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类大学生毕业发展道路研究——考研、考公、考证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9-19
/ 3

财经类大学生毕业发展道路研究——考研、考公、考证

丁天天蒋梦瑶乐雯佳李玮锐祝愿

丁天天蒋梦瑶乐雯佳李玮锐祝愿

南京审计大学金审学院江苏南京210046

摘要:根据最新数据,2018年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820万超越2017年的795万,在这峻的就业形势下,财经类大学生的就业受到了一定的冲击。本文通过开展调查问卷、线上线下的资料总结的方式,对考研、考公务员、考证三个提升自我竞争能力方面进行了研究,为即将毕业的财经类大学生指引发展道路的选择。

关键词:财经类大学生;提升竞争能力;选择发展道路;

一、调查问卷研究过程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1、样本选择

为了方便取样,本文对全国各地的财经类专业人士共100人进行了调查问卷,收回问卷99份,回收率99%,有效问卷97份,有效率为97.98%。

2、问卷制作

该调查问卷采用“问卷星”的APP制作,该问卷共有43题,其中包括考研调查15题,考公务员调查14题,考证调查14题。根据其中对数据的简单分析,加上我们队开放性文字的综合分析,制作出以下几张表格。

(二)分析财经类专业人士选择发展道路现象

1、调查对象的现状

表一

从表一可以看出,我们的调查对象中有57.76%的人正在读研读博深造中,有43.24%的人已经就业。而在工作的人中,又有12.5%的人是研究生学历,25%的人是公务员,62.5%的人考了证书。很显然最终持证上岗的人占大多数。

根据调查问卷的详细信息,在已经就业的人中,只有42%的人从事了与财经类相关的工作,48%的人从事了其他类型工作,10%的少数人员从事了公务员、事业编工作。很显然,财经类专业的学生在财经类工作方面的就业较困难,人才流失较大。

2、调查对象的学习状况分析

表二

表三

表四

从表二中可以看出,财经类大学生的考研、考公、考证的成功率在65%左右,而且从具体的调查信息来看,80%左右的人都可以通过自学并且偏好通过自学的方式来成功完成考试。

再从表三和四可以看出,考研的备考时间85.48%都在一年,一般每天学习4-8h;考公务员的时间都在一年以下,根据详细数据,甚至不到6个月,最快的只需3个月,一般每天学习4-8h。而考证就要根据各种证书的等级和现考时间限制来来确定备考时间,不过每天的学习时间相对于考研和考公务员少一点,一般在每天2h左右。

(三)调查问卷总结

通过以上的数据分析表明,财经类专业的学生想要提高自身能力,在就业时有竞争优势,需要提前规划好自己的发展道路,确定好时间安排。

二、大环境下三条道路选择分析

(一)考研道路分析

现在大学生因为对专业不满意、躲避就业压力、盲目赶潮流,而导致考研热居高不下。根据2017—2019考研全国报考人数统计,2017年的报录比是3.1:1,2018年的报录比是3.5:1,2019年的报录比是4:1,由此可见,报录比相对往年来说在不断扩大,也就意味着考研的压力更大,竞争更加激烈。

1、考研的优势

(1)工作优势:研究生学历相对比较容易找工作,且很多岗位的大门只向研究生敞开。学历是块敲门砖,越好的岗位要求越高。

(2)学历优势:一个相对较高的起点使自己在将来的工作中有较大的机动余地,同时一些相关硬性规定保护了自己不至于被过度压制而导致长期不得翻身,减少了不必要的磨难。

(3)综合提升:读研可以改变思维方式,扩宽视野、增长见识、积累人脉。尤其对于那些考研到更好学校的同学来说,可以听到各种内容的讲座、接触专业领域内的大牛、获取更多良好的教育资源,而这其中都是来之不易的。

(4)重新规划未来:本科时选择专业大多根据父母意愿、感性理解或机缘巧合,对自身未必有一个全面而清醒的认识,对于部分同学来说,考研可以再一次选择自己喜爱或适合自己的专业,多了一次重要选择的机会,是一次重大的人生方向调整。

