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宫颈炎患者自然杀伤T细胞与炎症分度的关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9-19
/ 2

慢性宫颈炎患者自然杀伤T细胞与炎症分度的关系

李燕菊

普洱市中医医院云南普洱655000

【摘要】目的:分析慢性宫颈炎患者自然杀伤T细胞(NKTs)与炎症分度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8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68例慢性宫颈炎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保妇康栓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NKTs和细胞因子变化及炎症分度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NKTs及IFN-γ低于对照组,IL-6高于对照组(P<0.05);慢性宫颈炎患者IL-6与炎症分度呈正相关性,NKTs及IFN-γ与炎症分度呈负相关性(P<0.05)。结论:NKTs、IFN-γ及IL-6与炎症分度呈明显相关性,NKTs及IFN-γ降低、IL-6升高是反映慢性宫颈炎疾病的免疫学特征,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慢性宫颈炎;炎症分度;自然杀伤细胞

近年来,宫颈炎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且疾病进展可发展为宫颈癌。因此,慢性宫颈炎的治疗尤为重要。研究表明,自然杀伤细胞与宫颈病变密切相关。自然杀伤T细胞(NKTs)具有自然杀伤细胞及T细胞的双重功能,其是否参与了慢性宫颈炎的发病机制,与炎症分度是否存在相关性,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次以我院2013年8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慢性宫颈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探讨了NKTs与炎症分度的关系。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8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慢性宫颈炎患者共68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8例,均行宫颈刮片或病理学检查确诊。患者年龄22-68岁,平均年龄(45.6±11.5)岁;宫颈糜烂I度16例,II度27例,III度25例。

1.2治疗方法

静脉采血3ml,利用免疫磁珠法选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离NKTs,应用膜穿透剂进行IFN-γ及IL-6染色,随后利用德国Partec流式细胞仪检测IFN-γ、IL-6及NKTs水平[1]。

将68例慢性宫颈炎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其中年龄、炎症分度无统计学差异。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有12例、13例人乳头瘤病毒呈阳性,并给予重组人干扰素α-2a凝胶治疗。对照组患者I、Ⅱ度者用红核妇洁洗液药液冲洗外阴及阴道用量10ml,每天2次,连用7天;同时口服中成药。通过微波治疗治疗Ⅲ度患者[2]。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保妇康栓治疗,使用方法为将栓剂塞入阴道深部,每晚1粒,7天为一疗程。2周后复查NKTs、IFN-γ及IL-6含量。

1.3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用统计软件包SPSS19.0进行数据处理,t检验,采用Pearson法分析IFN-γ、IL-6及NKTs与炎症分度的关系,P<0.05说明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两组NKTs及细胞因子含量的对比

观察组NKTs及IFN-γ水平低于对照组,IL-6水平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根据慢性宫颈炎炎症分度分为I度、Ⅱ度和Ⅲ度炎症,本研究发现,观察组NKTs及IFN-γ低于对照组,IL-6高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慢性宫颈炎患者的NKTs、IFN-γ及IL-6表达与健康群体存在明显差异。此外,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慢性宫颈炎患者的IL-6与炎症分度呈正相关性,NKTs及IFN-γ与炎症分度呈负相关性(P<0.05);炎症越重,IL-6水平越高,NKTs及IFN-γ水平越低。提示NKTs、IL-6、IFN-γ与慢性宫颈炎免疫学机制存在密切关系,表现为NKTs分泌减少,局部抗炎不足,导致宫颈糜烂程度增加;炎症未能控制,进一步加重NKTs分泌,IFN-γ消耗严重,造成表达水平下降;炎症物质趋化和放大效应,可影响IL-6含量增加[3]。

近年来国内外广大学者不断探索宫颈炎与免疫细胞的关系,认为NKT可表达多种细胞因子从而发挥不同的免疫功能,同时具备NKC和T细胞功能,认为NKTs分泌的重要炎性细胞因子为IFN-γ和IL-6。IFN-γ可诱导细胞免疫,同时发挥抗病毒作用;而IL-6能够诱导体液免疫,是最为重要的促炎因子中的一个因子。相关研究发现宫颈癌患者外周血NK细胞活性降低,其活化性受体NKG2D表达的下降原因之一是NK细胞活性下降;宫颈癌患者NKC、TNF-α和INF-γ表达均明显较少,在治疗中宫颈癌化疗患者NKC明显降低,通过心理护理使得T淋巴细胞亚群以及NK细胞增多进而提高了患者免疫力[4]。

从本文治疗情况看使用保妇康栓的观察组使NKTs的活性增加,IFN-γ分泌量增加,可见NKTs和IFN-γ是CCV患者的保护性因素之一;治疗后IL-6的下降,证明IL-6是CCV患者的一个负面因素。所以,笔者认为,CCV患者的一个重要免疫学特征就是NKTs和IFN-γ的降低以及IL-10升高,显示了三者参与CCV的免疫学发病机制并与炎症分级呈明显相关性,同时可反了映治疗效果,有着重要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谭玉洁,谢春霞,张惠等.子宫颈癌患者Treg及Th细胞因子测定的临床意义[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13(9):1174-1176.

[2]侯萌,安瑞芳,吴静,等.宫颈炎康栓治疗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

[3]赵孟军,王世杰,魏文红.微波联合保妇康栓治疗慢性宫颈炎伴高危型HPV感染疗效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3,28(34):5730-1.

[4]麦艳芬,吴叶欢,周瑞芳,麦雪鹂,游玉卿.慢性宫颈炎患者自然杀伤T细胞与炎症分度的关系[J].分子影像学杂志,2014,34(3):184-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