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护理安全管理对肝胆手术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1-21
/ 2

分析护理安全管理对肝胆手术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

谭玲

谭玲

湖南省岳阳市一人民医院肝胆外科湖南岳阳414000

【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安全管理对肝胆手术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于我院行肝胆手术的患者共9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方式的基础之上,再进行护理安全管理,对比两组采用不同护理方式,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两组患者的满意度。结果:对比两组采用不同护理方式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1.1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3.33%;两组患者的满意度经对比,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91.11%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3.33%。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在对行肝胆手术的患者术后进行护理时,采用护理安全管理的方法,能有效降低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并发症发生率,获得较高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关键词】护理安全管理;肝胆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一种并不罕见的周围血管疾病,其临床表现为,侧肢肿胀,患者有疼痛感,严重时,会危害到患者生命健康。由于会危及到患者生命健康,所以必须对患者实施必要的护理措施[1]。本文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于我院行肝胆手术的患者共9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护理安全管理对肝胆手术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于我院行肝胆手术的患者共9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45例。所有患者骨折类型分别是股骨颈骨折、股骨头坏死、股骨干骨折以及骨盆骨折,分别是27例、18例、21例、24例。观察组患者中,男26例,女19例,患者年龄19-63岁,平均年龄(57.2±3.5)岁,;对照组男22例,女23例,年龄17-67岁,平均年龄(61.5±2.0)岁.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对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方式的基础之上,再进行护理安全管理。以危险因素分析评分量表、危险级别、规范应对措施为基础制定一套护理安全管理流程。危险因素分析评分量表:针对患者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卧床时间、自身免疫系统疾病、恶性肿瘤等);风险评估量表:将危险因素进行评估,并划分等级(小于5级为低危,大于5级小于10级中危,大于10级小于15级高危,超过15级极危)。在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护理安全管理时,需注意以下几点,①随时关注患者体表状况,以便于采取对症措施;②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锻炼。主要针对双下肢,膝关节和踝关节进行活动;③针对极危患者,为避免静脉回流,下肢用弹力绷带进行捆扎,以注射适量低分子肝素和应用气压式驱动器帮助患者;④为保证凝血状态稳定,使用抗凝药物。针对低危患者,在术后1天,就可进行下床活动;针对中危患者,至少术后5天,可进行下床活动;针对高危患者,采用防治结合的方式。

1.3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系统进行统计处理,计数资料采用(%)表示,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并发症发生情况

观察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1.11%,对照组的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并发症发生率33.33%,观察组的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低;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讨论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在临床上又称DVT[2]。作为骨科术后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会严重损伤脏器,形成栓塞,对于患者的伤害极为严重,严重的可导致患者死亡[3]。研究调查发现,近年来,行肝胆手术的患者,在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并发症一直非常的高[4]。因此,为了有效的针对此类病症做以控制,减少死亡情况的发生,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护理是非常必要的。

临床上,对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一直有研究,护理安全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护理方式[5]。本文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采用护理安全管理方式进行护理,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1.11%,对照组的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并发症发生率33.33%,观察组的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低;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91.11%,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73.33%。观察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看出,护理安全管理,能有效降低行肝胆手术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并发症发生率,并获得较高的满意。一般而言,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与血液高凝状态、静脉壁以及血液回流不无关系。而护理中所采用的方法正是针对此病症的原因进行控制和调节,从而促进血液循环,使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难以发生。

综上所述,在临床上,在对行肝胆手术的患者术后进行护理时,采用护理安全管理的方法,能有效降低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并发症发生率,起到有效预防的作用,并且获得较高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刘秀珍,钟翠娟.优质化护理对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作用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3,15(22):96-97.

[2]黄秀丽.妇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吉林医学,2014,35(10):2232-2233.

[3]吴柳.早期运动护理对预防脑出血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作用[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08(11):293-294.

[4]马瑞敏,王秀兰,赵桂雪,王洁奇,赵桂真.健康教育在手术患者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作用[J].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11,23(01):48-50.

[5]赵肖娜.护理干预对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作用[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3,07(07):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