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职业防护管理

/ 2

护士职业防护管理

齐波

齐波(黑龙江省医院南岗院区150001)

【中图分类号】R19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39-0303-01

1防护管理

1.1加强职业防护宣教

职业防护是一门新兴又迅速发展的专业,涉及学科较多,其中预防感染知识和防护措施是重要内容,护理部要制定职业防护计划。通过宣教、讲座、知识测验等增强护士的防护意识。特别要认真学习执行2000年国家卫生部颁布的《医院消毒技术规范》,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还要取得医院领导的理解和支持,添置必要的防护设施,利用屏障防护用具和设备减少职业危险行为,最大限度地保护医护人员的安全。

1.2建立职业损伤报告制度

护理部应与院感办协作,通过三级(医院、科室、个人)监控网络,形成一套完善的职业损伤报告及反馈制度,使受损伤的工作人员得到及时预防及跟踪检测,并定期公布职业损伤及国内外防护情况。提高职业损伤报告的及时率,减少漏报及迟报现象。

1.3加强护理人员健康监测

医院及护理部重视改善工作条件,对医护人员进行上岗前体检及定期体检,实施计划免疫接种和对进入医院感染高危病区的工作人员进行针对性预防接种,使护理人员更加安全有效地工作。

1.4改进护理防护设备

治疗车下面应配置小型毁形器,以便将使用过的注射针头、穿刺针头及各种锐器进行及时毁形。若无毁形器,操作完毕应立即将锐器放入不易刺破的、防漏的利器收集箱。护理遇有传染病人和为病人进行化疗时,应戴围裙或是裤套、眼罩、袖套及一次性手套。熟练操作规程,防止药液和雾粒逸出。积极推广使用无针产品、安全注射器等。皮肤黏膜一旦受伤,应立即挤出少量血液,并用流动自来水冲洗,然后用碘酒、酒精消毒包扎伤口。

2一般防护措施

2.1熟练掌握锐器操作技术

世界卫生组织(WHO)全球注射网络指出:安全注射是指对接受注射的人无害,对护理人员没有危险;不会对环境产生污染,在所有的健康护理实践中都要遵循这个原则。据调查,护理人员在工作中被锐器刺伤的原因多为不熟练掌握锐器操作技术,注意力不集中所致。因此,要强调工作的责任心和注意力,并熟练掌握锐利器械的开启、操作、回收等技术,避免受伤。

2.2教育护理人员重视洗手

刷手可发生微创,使细菌易侵入机体。除接触污染病人或配合手术时使用刷子外,洗手尽量用清水冲洗。为特殊污染病人做治疗护理前,戴好一次性手套,每接触一个传染病人应更换一付手套。既可保护自己同时也预防了院内感染发生。为病人进行治疗护理后,用消毒液毛巾擦手。避免手直接接触疑有污染病人的体液、排泄物等。工作时间不戴首饰,尤其是戒指,易隐藏细菌,是疾病污染的媒介。

2.3正确掌握化疗药物及消毒剂的使用范围

要组织护士学习各类化疗药物及消毒剂的分类、使用范围和注意事项。接触此类药物要戴手套、眼罩、口罩等,有条件应在治疗室安装空气净化器。对化学物质不慎漏在皮肤上,应及时冲洗,并进行处理。

3消毒供应室防护措施

供应室的传染媒介有污染针头、注射器具及手术器械。接触的理化因素较多,为减少伤害应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3.1避免物理因素的损伤

使用电子灭菌灯消毒时,工作人员应避开,消毒后打开门窗通风。甲醛毒性较大,尽量减少使用,在使用熏箱消毒时,尽量避免打开熏箱,需开门时动作应迅速。操作中注意戴手套及口罩,避免直接接触。操作高压锅消毒灭菌时,严格操作规程,灭菌完后,冷却30min后再取出物品,注意防止灼伤。

3.2防止机械性损伤

操作时注意动作轻巧,避免碰撞,对有破损的玻璃、器械、裂痕要及时撤除,对粘连的注射器,不要硬抽拉,注意使用热涨冷缩的原理及高温溶解原理打开。注意防止锐器刺伤。如有意外刺伤时,及时处理伤口。

3.3改善工作环境

供应室的噪音较大可影响听觉系统及心血管的变化,注意工作间尽量采用防噪音设备。工作人员休息间或值班室应安静、舒适整洁。注意对护士进行定期体检,平时注意锻炼身体。平时应注意备有碘酒、酒精、创口贴等。

4门诊、急诊科防护措施

门诊来往人员多,流量大,待诊病人诊断往往不明,门诊护理人员的自身防护显得尤为重要。急诊病人多是外伤病人,隐藏着潜在的感染危险性。医护人员在抢救病人时,除衣帽整齐外,要戴口罩、手套;对呼吸骤停病人,最好使用呼吸机或药物复苏呼吸,紧急情况下行人工呼吸时,可在病人的口部放一层薄纱布,再行操作。工作服受潮湿或污染要及时更换。操作完毕洗手。

4.1输液室的防护

进入输液室的工作人员要衣帽整齐,戴好帽子、口罩,无关人员不要进入,对输液病人使用的床铺、书籍躺椅等物品,应每日进行照射消毒。操作中尽量使用一次性物品,尽量避免与病人不完整的皮肤、黏膜或皮肤渗液接触。一旦发现病人有严重的感染危险时,当班护士有权对病人实行隔离。

4.2抽血室、治疗室的防护

注意操作前后洗手,操作时尽量戴合适的手套,避免针尖刺伤;针头用后,最好直接丢人毁形器中,一旦受刺,及时挤出血液冲洗,并用碘酒消毒,尽量使用真空密闭式抽血器,防止血液渍出。用前注意检查标本容器避免渗漏,致血液渍出。

4.3换药室的防护

护理人员在换药室工作时,着装一定要符合要求,注意戴手套,手不要直接接触病人的伤口分泌物及引流液。手套破损或工作潮湿疑有污染要及时更换。换药后废物根据要求规范处理。

参考文献

[1]周晓荣.临床护士自身防护的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02,16(8):445.

[2]程雯,唐敏霞.医务人员职业防护能力调查[J].现代实用医学,2006,18(7):511-512.

[3]潘绍山,孙方敏,黄始振.现代护理管理[M].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