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健全电力工程自动化安全系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如何健全电力工程自动化安全系统

刘伟巨

珠海华伟电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珠海519085

摘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进步,各行业的发展都在向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电力行业也是如此。技术水平提高为我国电力系统的发展不断注入新的动力,同时也对电力工程运行安全度的提升奠定了更坚实的基础,自动化的电力工程安全系统能够使系统工作的安全精确度得到很大提升,为电力用户创造一个更好的电里网络环境,从而保证电力系统的运行质量。

关键词:电力工程;自动化安全系统;应用

1加强电力工程自动化安全系统建设的必要性

在与传统电磁型继保装置进行比较的基础上,我们发现,微机型继保装置能够有效实现综合自动化。而其在日常工作运行中也具有以下几个特点:a.装置维护调试方便,操作简易,并且其保护性能在传统装置的基础上得到较大改善;b.装置拥有较多的先进功能,可为操作者提供更多的选择,另外其逻辑回路动作正确率高,可靠性强;c.装置实现了遥控、遥测、遥信、遥调功能,实现远方监控,可取代传统的有人值守模式。因其拥有GPS卫星对时及故障录波功能,也极大地方便了对电力系统故障的分析处理。然而,尽管其在很多方面都拥有比传统电磁型继保装置更为优越的特点,但是就现阶段的电力运行环境而言,我们发现继电保护的运行条件基本未变,现代化电网、综合自动化变电站对继电保护全方位的功能要求越来越高。而与电磁型保护相比,微机装置对对抗干扰、防雷击、电源电压等客观条件的要求更高。而且,其在变电站的远方后台监控上,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综合这些要素,我们不难发现,不断改进继电保护的管理模式、有效改善继电保护设备运行环境、挖掘完善继保设备的设计维护方法,是补充和完善综合自动化变电站功能,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必要条件。

2加强电力工程自动化安全系统建设的途径

2.1选型设计

继电保护装置直接关系到整个电力工程安全系统的有效运行,所以其在型号、性能与规格的选择上应坚持统筹规划的原则,要努力做到选择技术成熟、设计完善、性能稳定可靠的产品,从而在确保设备硬件质量过硬的基础上,达到在系统中长期稳定运行的目的。另外,在继电保护装置的选择上还应有全局观念,必须做到科学设计,合理配置,使继电保护、计量、测量、信号、控制、远动等相互配合,共同协调工作,以确保整个电力系统处于高水平运行状态下。要知道,质量过硬的继电保护装置能为变电站增容扩建和设备更换改造留有更多的设计余地。使变电站设适用于综合自动化及传统的有人值守两种模式,这样便能确保在发生数据无法远传或网络故障时,变电站立即恢复到现场有人值守模式,从而确保电力设备的安全运行

2.2安装调试

在综合自动化变电站建设中,继电保护涉及到各种不同性能及作用的设备,例如测量表计、后台监控、直流系统、五防、远动等。因此,在继电保护的调试阶段内,操作人员必须明确继电保护与不同设备问的责任界限与分工,做好基础数据的录入,从而有效加强继电保护与各设备问的工作协调性。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与传统的电磁型保护相比,微机保护功能先进,但这并不就意味着微机装置工作可靠性大、安全系数高。因为,微机装置抗干扰能力差、防潮性能差、易遭雷击,对工作环境、电源电压等客观条件的要求很高。因此必须采取:“电缆屏蔽层两端接地”抗干扰规范;二次回路及网络线配置避雷器;变电站控制室装空调调节室温;装置的直流电源加装滤波、稳压设备:装置的交流电源加装雷电浪涌吸收器等等措施,确保微机装置可靠、安全工作。保证继电保护及自动化装置的背板、端子排、压板、插头的接线牢固性,做好光缆、网络线的防外力破坏的措施。

2.3验收投运

验收时电力工程自动化安全系统投入使用前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在设备验收合格后才能正式投入到自动化安全管理工作当中,这样才能有效提高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及稳定性。电力工程自动化安全系统设备具有很多操作方法及使用功能,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四摇”功能,所以在设备验收时一定要对这思想功能进行严格的验收检查,经过反复操作确认后才能正式投入到运行中,且整个验收过程要严格遵守相关检验规范,否则在设备投入运行够会产生一些不必要的不利影响。

3建立健全电力工程自动化安全系统的措施

3.1注重操作者专业素养的提升

在建立健全电力工程自动化安全系统之中,具有专业素养的操作者在其中占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应该将操作者的专业实践能力以及基础理论的理论的水平得以提升。为了使得操作者对装置的运行方式以及性能的了解,就应该通过教育以及培训这样的方式得以保证。面对着电力工程自动化安全系统中可能出现的有关于地质条件或者是天气因素这样的问题,其操作者就必须有着一定的经验当问题发生时积极的应对和解决,结合实践以及理论,将以内装置的问题和故障所带来的危害发生时,可以及时的处理。

3.2开展广域电力工程自动化安全防治系统研究

广域电力工程自动化安全防治系统由电力系统、广域保护和控制以及通信基础设施组成,能提供实时的关键和广泛的信息,预见可能出现的问题,迅速地评价系统的薄弱环节,及时完成基于系统分析的自愈和自适应等的防治措施,以避免发生灾难性的事故。它与传统所用的方法和技术的不同之处是基于广域信息的安全性评估,在故障发生后将故障局部化,使故障不致发展为大面积停电的重要技术措施。

3.3安全系统装置质量的加强

对于电力工程自动化安全系统中装置质量的确保,就需要将实用可靠以及安全稳定的原则得以坚持,并且将高质量的产品得以选择。从而就可以将装置的协调配合得以促进,将其兼容性得以保证,在共同的能力之下将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得以稳定的保证。有时候对于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影响,可能是因为自身存在着不足的装置,因为其有着极大的可能会受到雷击,因此应该将避免雷击的设备安装。

3.4加强电力工程自动化安全系统监控和管理

不论电力工程自动化安全系统装置再怎么自动化,都离不开专业人员的操控。操作者专业素养直接影响电力工程自动化安全系统的运行水平。应不断提升操作者的基础理论水平和专业实践能力,通过相应培训保证装置高效运行,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及时解决装置故障,防范各种因装置故障造成的危害。

3.5可能面临风险性分析

对于电力工程自动化安全系统,对于其所会面临到的问题都应该在事先进行严格的分析,从而当问题以及风险来临的时候,就可以及时的采取正确的方式处理,使得损失可以在最大的程度上降低。对于其风险性分析,第一就应该将风险的类型收集起来,依照操作者的经验以及实际的情况,之后将风险发生可能造成的后果以及其发生的可能性确定,利用公式将风险的指数计算,当风险在可以控制的范围之外,需要进一步的优化系统,并且需要积极地措施对风险进行防范,使得电力工程可以安全的运用,如果测得的数据在可控的范围之内,便可以忽略。

结束语

现在社会大量的用电需求,对电力工程的自动化安全系统以及电力工程的信息化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要提升装置质量,加强安全系统管理和监控,对可能面临的风险进行规避性的分析,提升操作者的专业素养,将统一、科学的自动化系统得以建立。

参考文献:

[1]王昌照.含分布式电源配电网故障恢复与可靠性评估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

[2]康小平.宁波配电自动化系统建设及运维管理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

[3]赵吉清,向迪辉,罗益民.电力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运用[J/OL].农村电气化,2015(02).l

[4]丰雪峰.试论电力工程调度自动化的实施[J].山东工业技术,2015,15:135.

[5]杨午.电力工程中的电力自动化技术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5,17: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