(5)薪酬优势:研究生的收入水平普遍比本科生高。

2、考研的影响因素

(1)客观原因

①家庭经济条件方面影响——分为优越,良好,一般,较差。

相比于家庭条件一般和较差的学生,家庭条件优越和良好的学生在考研的道路上有一定的经济支持,这样有助于他们追求更高的学历和更多的发展空间。

②父母态度的影响——分为支持,不关心,不同意。

父母的支持是学生在备战期间最大的鼓励,学生会更加坚定自己的信念,成功的几率大大提高;父母的不关心和不同意,会使学生的备考压力增大,自信心受挫,成功的几率相对较低。

(2)主观原因

由于学生自身的心理特征和长期心理斗争,他们迫切要求通过考研来改变现状。因此在激烈的竞争中,他们的备考压力与其他学生相比更为突出,在奋斗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心理问题也偏多。主要表现首先是,缺乏自信,内心自卑,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正确的找到自己所要达到的高度。其次是,恐惧焦虑心理较明显,其原因为缺乏应对各种压力的心理准备并且适应能力较差。

3、考研的建议

(1)学生:学生应该合理安排考研学习时间,保证本科课程能够有效学习。

(2)学校:随着高校本科扩招幅度的提高,各高校在校生规模增大,学校应该进行合理的教学分班或者采取二次学分制,使学生有更多的学习自主权,能合理安排时间,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课程。

(3)政府:政府应为高校毕业生创造公平的考研环境,并且提供一定的教学补助和奖励。

(二)考公务员道路分析

根据网上2018年各省省考的招录人数和报名人数的得出的竞争比数据,总体来说,一线城市以及各省直辖市难度大于其他城市。岗位的不同也会导致报录比的差异。

1、考公务员的优势

(1)工作稳定:公务员不同于合同制的企业员工,有着合同期限和企业裁员倒闭的风险,只要做好本职工作,几乎没有被开除或者解雇的。

(2)福利待遇好,工作时间合理:采用八小时工作制,法定节假日以及周末都会有休息。不会因为工作过度劳累,并且时间会比较富余。

(3)社会地位高:社会普遍认为公务员是个铁饭碗,是一份优质、稳定的工作。

(4)人脉会比较宽广:公务员本身就是国家机构的工作人员,有一些岗位还有着执法的权利。而本身就属于这个群体当中的公务员会因为一些工作上的需要,而相互认识。比如一个警察肯定会认识一些检察院,法院的人员。

(5)晋升机会良好:公务员大多数都是从科员开始,但是随着工作时间的增加会持续性的增长资历与职位,有一些学历与能力都比较好的,晋升之路非常快。

2、考公务员的劣势

(1)人际关系复杂:公务员虽然是普遍素质比较高的一个群体。但是因为工作性质,较多时候会发生一些利益关系,影响同事间的关系。

(2)工作内容单一,缺乏激情活力:工作稳定安逸,是公务员最大的优点之一,但是这也是公务员的缺点之一。长期以往,会使个人没有对工作的激情与斗志,容易产生工作上的惰性。

(3)过于安逸:虽说公务员工资收入在中上层次,但是涨工资的幅度不会很大,公务员里面除了家庭自身有一定财富的,不会出现过于富有的情况。

3、考公务员的建议

入门阶段先熟悉公务员考试的科目和内容,了解所报部门、岗位的信息并且制定复习计划表。基础阶段可以看基础教材,辅之以网课加快进程。提高阶段时做真题,辅之以真题,提高答题的速度和解题的能力。模考阶段要合理安排做模拟试卷的时间,总结经验,重点复习。冲刺阶段最好针对性做些以前的经典题,保持良好的考试心态,积极备考。

