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7-17
/ 2

24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梁月阐

梁月阐

(福建省南安市中医院福建南安362300)

【摘要】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全面护理措施,促进患者早日康复,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回顾分析24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护理经验。结果:经精心治疗与细心护理,治愈和症状好转出院18例,经抢救无效死亡6例。结论:蛛网膜下腔出血加强病情观察并行整体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临床救治水平,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存质量。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8)20-0238-02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指颅内血管破裂后,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占脑血管病总发病率的12%~20%,临床上起病急骤,病情变化快,再出血率高,并发症多,病死率高[1]。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常见的病因是颅内先天性动脉瘤、动脉硬化性动脉瘤、动静脉畸形、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情绪激动、突然用力、剧烈运动、恐惧、便秘等成为诱因,也有的发生于睡眠中。这些诱因均能使血压突然升高,促使病变的血管破裂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严重者可发生脑疝,对患者生命构成严重威胁,病情观察及整体护理干预是救治的关键环节[2]。

1.临床资料

我院自2014年11月至2017年12月共收治24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其中男14例,女10例。年龄19~81岁。因激烈运动发病者11例,因情绪激动发病9例,因便秘大便时发病3例,睡眠中无明显诱因发病1例。患者中主要临床表现有剧烈头痛者6例,一般头痛者13例,有呕吐者21例,发生肢体瘫痪者18例。入院时经检查有意识障碍者19例,有颈强直者20例,经精心治疗与细心护理,治愈和症状好转出院18例,经抢救无效死亡6例。

2.护理措施

2.1加强临床观察

最常见的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死亡原因为脑疝、脑血管痉挛和肺部感染,患者一侧瞳孔散大,对侧肢体瘫痪,以海马回沟疝最多,是造成死亡的主要原因。由于深昏迷,分泌物容易吸入呼吸道而造成肺部感染,故在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入院2~3天后,如患者体温上升、咳嗽、周围血象升高,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控制感染。因此,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应严密观察体温、呼吸、意识、瞳孔和肢体功能的变化,以便及时妥善处理。

2.2绝对卧床休息

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必须绝对卧床休息4周,尤其是最初三天内,搬动病人即使是医护上的必要操作,也要尽量不使病人震动。对一些意识清醒不愿配合的年轻患者特别要做好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以防过早活动造成再次出血。

2.3做好心理护理

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头痛剧烈,有时还伴有瘫痪、失语、生活不能自理,治病经济负担加重,再加上对疾病缺乏应有的认识,很容易产生急躁、忧虑、恐惧心理,因此必须以高度的责任心和同情心,对病人给予关怀、安慰和帮助,采取措施解除不适症状,介绍蛛网膜下腔出血复发的因素和预防方法,以消除患者顾虑,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

2.4避免情绪激动和便秘

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必须避免生气、着急、过度高兴或紧张、恐惧等情绪变化。对兴奋躁动者可给予短效镇静剂。在住院期间应注意患者因长期卧床,肠蠕动减弱而引起的便秘,防止因排便时用力过猛而导致颅内压突然升高而再次出血。

2.5预防并发症

肺部感染、褥疮和泌尿道感染是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最主要的三大伴发症,对尿失禁的女病人及尿潴留的男病人作留置导尿术,保持皮肤、床单的清洁干燥,床单平整无皱。病情稳定后每2~3小时翻身擦背一次,避免局部长期受压。昏迷者头转向一侧,防止呼吸道分泌物吸入造成窒息和肺部感染。做好口腔护理,保持二便通畅,预防尿路感染,留置导尿者定期膀胱冲洗。

2.6用药注意事项

对意识清醒头痛剧烈的患者,可予足量止痛剂和镇静剂,以减轻头痛。应避免应用吗啡、杜冷丁等抑制呼吸中枢的药物。便秘时予缓泻剂或石蜡油、开塞露等,一般禁忌灌肠。应用脱水剂时宜静滴注,6~8小时应用一次,以免发生血压反跳现象。对高血压患者则应用降压药控制血压在正常水平,同时密切观察以免降压过快或过低造成缺血。

2.7出院指导

出院时应向家属交代有关护理注意事项,继续做好避免复发的危险因素,避免情绪激动,保持心情舒畅,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饮食以清淡为主,切忌吸烟和饮酒,保持大便通畅,避免重体力劳动。指导患者定期作瘫痪肢体的被动、主动的功能锻炼,采用针灸和物理疗法,大小关节作内收、外展、旋转、伸屈等运动,防止肢体废用性萎缩。失语者训练言语功能。

3.护理体会

综上所述,蛛网膜下腔出血起病突然,进展迅速,多数患者病情危重,死亡率、致残率高[3]。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除了按照一般神经科患者护理的方法外,其护理工作的重点主要是如何预防再出血[4]。护理人员应熟练掌握本病的发病特点、发病规律,熟悉复发的危险因素,加强病情观察并进行整体护理干预,从而显著提高临床救治水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有效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保障患者的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周良辅.现代神经外科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804-810.

[2]方兰香.预防蛛网膜下腔再出血的早期护理干预体会[J],内科,2009年06期.

[3]贾爱兰.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导报,2008年8期.

[4]张丽娟.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护理体会[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3年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