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在农村中年妇女外科手术治疗中的实践与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8-18
/ 2

心理护理在农村中年妇女外科手术治疗中的实践与思考

冉欢欢

冉欢欢

(重庆市巫山县人民医院重庆404700)

【摘要】外科手术治疗是临床医学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与其他非手术治疗相比,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手术治疗的成败与患者的心理因素有着较明显的相关性,而心理护理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是手术治疗顺利完成的有效举措。

【关键词】外科手术治疗;中年妇女;心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5)08-0209-02

外科手术治疗是临床医学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与其他非手术治疗相比,有其自身的特殊性,通常情况下,手术治疗会给绝大多数患者带来康复希望,但手术又有威胁患者生命的潜在危险,因此,外科手术是令人生畏的。

农村中年妇女由于身处人生“最困难时期”:身体素质逐渐衰退,挣钱能力下降,儿女婚嫁经济压力大,父母年老多病、赡养老人经济压力突出。而同时,由于自身一直以来的生活环境,导致普遍文化水平不高、见识面狭窄、生活质量较低,一旦诊断出患有重大疾病,往往手足无措,不知道如何面对。情绪异常紧张和低落,悲观厌世,对治疗信心不足,对医护配合程度不够,导致预后不够理想。

手术治疗的成败与患者的心理因素有着较明显的相关性,而心理护理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是手术治疗顺利完成的有效举措。

1.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普外科2012年1月-2013年12月的65例手术患者,全部为农村中年妇女;年龄40~55,平均年龄47.3岁;文化程度:初中教育2例,小学教育43例,文盲20例;职业:全部为务农,其中32人常年在县城或外省务工。手术前有80%以上的患者精神过度紧张、恐惧,心理压力大,消极悲观情绪明显,常在推进手术室途中就痛哭流涕。

2.心理护理措施

2.1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引领患者熟悉环境,减轻由于环境陌生带来的心理压力和紧张情绪

减轻患者不良心理反应,良好的护患关系是使心理护理取得成效的关键,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首先从患者入院开始。热情接待患者,帮助其熟悉环境、人员、制度,并向患者简单介绍病情和治疗方案,让其尽快适应医院的生活。从而消除患者的陌生感和恐惧感。通过友善的语言,端庄的举止,亲切的问候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给予心理支持,使患者感到真诚与温暖,增进患者的安全感和信任感,使患者能对护理人员倾心相谈,说出心里话。客观认识患者的焦虑和紧张情绪,做好解释工作,消除恐惧心理,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争取早日恢复健康。

2.2留心观察患者状态,做好心理沟通工作

在医院的整个治疗、康复期,切忌对患者冷淡,态度生硬。在患者情绪低落悲伤时应该给予疏导和劝解,安慰患者并转移患者的注意力;患者心理过度紧张会影响手术中对患者的观察及麻醉用药,对这一类患者首先要给予理解,关心患者,语言文明,态度和蔼,否则患者会更紧张;对忧伤抑郁的患者指出精神状态对疾病的影响,随着现代医学的高速发展,任何疾病都不会是不治之症,消除患者焦虑、紧张及恐惧心理。对于担心经济问题的患者则首先给予安慰,陈述身体健康的重要性,使其放下思想包袱,愉快接受治疗。

2.3手术期间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工作

到床前与患者面对面交流,根据专业理论知识,用通俗易懂的生活化语言耐心细致地给患者介绍疾病发生发展过程和手术的必要性,权衡手术的利弊,实事求是地解答患者的问题,以消除患者顾虑。并向患者介绍手术程序、术前术后的注意事项以及教给患者必要的技巧。了解患者心理活动,针对不同患者的心理耐心地做好心理疏导,宣传疾病的有关知识,耐心地讲解手术的必要性和安全性,并介绍患同种疾病患者手术的效果。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解除其紧张情绪,让患者在最佳的心理状态下接受手术。

临进手术室时,护士应友善、热情地与患者交流,详细询问患者的感觉,必要时握住患者的手,以减轻患者的紧张恐惧感。要预料到患者可能出现的羞涩感,详细而耐心解释暴露躯体部位的意义,给患者说明“有病不避医”的道理,以消除其羞涩心理等。通过与患者的交流,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使患者消除心理障碍,以最佳心理状态接受手术治疗。

2.4术后及时随访和真诚问候

患者手术清醒后,询问术后的一般情况,包括:切口的疼痛、肠蠕动的情况,以及有无感染及其他手术并发症等。同时就患者现在的不适给予安慰和解释,了解患者对手术治疗的满意度,向患者及家属宣教术后应注意的事项,并做好安慰、解释和心理疏导。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切口愈合情况及引流情况等,发现问题及时报告主治医生并积极处理,使其顺利渡过手术期。

3.心理护理后的思考

3.1效果

通过对65例农村中年妇女手术患者进行系统的心理护理,患者均能以较为健康的心理状态、稳定的情绪配合手术治疗,治疗期间无并发症发生,预期康复出院,患者及家属都感到满意。

3.2心理护理的重要性

近代心身医学研究发现,躯体疾病可导致情绪障碍,通过大脑皮质下中枢的反作用,可以加重疾病或使之长久不愈,如恐惧、焦虑、悲伤、痛苦、愤怒等,长期的心理刺激可引起机体内部的不良反应。良好的心理因素,积极配合治疗则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人体系统是自然界最复杂的系统之一,不但受化学因素、生物因素所制约,而且也受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农村中年妇女存在诸如文化水平、社会地位、生活习惯、爱好等差异,会直接影响患者接受治疗和护理措施时所做出的反应。

因此,必须让患者处于一种最佳的心理状态来接受护理和治疗,使护理工作达到延长生命、减轻痛苦、增进健康的目的。护士在完成常规护理工作的同时,还应针对患者不同的心理状态做好术前术后宣教,要耐心倾听病人的诉说,设身处地为病人着想,使病人确实感到护士能理解其内心世界和感受,用关切的言语、熟练、轻柔的操作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促进患者的身心健康,并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

3.3心理护理的发展方向

心理护理对患者的手术治疗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对于护士来讲,心理护理方法应灵活实用,采取个别化原则。不可采取千篇一律的方式、方法,导致心理疏导失败。做到人性化护理:人性化护理是一种具有创造性、个体化的护理模式,其目的是在生理、心理上给予最大的满足状态,降低不适的程度。

在进行心理护理过程中,运用人性化护理,使手术患者得到护理人员亲人般的照顾与关怀,获得人性关怀的温暖,使患者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接受手术治疗与护理,从而可提高医疗与护理的质量。真正做到医患双方的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