(三)考证道路分析

1、考证的优势

考证最显而易见的好处就是可以在就业的时候增加工作“砝码”,抵消掉一些学历上的劣势。其次财经类毕业生不仅可以增加专业知识,开阔视野,提高个人综合素质,还可以以考促学,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2、考证的劣势

(1)唯证书论

当前一些大学生,在校期间考了很多证书,却没有提高自己的社会综合能力,导致在工作面试以及在实习期间跟不上领导的步伐,与同事相处不融洽,缺乏团队精神等。

(2)高估自身能力

一些大学生青睐“高、精、尖”证书,如国际注册会计师证书等。这些具有极强专业性的证书,对考生的综合要求很高,如果自身能力不够,可能还会影响学业,并不适合大多数在校大学生。

(3)顾此失彼,盲目选择

如今一个职业的相关证书多的让人眼花缭乱,有些人花了高额的机构报名费用,证书却不被用人单位认可,还导致自己对工作的懈怠,并与用人单位发生冲突。

3、考证的建议

对于大学生而言,一定要理性的选择适合自己当前阶段可考的证书,避开以下三点误区:

(1)证书越多越好

很多大学生认为证书多多益善,能为自己在求职中增加砝码。但俗话说“术业有专攻”,拿着很多证书,在求职时,反会让面试官认为你没有专业能力而被淘汰。

(2)追求热门证书

热门证书代表的只是当下的社会考证潮流,但没有经典性和永恒性,很容易被社会淘汰。大家一定要理性判断,不要在没有未来发展潜力的证书上下太大功夫。

(3)证书可以弥补学历的不足

证书的取得可以代表一个人的学习能力和笔试能力,但并不意味着一个人的综合实践能力也较强,现在很多企业不仅关注其笔试能力,还关注一个人的言谈举止、随机应变能力等。

三、提高财经类大学生就业的策略

(一)培养实际技能与创新能力目标

新常态下大学生转变就业目标的目的是使自身更加适合当前社会的人才需求,适应环境需求,成为复合型人才,为新常态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树立正确就业观

树立正确就业观需要收集准确的信息来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和社会的走向,并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做出合适的选择。

(三)对传统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对于授课教师,可以借助微课、网易公开课等当前的多媒体工具来有效打破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增长大学生对于知识的渴望,有助于学生积累丰富的经验。

(四)开设职业规划讲座

开设职业规划讲座,引导和鼓励财经类大学生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对自己的未来发展给予规划。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从而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

(五)加强校企合作

要想真正的提升财经类大学生的适应能力,就必须加深校企的合作程度。学校可以选择与具有一定业务实力的大型企业进行合作定期,组织学生去企业进行实习,拓展财经类大学生的专业视野。

(六)强化高校的职业资格证书教育

职业资格证书是财经类大学生就业的敲门砖,因此应该强化高校的职业资格证书教育,提升财经类大学生的个人素质,提升高校专业教学的实用性与前沿性。

参考文献:

[1]邓少辉.高职院校财经类大学生就业现状研究[J].成功营销,2018(10):157.

[2]郑军,丁芬.经济新常态与大学生就业:新挑战与新机遇[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0(04):57-63.

[3]徐驰,张晔.高职院校财经类大学生就业现状研究[J].中国商论,2018(21):184-185.

[4]刘炯,王梦.新时代财经类专业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压力及应对策略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8(12):93-94.

作者简介:

丁天天,生于1998年8月,汉族,女,安徽省合肥市,南京审计大学金审学院,审计学方向

蒋梦瑶,生于1998年3月,汉族,女,江苏省宜兴市,南京审计大学金审学院,审计学方向

乐雯佳,生于1998年5月,汉族,女,上海市,南京审计大学金审学院,审计学方向

李玮锐,生于1998年5月,土家族,女,重庆市,南京审计大学金审学院,审计学方向

祝愿,生于1996年11月,汉族,女,江苏省连云港市,南京审计大学金审学院,审计学方向

【基金项目】本文系南京审计大学金审学院2018年度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项目编号:JS201813994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