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盟形势下商务英语人才的发展与需求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6-16
/ 2

东盟形势下商务英语人才的发展与需求

庞芳

庞芳(广西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广西南宁530001)

摘要: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已成为当今高校和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随着中国东盟经济的不断崛起和北部湾经济的全面开发,商务英语人才作为新兴的专业在人才培养、就业渠道等方面还处于一个探索过程中,其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面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大好形势,本文通过对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其就业现状的探索,为开拓大学生毕业就业市场的新渠道提供必要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关键词:东盟商务英语人才发展就业

一、前言

众所周知,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如期建成,这就标志着一个拥有19亿消费者、近6万亿美元的GDP总值、大约4.5万亿美元贸易总量完全是由东南亚发展中国家组成的自由贸易区将展现在世人面前。这是继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之后建成的世界第三大自由贸易区,它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世界经济发展的格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势必刺激对贸易量的增加,并进一步促进贸易结构的改善,为合作方的经济、贸易、旅游、教育、就业等打开了双赢的局面。目前,我国北部湾经济的开发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中,随着“服务北部湾经济”意识的加强和深入,广西高校肩负着“培养东盟人才、服务广西新发展”的重任。在这种特殊的社会历史背景下,社会对商务英语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对此,学术界论述并多见。为此,本文将对如何培养适应东盟形势下商务英语人才和就业现状进行了探索,旨在为开拓大学生毕业就业市场的新渠道提供必要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二、目前广西区内高校商务英语学科的定位

就我区高校的学科定位而言,商务英语这一学科一般在高校的外国语学院(或外语系)里开设,它是一种专门的用途英语,属于应用语言学的范畴。自从2007年3月国家教育部正式批准商务英语专业作为高校本科试办专业之后,更进一步确立了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科地位,不管是综合性的大学、普通的地方性院校还是师范类院校的外国语学院(或外语系),在原有的传统英语专业基础上应开拓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比如商务英语就是培养学生具有较扎实合理的基础知识以及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人才,即有出色的商务英语知识和技能,同时具备相关的实务工作知识和能力的英语专业人才——复合型外语人才。

三、商务英语的科学体系设置

目前广西许多高校的外国语学院(或外语系)都开设了商务英语课程,由于广西区各高校的办学条件不一致,因此,各高校开办的商务英语课程差异很大,开设的课程大致如下:大多以传统英语专业为主,加开设商务知识、经贸英语、外贸函电、国际贸易业务、国际商务秘书、进出口贸易英语、市场营销英语、国际金融英语、法律英语等一系列商务英语课程。但由于各高校开设的课时总量有限,所以大部分学生没有学到足够的商务英语知识,对东盟经济所需要的外语复合型人才的要求还相差甚远。如何适应此种形势提出要求?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快速发展,可以预见的是,商务英语的人才在广西当前及今后的经济建设中将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广西区各高校实施英语专业与经贸专业的有机衔接就显得十分迫切。对此,本文提出如下一些建议。

1、师资的衔接

师资队伍,尤其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教学顺利开展的前提条件。那么,如何才能建立起能胜任此项工作的师资队伍,是英语专业与经贸专业有机衔接的关键地方。一方面,英语教师到经贸院系学习一些经贸的基础知识。另一方面,经贸专业教师到外语院系学习一些英语教学法、尽量提高口语水平等。惟其如此,才有利于商贸英语专业的发展,才能更有利于商务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从而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商务英语的毕业生。

2、课堂教法的衔接

要使英语专业与经贸专业能够很好的衔接,必须要注重教学方法的运用。笔者认为,为了更好的提高商务英语的教学质量,教师在英语课堂上应该采用任务型教学法。在商务英语课堂上运用任务型教学法,可以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参与性;有效地改变课堂教师和学生的位置:在这样的课堂环境下,教师起到组织、引导的作用,从而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使得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参的参与者。

3、考核的衔接

对商务英语课程的考核,旨在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及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更好的提高教与学的质量,但应该淡化应试教育。一方面,对教师的考核需要综合进行,要综合学生、同行、领导等多方的意见,实事求是给教师反馈教学尚存在的主要问题,以便教师今后加以改正。另一方面,对学生的考核要改变目前商务英语的考核方式,需要扩大形成性考核的比例,包括课堂表现、学习态度(如讨论是否积极参与、作业完成情况),降低的终结性考核的比例。这样就可以促使学生在平时更注重专业的学习,为他们今后的就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东盟形势下商务英语人才需求类型

(一)商务英语人才需求的前提

从2009年底起,随着我国长三角洲、珠三角洲等地部分外贸企业的逐渐复苏,一批具有信用证、国际汇率、出口退税等操作经验的外贸英语会计取代了报关员、单证员,成为商务外贸企业的紧缺人才。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交流中心,将以无以替代的地域渐凸显广西成为人才培养教育基地的优势。在未来相当长的阶段里,广西商务英语外贸产业需要提供大量、基础性、技能型以普通商品一般贸易为主要服务对象的进出口专业操作队伍。东盟形势下需要的国际贸易、投资、信息通讯、公共管理、金融结算等方面的商务英语复合型人才。

