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指导与家庭康复相结合提高脑瘫儿童疗效及生存质量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1-21
/ 1

健康指导与家庭康复相结合提高脑瘫儿童疗效及生存质量的研究

汪琼红曾温温

(福建省泉州市儿童医院妇幼保健院362000)

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指导与家庭康复相结合提高脑瘫儿童疗效及生存质量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脑瘫儿童60例,随机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有患儿30例,所接受的治疗方式分别为健康指导与家庭康复相结合及单纯健康治疗,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护理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患儿在治疗有效率及生活自理能力评分的比较结果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脑瘫患儿实施健康指导与家庭康复相结合治疗具有显著的疗效,且能显著提升患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关键词:康复护理;小儿脑瘫;护理方法;临床效果

小儿脑瘫后因脑神经不可再生,故在患病后主要通过康复锻炼改善患者存在的运动方面的障碍。家庭的康复锻炼对于患儿疾病的恢复也同样重要[1]。为了研究健康指导与家庭康复相结合提高脑瘫儿童疗效及生存质量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本文特对60例小儿脑瘫患儿进行了康复护理相关的研究分析,得到如下结论: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资料选取于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脑瘫儿童60例,随机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有患儿30例,在观察组患儿中有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最小0.5岁,年龄最大5岁,平均(3.13±0.1)岁.在对照组患儿中有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最小0.4岁,最大4岁,平均(3.02±0.5)岁。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上两组患儿无差异(P>0.05),对比结果有效。

1.2康复护理

对照行单纯康复指导,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结合家庭康复,具体措施如下:

1.2.1健康指导

(1)饮食指导:饮食以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为主。进食结束后及时清洁口腔。因患者存在程度不同的吞咽障碍,故护理人员应耐心指导患儿摄食动作,教会其控制相关肌肉,患儿发生噎食时,及时找出原因,积极制定预防措施,避免状况再次发生。需喂食的患儿正确完成喂食,并早日进行独立进食训练;患儿肌张力较高时,在按摩后进食,对咀嚼肌进行热敷,缓解患儿紧张情绪。(2)专业康复训练:内容包括头部训练、翻身训练、四爬位姿势训练、独走训练等,训练间期可揉、捏、搓患儿四肢或肌肉紧张处,以使肌肉放松,改善肌张力及血运、刺激反射,保证训练取得良好的效果。训练时应有患儿家属在旁观看学习,以便日后进行家庭的训练[2]。

1.2.2家庭康复

家属禁止长时间怀抱患儿,患儿发生痉挛时,将其双手固定于胸前,手足徐动患儿做好保暖措施,预防受凉。嘱家属在患儿出院后坚持住院期间各项康复锻炼工作,疾病并非一朝一夕可以治愈,嘱家属应有耐心,坚持长期陪同患儿进行锻炼[3]。

1.3观察项目和指标

(1)生活自理能力评价标准:日常生活能力(ADL):满分100分,评价内容包括9大类,50小类;社会适应行为(BSA):满分110分。含11项评定内容;(2)治疗效果评价标准:显效:患儿身体发育状态趋于正常,可正常行走,智力水平接近同龄儿童;有效:肌力及肌张力有好转,运动状态有所恢复,智力有显著提升;无效:各种临床症状较治疗前无显著改善甚至有所加重。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2结果

2.1两组患儿生活自理能力比较

经过观察发现,观察组患儿的ADL评分及BSA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见表1。

3.讨论

在对脑瘫患儿进行康复治疗时,应注意“提高功能,全面恢复”的治疗原则,治疗的最终目标为“重返社会,生活自理”。健康指导可以促进患儿疾病恢复,帮助患儿早日回归家庭,融入社会。家庭康复保证患儿的康复锻治疗效果,提升患儿生活质量,使患儿家属看到患儿未来的希望,最大限度增长患儿的独立生活能力,减轻家庭及社会的负担[4-5]。

综上所述:对脑瘫患儿实施健康指导与家庭康复相结合治疗具有显著的疗效,且能显著提升患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参考文献

[1]梁秋叶,覃花桃.健康指导与家庭康复相结合提高脑瘫儿童疗效及生存质量的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5,23(10):1114-1116.

[2]赵群风,宁秀芹,王晓冰等."以家庭为中心"的康复训练对脑瘫患儿的康复作用[J].中国妇幼保健,2007,22(21):2942-2943.

[3]程秋香.护理干预在改善脑瘫高危患儿饮食行为、促进生长发育中的效果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2016,32(22):163-164.

[4]胡子英.医院康复疗法结合家庭早期教育治疗轻度脑性瘫痪效果观察[J].健康必读月刊,2011:377-377.

[5]罗晓明,杨宏,马厚芝.脑瘫患儿父母健康教育需求的调查分析[J].中国康复,2008,23(2):14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