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V-DNA检测、醋酸/碘染色肉眼观察、阴道镜检查在农村妇女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HPV-DNA检测、醋酸/碘染色肉眼观察、阴道镜检查在农村妇女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

桑红斌岳保芳朱秀萍杨小燕

(弥勒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云南弥勒652399)

【摘要】目的:对HPV-DNA(人乳头瘤病毒)检测、醋酸/碘染色肉眼观察、阴道镜检查不同检查方式在农村妇女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进行研究。方法:以我地区2013年至2017年接受宫颈癌筛查的35562名妇女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HPV-DNA检测、醋酸/碘染色肉眼观察对所有人员实施宫颈癌筛查,根据其筛查结果,对阳性标本进行阴道镜检查与病理组织活检,以对不同检查方式在宫颈癌筛查中应用价值进行研究。结果:35562名妇女,醋酸/碘染色肉眼观察显示阳性率为78/2.60%;HPV-DNA检测阳性率为71/2.37%;以病理检查结果为标准,对≥CINⅠ的检测,HPV-DNA检测进行宫颈癌筛查的敏感性(78.4%)与特异度(88.5%)明显高于醋酸/碘染色肉眼观察,χ2=7.946,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HPV-DNA检测进行宫颈癌病因学筛查临床价值与作用显著,醋酸/碘染色肉眼观察进行宫颈癌筛查的技术要求低且成本较低,进行农村妇女宫颈癌筛查更为适用。

【关键词】HPV-DNA检测;醋酸/碘染色肉眼观察;宫颈癌

【中图分类号】R737.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8)33-0383-02

宫颈癌作为临床最为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疾病之一,由于其发病率较高,且地区分布差异明显,呈逐渐上升与趋向年轻化发展,对女性健康威胁十分严重[1]。宫颈癌筛查是宫颈癌前病变早期诊断与治疗的有效手段,在宫颈癌预防与危害控制上具有非常显著的作用。下文以我地区3000名农村妇女为研究对象,对其筛查方式及结果进行研究分析。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我地区2013年至2017年接受宫颈癌筛查的35562名妇女作为研究对象,其年龄在30至60岁之间,平均为(37.8±6.4)岁,均为以婚生育妇女,且无严重疾病及子宫切除病史、宫颈癌疾病史、非妊娠妇女,自愿参加本次筛查研究。

1.2方法

醋酸/碘染色肉眼观察包含醋酸肉眼观察(VIA)与碘染色肉眼观察(VILI),具体方法为:通过在被检人员宫颈表面涂抹5%浓度的醋酸溶液,1min后使用100W白炽灯照射对其宫颈是否存在白色病变情况进行观察,观察内容包含鳞状上皮以及柱状上皮、转化区的形态、颜色、血管变化情况等,在出现白色上皮并且具有明显边界,或者是出现白色的不规则变化情况下,即表示阳性结果。反之为阴性;在上述检查基础上,对阳性结果进行宫颈表面醋酸溶液擦除干净后,进行5%浓度的碘溶液(卢戈式)涂抹形成染色变化,然后通过肉眼观察宫颈上皮是否存在相应变化,如果宫颈上皮颜色发生深褐色转变,即为阳性,反之为阴性。对醋酸/碘染色肉眼观察中存在异常变化的区域,采用阴道镜(美国WelchAllyn阴道镜检测系统)下病理组织抽取活检。

HPV-DNA检测采用荧光反应PCR法进行检测,检测仪器与试剂均为罗氏。检测标本采集要求在非月经期,且进行标本采集前24h无同房且24-48h内无阴道给药情况,使用棉球济将被检人员宫颈表面分泌物擦去后,使用特质毛刷在宫颈外口与表面(包含鳞柱交界与部分宫颈管)沿顺时针方向轻柔旋转5周,进行宫颈脱落细胞组织采集,并立即保存,在进行标本解冻并进行细胞裂解、PCR扩增、杂交、洗膜、显色等处理后,使用HPV-DNA检测系统进行检测分析,根据HPV-DNA检测结果进行阴道镜与病理组织活检分析。