(二)用人单位所需的商务英语人才

1、对商务英语人才的主要要求

社会对商务英语人才的需求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正处在一个不断发展变动的过程。用人单位需要高校培养出更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单位对商务英语人才的主要要求有:

(1)对商务英语毕业的英语综合能力的要求,特别是听说读写译五种能力的要求;

(2)对商务英语毕业生听说能力的具体要求:如日常交际会话、商务谈判、外事接待活动等;

(3)对商务英语毕业生阅读能力的具体要求:如阅读产品说明书、工程项目书、合作意向书、合同文件等;

(4)对商务英语毕业生基本写作能力的具体要求:如商务英语信函、会议通知安排、合同文件等;

(5)对商务英语毕业生翻译能力的具体要求:如对合同文件、工程项目书、设备说明书等要求;

具备英语应用能力在实际岗位中的重要性,包括高层、中层、基层和一线的生产岗位能力的期望值等等。

2、对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总体要求

用人单位要求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必须在熟练掌握了英语通用词汇、语法知识与常用语言表达的基础上,扩展语言应用技能、加强语言知识与相关对外贸易知识的结合,熟悉掌握对外贸易的基本流程,掌握基本的贸易理论、基本的国际贸易法规及相关的商务知识、了解相关对外贸易的政策和技巧、基本的理论和实务。具备商务英语和汉语的双语运用能力,特别是口头表达能力及商务英语写作与英汉互译等能力。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且有创意、有想法,热情、大方,沟通能力较强。乐于探索,勇于实践,具备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掌握一定的的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能熟练运用现代化通讯工具,目前各种外贸企业要求员工能在对外贸易活动的各个环节具备熟练的操作技能。

由此可见,人才市场的需求正在发生演变,新经济对商务英语人才知识能力机构提出更高的要求,传统英语专业毕业生“英语流利一招鲜,走遍天下”已不再有竞争力优势。据英国文化委员会最新的调查结果显示:21世纪的英语教育是一门专业或一门学科共同结合起来,培养复合型外语人才。

调查证明,既具有扎实的英语基础、又拥有一定的国际贸易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的综合性“实用”人才是有很大市场需求的,既懂得经贸理论知识又懂得外语专业人才需求形势明显走俏。

五、东盟形势下商务英语人才的就业前景

(一)据有关资料预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标志着广西的对外经济将迅速发展起来。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冲击最大的是教育,特别是职业技术教育。从事对外贸易企业数量的大量增加,结果必将使得国际贸易人才尤其是具有扎实的英语功底、熟练掌握语言技能和交际能力、又通晓国际贸易知识和规范的商务英语人才的大量短缺。目前,国内取得从事外贸资格证书如外销员资格证书的不到10万人,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懂得商务英语的专业人才太少。从事外贸商务英语业务公司一般都应有数名、甚至上百名懂得商务英语的外贸人才。由此可见人才需求缺口之大,商务英语人才就业前景最好。据预测在未来10年里,英语类人才尤其是商务英语专业的人才是最受欢迎的10类热门的人才之一。

(二)随着“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广西首府南宁,广西与东南亚各国的贸易往来越来越频繁,商务英语人才在东盟市场上会更加炙手可热。“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成为仅次于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全球第三大市场。广西由于地理上与东盟毗邻,享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如果熟悉国际贸易规划和国际市场又掌握英语及各国当地语言的国际商务英语人才会拥有较强的就业优势。再加上“北部湾经济开发”和“钦州免税港”的建立,为商务外贸人才提供了更广阔的就业天地。商务英语学生毕业后可到东南亚各国工作,成为驻东南亚在华资的白领或在政府涉外机构、外资企业各社会企事业单位从事翻译、导游、对外贸易等工作。

六、结束语

随着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的加剧和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原来以“熟练掌握英语基础知识”为优势而进入职场的英语专业毕业生,不管是综合类大学还是师范类大学英语专业的毕业生,在当今就业市场的优势已不复存在。建议英语专业的学子启动英语+专业技能证书的计划,在学好英语专业知识的同时,再学与英语相关的商务英语课程,以增加自身的就业竞争砝码。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及北部湾经济开发的大背景下,商务英语专业的毕业生体现了英语毕业生复合型人才的特点,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这样,复合型人才的英语专业毕业生才会在毕业生就业市场中脱颖而出,比单一英语专业的毕业生有更强的就业能力和优势。

参考文献

[1]廖国强:商务人才培养与商务英语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6年8月.

[2]刘云江:高校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改革研究[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2004(2).

作者简介:庞芳(1969.9--)女,壮族,广西钦州市人,研究生,广西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国家二级职业指导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教育与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