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工程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纺织工程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赵萍莉

赵萍莉

身份证号:5107231982****1267

摘要: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工业的进步,纺织业作为传统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企业的快速发展新形势下,新技术,新工艺的引入急需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加入到纺织工业中来,推动纺织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纺织工程;人才培养

引言

纺织服装行业面临的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和新挑战的形势,紧密联系纺织产业链的人才需求实际,纺织服装类专业教育也必须与时俱进,进行改革与调整,大力推进创新人才培养,推进工程教育改革,着力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和工程实践能力,以培养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的具有较高创新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工程人才。

1纺织服装企业人才需求的变化

在经济新常态和“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我国纺织服装产业面临着由粗放同质型转向精细个性型的发展机遇和挑战,要想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企业就需要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开发具有影响力的产品。在这个发展趋势下,人才的竞争成为关键,这对企业需求的人才提出了新要求。

1.1具有“工匠精神”的服装设计人才

“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态度和精神理念,倡导“工匠精神”是为了唤醒追求卓越、尽责敬业、精益求精的专业素养和专业精神[4]。将“工匠精神”融入服装设计人才培养顺应了时尚产业转型发展的需求。设计师可以决定并赋予服装品牌的生命力和内涵,在引导消费流行趋势上发挥着很大作用,引进和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服装设计人才是企业品牌建立的重中之重。

1.2品牌策划人才

中小纺织服装企业在品牌经营管理中存在定位盲目、产品内在及个性化不足的问题,品牌的竞争仍然处于价格、广告等低层次上,缺乏核心竞争力。在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要想走出这种被动局面,必须要形成自己的品牌优势,这就迫切需要既能把握行业背景,又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并且精通纺织服装品牌策划,具有丰富策划宣传和项目运作经验的品牌策划类精英人才。

1.3市场营销人才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推进以及纺织服装市场范围的不断扩展,懂得市场营销策略,能把握消费者心理,具有国际贸易和纺织服装专业知识,并且了解国内外市场情况的营销人才将成为企业人才引进的重点,企业迫切需要能对市场进行判断并迅速反应以及做出决策和导向的营销人才。

2国内纺织品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

在我国内地现有的纺织类专业教学体系中,大部分的基础和专业课程是以工程类课程为主,实践、创新类课程较为匮乏。目前教学体系中培养的目标是以加强分析翻样能力和提高生产制造技术的应用能力为主,缺乏纺织品设计创意、实践类课程以及可提升学生手工制作能力的工艺操作课程。以理论教学为主的教学体系具有一定的滞后性。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导致境内学生的原创设计能力和实践制作能力与境外的纺织品设计院校的学生相比具有一定的差距。

3纺织工程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

3.1构建以创新创业教育为抓手的课程体系

以“智能化、高端化、绿色化、生产服务化”作为主要的发展方向,对社会和纺织服装行业对人才需求标准进行调查研究,结合学校培养定位与纺织服装行业发展态势,在新的产业格局下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以创新创业教育为抓手,修订专业培养方案,改革课程体系,开设研究方法、学科前沿、创业基础和就业创业指导等方面的课程,建设专业背景下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模块,合理配置创新创业教育、训练和实践的比例,合理配置通识课、专业课和专业方向课的比例,将专业课程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推动教学质量及专业建设的整体提升。

3.2改革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教育

改革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采取更具创造性、更能激发学生求知欲的教学方式。提倡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将讨论式教学法、探索式教学、启发式教学、参与式教学等教学方法进行创新结合。创新创业教育多采用以案例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更加注重学生创业实践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既学到了知识,也提高了实践动手能力,学生普遍反映教学效果良好。

上课的过程中,运用以创业教育为导向的体验式教学法。如:创业情景模拟,通过观察和记录学生在情景中所表现出来的行为,评价其创新能力、创业素质以及对创业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通过创业情景模拟可以让学生亲身感受,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加深学生对创业理论知识实际内涵的理解和领悟。

3.3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一体化

注重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融为一体。创新创业人才在企业生产一线进行实践操作和技术研发,企业导师和学校指导老师共同为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和专业技能的传授。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使学生成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纽带,学生参与校企合作项目,成为企业员工后持续跟进项目开展。学校以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为契机进一步强化“产-学-研”之间的联系,实现人才培养与校企合作一体化。

3.4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

依托纺织工程、轻化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3个省级特色专业和依托纺织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2个省级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建立和完善校外实践基地,结合课程配备企业导师。在纺织工程专业省级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实施过程中,与富丽达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达利(中国)有限公司、浙江金三发集团有限公司、浙江万姿布业有限公司、浙江宇华控股集团、杭州新生印染有限公司、安徽春风织造有限公司和瑞达服饰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签订实习基地协议,深入落实企业实习教学任务,以校企合作形式,让学生全流程进行轮岗实训,通过校内外实习基地衔接和互补,以及校内外导师联合指导,使得学生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显著提高。

3.5校企联合培养模式

随着现有人才需求的变化,高校培养的人才与企业所需的人才出现不匹配的现象。要加强并扩大校企联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不应只局限于本地,企业可与具有行业影响力并且资源丰富的高校进行合作。一方面,根据企业需要在校内培养适合的人才,再将人才引进企业,以降低人才引进的成本;另一方面,利用校方的教师资源对企业的员工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员工的技能素养,以更好地服务企业。这样既能显现企业对人才的重视,又可增加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达到双赢的目的。

结语

以纺织服装行业为代表,在新的产业格局下,人才培养将不断适应行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进一步完善创新创业教学改革新模式,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推动地方本科院校本科教学的发展与创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纺织服装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为培养面向国家发展战略和经济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既掌握扎实的工程原理、工程技术和本专业的理论知识,又获得工程师良好训练的高素质工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真正顺应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大潮。

参考文献:

[1]刘彦军.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模式研究[J].中国高等教育,2015(10):86-90.

[2]李大勇.新常态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15(9):8-8.

[3]马国忠,王涛,侯丽,等.纺织企业实施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必要性[J].纺织科技进展,2007(1):57-59.

[4]孙莹莹,张怀刚,王恩泽.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探索实践—以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材料课程与工程学院团委为例[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3):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