1.3病理诊断标准

根据病理组织细胞异型性程度与范围进行良性细胞改变、宫颈上皮内瘤变分级评价、浸润癌判断。其中,宫颈上皮内瘤变分级包含CINⅠ(轻度不典型增生)、CINⅡ(中度不典型增生)、CINⅢ(重度不典型增生与原位癌),浸润癌为异型细胞从宫颈上皮浸润扩展至间质[2]。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数据分析处理,其中,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百分比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均数±标准差表示,P<0.05表示差异突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35562名妇女中,包含2013年接受筛查人数9037名、2014年接受筛查9392名、2015年9141名、2016年7029名、2017年5000名,其中,醋酸/碘染色肉眼观察显示阳性率为925/2.60%;HPV-DNA检测阳性率为843/2.37%;阴道镜病理组织活检确认我地区农村妇女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发生率为381/1.07%,包含CINⅠ250名、CINⅡ95名、CINⅢ36名,且宫颈癌病变程度越高其HPV-DNA感染率越高。此外,以病理检查结果为标准,HPV-DNA检测进行宫颈癌筛查的敏感性(78.4%)与特异度(88.5%)明显高于醋酸/碘染色肉眼观察(67.1%、87.0%),χ2=7.946,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如下表1和表2所示,分别不同程度宫颈病变的HPV-DNA检测与醋酸/碘染色肉眼观察结果对比。

表1不同宫颈病变的HPV-DNA检测感染情况(n/%)

注:不同病变程度的醋酸/碘染色肉眼观察异常情况对比χ2=10.928,P<0.05。

3.讨论

宫颈癌作为临床中最为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疾病,对女性健康危害十分严重。有研究显示,我国宫颈癌发病率在地区分布上存在较大差异,其中农村地区女性宫颈癌发生比率明显高于城市,且在山区患者数量大于平原,这与部分地区宫颈癌筛查不够完善以及女性对宫颈癌疾病认识不足等有明显关系。

上文中,在对我地区35562名农村妇女采用HPV-DNA检测、醋酸/碘染色肉眼观察和阴道镜病理检查三种不同方式进行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应用显示,醋酸/碘染色肉眼观察显示阳性率为925/2.60%;HPV-DNA检测阳性率为843/2.37%;阴道镜病理组织活检确认我地区农村妇女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发生率为381/1.07%,包含CINⅠ250名、CINⅡ95名、CINⅢ36名,且宫颈癌病变程度越高其HPV-DNA感染率越高;以病理检查结果为标准,对≥CINⅠ检测对比显示,HPV-DNA检测进行宫颈癌筛查的敏感性(78.4%)与特异度(88.5%)明显高于醋酸/碘染色肉眼观察,χ2=7.946,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见,HPV-DNA检测、醋酸/碘染色肉眼观察和阴道镜病理检查三种检测方式在农村妇女宫颈癌筛查中,根据筛查分析情况不同,其应用价值存在一定区别。

其中,在分子生物学以及分子流行病学研究发展推动下,对宫颈癌癌变与HPV关系研究显示,HR-HPV持续感染是其较为明确的病因,且至少存在15种高危型HPV与宫颈癌的发生之间有着密切关系,并且临床能够根据HPV亚型致病力大小或者是致癌危险性大小进行低危型与高危型HPV分类,并根据不同程度的HPV感染与宫颈癌癌变情况关系,进行有关疾病筛查与诊断应用,因此,HPV-DNA检测进行宫颈癌病因学筛查临床价值与作用显著,它也是宫颈癌筛查中较为常见的检查方法。而醋酸/碘染色肉眼观察进行宫颈癌筛查的技术要求低且成本较低,进行农村妇女宫颈癌筛查更为适用。

总之,HPV-DNA检测进行宫颈癌病因学筛查临床价值与作用显著,醋酸/碘染色肉眼观察进行宫颈癌筛查的技术要求低且成本较低,进行农村妇女宫颈癌筛查更为适用。

【参考文献】

[1]张喜梅,马国芳.农村妇女宫颈癌筛查阳性者对宫颈癌的认知、态度和行为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5,30(32):5640-5642.

[2]赵昀,赵超,江静,等.醋酸白及碘试验肉眼观察法在农村妇女宫颈癌筛查中的作用[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2,28(09):681-684.

[3]何鑫,陶绘丞,刘晨,等.医院机会性筛查人群HR-HPV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及与宫颈癌前病变的关系[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15,36(02):219-225.

[4]李玉霞,宋晓婕,陈莉,等.宫颈癌筛查中高危型HPV及液基细胞学联合应用的临床价值[J].中国妇幼保健,2015,30(03):479-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