗程。

1.3疗效标准(自拟)治愈:肢体关节疼痛及伴随症状完全消失,停药1月无复发。好转:肢体关节疼痛伴随症状明显减轻,或症状消失后3个月内复发者。无效:肢体关节疼痛及伴随症状无改善。

2结果

治愈24例,占80%,其中服药2个疗程19例,服4个疗程5例。好转4例,占20%,其中服3个疗程治愈,3个月后复发3例,3个疗程好转后未复诊1例。无效者1例,占3%。总有效率96.7%。

3讨论

产后身痛的发生,与产褥期的生理密切相关,产后亡血伤精、元气受损、瘀血内阻形成“多虚多瘀”[1]。虚是产后身痛主要的病理因素。血虚:产时、产后失血过多,或产后虚损未复,阴血亏虚,四肢百骸空虚,筋脉关节失于濡养,可致肢体酸楚、麻木、疼痛。肾虚:因产伤动肾气,耗伤精血,腰为肾之府,膝属肾,足跟为肾经所过,肾之精气血亏虚,失于濡养,故腰膝疼痛,腿脚乏力或足跟痛。瘀是在虚的病理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而来的。产后百脉空虚,营卫失调,腠理不密,若起居不慎,风寒湿邪乘虚而入,稽留关节、肢体,使气血运行不畅,淤阻经络而痛。因此,产后身痛的病理变化是比较复杂的,以内伤气血为主,而兼风寒湿淤阻经络所致[2]。

临床多分型为血虚型、风寒型、肾虚型,治疗以补气血为主。黄芪桂枝五物汤为《金匮要略》方,主治“血痹,阴阳俱损,外证身体不仁”。依作者多年经验,本病与血痹的病机和症候相似而借次方加味,临床上有较好的疗效。本方是桂枝汤去甘草加黄芪,黄芪补气,桂枝温经散寒通络,白芍和血敛阴柔筋缓急止痛,生姜、大枣调和营卫,护脾胃[3]。血虚证候明显者加熟地、党参补气血,养血之品多甘腻,加鸡血藤、当归养血活血舒筋活络,助气血行,防腻脾胃。以血虚而感风寒,症见关节冷痛或痛处游走不定为主者,加细辛、防风、秦艽,与黄芪配伍,益气温阳,和血通经,养血和血而通血痹,祛风散寒止痛。血虚伤精,症见腰背疼痛、胫膝酸软、足跟痛者,加威灵仙、寄生、川牛膝、川断,填精养血,补肾强腰壮筋骨[4]。综上,作者认为产后多虚,治疗期间,宜注意顾护气血,扶正祛邪,不可峻投风药,总之要灵活辩证用药。

本病的转归及预后与患者的体质,病情轻重,临床分型,治疗调摄是否得当有关。因此,在针对病理因素治疗的同时,注意对症用药。

参考文献

[1]张励,李京枝.李京枝教授治疗产后身痛经验.光明中医,2009,24(3):425.

[2]艾敏,王子瑜.王子瑜教授治疗产后身痛的经验.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9,30(8):1-2.

[3]余军.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产后身痛疗效观察.河北中医,2009,(1):46-47.

[4]张慧珍.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产后身痛36例.辽宁中医,2004,31(8):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