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韩雪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2-12
/ 2

浅谈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韩雪茹

韩雪茹

黑龙江嘉宇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土木工程技术也发展迅速,而设计人员及施工人员已经逐渐意识到土木工程实践的重要性,施工质量关系到整个工程的质量,所以需要对土木工程的施工技术进行探讨,提高土木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

关键词:建筑工程;基础施工;质量

一、土木工程施工项目质量管理现状

1.工程质量管理机制不健全

土木工程的质量监察组织管理机制不健全,没有明确的管理制度,使得施工单位责任不明确,不能顺利开展工程质量管理工作,使得施工质量管理水平降低,不利于土木工程质量管控。

2.土木工程质量不高

现在有很多土木工程质量事故出现,其中比较常见的问题是砖砌体纵横墙与砌筑不同步,钢筋成型绑扎不正确,砌筑砂浆配合设计不合理等问题,严重影响土木工程的施工质量,对于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和人民的生命财产有严重的影响。

3.场地安全管理

场地的安全管理对工程施工十分重要,同时对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有很大的影响,现在很多土木工程施工管理对场地安全管理的意识不强,没有将安全管理措施落实,其中主要包括施工场地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不到位,安全设施不健全,部分施工人员没有按照施工安全规范进行施工,机械设备没有按照相应的操作规范使用。

4.技术管理

技术管理主要控制施工各环节的安全风险,相关的工作人员没有根据工程的特点拟定安全技术方案。

5.施工工程成本预算不透明

由于施工工程成本预算不明确,导致费用使用规划十分的粗陋,就会出现账务上的纠纷,还有就是没有按照相关规定选择施工项目负责人,当出现问题没有负责人来承担。

二、基础施工的质量控制相关措施

1.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

对开工前的检查极其重要,因为它对能否开工,开工后是否可以正常连续的施工,工程质量是否有保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检查的内容常包括以下方面:工程的实施计划与施工方案的确定与否;工程质量的控制指标和检查频率与方法的明确与否;材料、设备、机械、劳力和现场的管控人员是否落实;仪器的备齐和其是否有效可靠;一些必要基础资料(施工图、标准试验)是否到位。应建立工序的交接检查及其工序检查的工序交接检查制度并实施。尤其是那些关键的工序或者那些能严重影响工序工程的质量的工序,除了要进行白检和互检,还要专职人员对工序的交接进行检查,从而保证工序的万无一失。应该和工程量清单与合同图纸分项的内容是一致的;和技术规范当中所规定施工方法及其工艺流程相一致;和国家或者合同所规定的检验频率、检验方法、验收标准相协调;对工序的检查采用框图形式,这样可较直观的与相应检查报表、记录、证书相配套。按规定的程序与要求来对分项、分部的工程进行完工后检查,在检查认可、签完验收记录之后,再实施下一个工程项目。具体的控制要求如下:在分部、单位工程、分项完工之后,自检人员要对其再做一次完整的系统自检,对各道工序检查记录和测量、抽样的试验结果进行汇总,最后给出交工报告。对于材料、成品、机械设备的检查,主要是检查这些材料、成品的保护措施是否可靠,落实是否有效,从而对不发生变质、损坏问题进行控制;对机械设备技术状态进行检查,确保其可使用状态是否良好。通常要巡视检查施工操作的质量,必要时采用追踪检查。

2.对测量控制的加强

工程的基础施工中,精确的测量技术是基础桩位准确施工的重要保证。施工规范中要求:承台桩位所允许的偏差值是很小的。在对土方开挖和底板进行基础施工的时候,在依据设计要求的基础上,对承台、底板、底梁进行土方开挖,开挖时尽量不要挠动工作面下方土层。此时,测量工作就能对土方开挖深度与部位进行精确的控制,不会有超挖和乱挖的现象出现。此外,对于基础墙柱的钢筋定位放线而言,工程测量的作用也是很重要的。尤其是那些面积较大、结构很复杂的工程,只有借助测量工作对放线测量,才会使墙柱插筋的质量有保障,防止出现偏位、移位的现象发生。

