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幽门螺杆菌感染伴消化性溃疡药物治疗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1-11
/ 2

小儿幽门螺杆菌感染伴消化性溃疡药物治疗研究

吴翠红

湖南省湘西州人民医院儿二科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小儿幽门螺杆菌感染伴消化性溃疡药物治疗研究,为幽门螺杆菌感染伴消化性的患儿的治疗提供理论支持和科学指导。方法:选取2014年4月到2016年5月幽门螺杆菌感染伴消化性的患儿100例,随机分成两组,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名患儿。两组患儿在治疗上均给予阿莫西林和甲硝唑,在此基础上,对对照组患儿给予雷尼替丁进行治疗,对实验组的患儿采取奥美拉唑治疗,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对其疗效、HP根治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复发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据观察结果显示,实验组患儿的溃疡治愈率为94%,对照组患儿的溃疡治愈率为82%;在HP根治率和治疗总有效率方面,实验组的HP根治率和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4%和96%,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0%和76%,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复发率都要低于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复发率,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在治疗小儿幽门螺杆菌感染伴消化性溃疡时,对患儿使用奥美拉唑进行治疗的疗效较好,提高了治疗的总有效率和HP根治率,减少了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复发率,有利于患者的恢复,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小儿有门螺杆菌感染;消化性溃疡;药物治疗研究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居民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快节奏的生活对人体而定健康会产生影响,从而衍生出多种疾病,胃溃疡就是其中的一种[1]。消化性溃疡时一种常见的消化道疾病,近些年来,我国消化性溃疡的发病率在逐年的升高,已经成为临床的常见病。消化性溃疡的病因有多种,如幽门螺杆菌感染、药物及饮食习惯(各种阿司匹林制剂、激素代替药、消炎药以及解热镇痛药等)、胃酸胃蛋白酶、应激精神因素、遗传因素以及胃运动异常等[2],其中幽门螺杆菌感染是主要的致病原因。一般患有消化性溃疡的患者大多数上腹部疼痛,也可能使左上腹部或是胸骨剑突出疼痛。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4月到2016年5月幽门螺杆菌感染伴消化性的患儿100例,随机分成两组,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名患儿。年龄3-14岁,平均年龄(10.6±1.3)岁,其中男58例,女42例。实验组50例患儿中男性患儿为27名,女性患儿为23名,年龄在3-14之间,平均年龄为(10.7±2.1)岁;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儿有28名,女性患儿有22名,年龄在3-1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10.2±3.1)岁。所以患儿均被确诊为幽门螺杆菌感染伴消化性,本次实验患儿及患儿家属均已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儿在年龄组成、性别构成、身体基础上并没有明显差异,分组以后采用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儿在治疗上均给予阿莫西林和甲硝唑,在此基础上,对对照组患儿给予雷尼替丁进行治疗,对实验组的患儿采取奥美拉唑治疗。阿莫西林和甲硝唑的用法为:阿莫西林50mg/(kg·d)和甲硝唑15mg/(kg·d)[3]。对照组患者的用药方法为:雷尼替丁5mg/(kg·d),每天分2次口服。实验组患者的用药方法为:奥美拉唑0.8mg/(kg·d),顿服,疗程2周[4]。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情况,对其疗效、HP根治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复发率进行对比分析。临床评价标准根据我国的相关医学标准进行评价。

1.4.统计学分析

在本次实验中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与处理,计数资料的表示和检验采用卡方检验,数据显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据观察结果显示,实验组患儿的溃疡治愈率为94%,对照组患儿的溃疡治愈率为82%;在HP根治率和治疗总有效率方面,实验组的HP根治率和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4%和96%,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0%和76%,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复发率都要低于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复发率,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对比n,%)

3.结论

胃是支撑我们进行正常活动的能量基础,胃疾病的发生对人体的健康会带来严重的影响,同时也会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且消化性溃疡时由于时间较为长的胃炎转变而来的,疾病的长期和反复性会对患者的心理和生理都造成极大的压力,影响患者及其家人的生活[5]。尤其小儿,小儿对于疼痛的忍耐度不足,且治疗的依从性较差,这些都是治疗的难题。经过专家的研究在医学上已经表明,胃炎胃溃疡的发病机制与胃粘膜屏障功能的下降以及幽门螺杆菌感染和胃酸过度分泌等情况有关[6]。临床的主要治疗方式是抑制胃酸分泌,根除幽门螺杆菌的产生,并对胃部进行有效的止血和保护胃黏膜等治疗手段。在临床上,在治疗小儿幽门螺杆菌感染伴消化性溃疡时,对患儿使用奥美拉唑进行治疗的疗效较好,提高了治疗的总有效率和HP根治率,减少了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复发率,有利于患者的恢复,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姬雪梅.两种治疗方案应用于小儿幽门螺杆菌感染伴消化性溃疡的对比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2,13:20-21.

[2]李芳学.小儿幽门螺杆菌感染伴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治疗方法对比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2,28:4487-4488.

[3]傅玉梅,丁肖英.小儿幽门螺杆菌感染伴消化性溃疡药物治疗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08,11:11-13.

[4]邵彩虹,朱启镕,张冰峰,王小卉.小儿幽门螺杆菌感染伴消化性溃疡药物治疗研究[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1,08:464-466.

[5]徐鹤,沈悦.小儿幽门螺杆菌感染伴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治疗方法对比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4,20:134-135.

[6]余建华.不同治疗方案治疗小儿幽门螺杆菌感染伴消化性溃疡的对比研究[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1,10: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