三、基础不均匀沉降控制措施

1.逆作法

逆作法是建筑工程防止沉降的常见方法之一,旨在通过降低土量使其与主体结构自重达到平衡,依此来降低沉降量。通常在此法施工过程中,必须设置地下连续墙,同时地下连续墙可充当地下室外墙,具备一定程度的档土维护的作用。逆作法施工一般要加设中间桩,通常的位置在建筑物内部,如果在桩箱基础条件下,则务必设置在桩部。

2.应力消除法

应力消除法,顾名思义,就是改变原有结构基础中的应力分布,重新分布基础中的应力情况,依此达到控制局部沉降量的目的,从而消除不均匀沉降。一般而言,应力消除法施工方法为一边打孔,一边用高压水进行孔的冲刷,使泥浆能够充分清除。在钻孔施工中,应力有效承重面积变小,这样会相应地增加局部应力,此时的应力大多集中于孔壁处,从而使得孔周围的土由侧向挤出。这个时候边界条件受到了改变,致使所受应力会重新分布,造成建筑基础整体发生沉降。就沉降速度而言,一般是外部大于内部。一般应力消除法比较实用于饱和软黏土,因为土壤的结构特性对于应力消除更为方便。

3.后浇带法

后浇带是高层建筑常用的施工技术。后浇带在工程上的意思是预留的临时的带型缝隙,用来连接主楼和裙房,其宽度设置在900mm为宜。在此法施工过程中,首先隔开高层主楼和裙房,并各自单独施工,一般主楼施工完毕之后才浇筑后浇带。若主楼的地基是岩石层,相应地发生沉降并不显著,可以在主楼施工完成之后直接进行后浇带的浇筑,这时需要主楼满足一定的高度,并且通过观测相应的沉降数据来确定提前浇筑的时间。

3.新型的土木工程施工技术

3.1新型预应力技术

体外预应力是后张预应力体系中较为重要分支,是预应力土木施工技术的创新及发展。体外预应力主要是指预应力筋于混凝土截面之外的预应力,与传统的于构件截面之内的预应力筋提供的无粘结或是有粘结的预应力是相对应的。目前,体外预应力主要是应用于特种结构、大跨度的建筑工程以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结构中,进而形成了两种体系。一种体系是有粘结体的外预应力体系,主要优点是预应力的摩擦损失很小,这主要是因为孔道管处于结构体之外,很容易控制和检查管道的水密性以及铺设质量;另一种体系是无粘结体的外预应力体系,主要优点是能够采用单根进行张拉工艺,容易操作,而且,单根无粘结筋的摩擦损失特别小。体外预应力与传统预应力体系相比存在很多优点,对土木工程的经济效益也有十分积极的影响。

3.2深基坑支挡技术

因为高层建筑的快速发展,地下空间充分利用的需求,人防与抗震的需要,以及大型深埋设备的施工,导致深基坑支挡方面的问题层出不穷。在这些障碍与需求的促进之下,深基坑支挡施工技术得到了非常大的发展,基本实现了施工技术的深入创新。首先,桩、桩—锚支挡体系。对坑壁土质差、开挖深度大的情形,一般会运用灌注桩—预应力锚杆这种体系。引入的套管水冲法成锚技术适合于在地下水位上下的各种土层,然而,效率却不尽人意。其次,承重结构与支档的一体化。用在地下连续墙以及永久性的柱或者是临时支挡的桩,在地下室墙一体化之后,施工的速度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投资的效果也得到了加强,实现了非常好的经济技术效益。

结语

随着土木工程建筑的不断发展,基础施工技术是建筑工程的重点,被不断的重视,所以应加强对基础施工的质量监控,对于不同的基础施工形式采用不同的施工措施,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规范施工,以确保施工的质量,有效的减少施工的安全隐患,促进我国工程建设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池龙军;;土木工程建筑中对模板工程施工要点的探讨[J];今日南国(中旬刊);2010年11期

[2]孙善军;;浅谈当代土木建筑施工的问题与对策[J];价值工程;2010年24期

[3]彭光明.浅谈建筑工程基础施工技术[J].China'sForeignTrade.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