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经典”?“挺经典”?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1-01-11
/ 2

“倒经典”?“挺经典”?

胡蓉

胡蓉上海市书院中学

这几年语文教材改编之风愈演愈烈,似乎不改动就不能体现新课程特点。前不久,一则《广东省语文教材“经典”撤退,“鲁迅”撤退》的新闻,更是激起千层浪,仅这一则新闻就引发上万条评论。我仔细翻阅了后面的网友评论,发现除却灌水之外,主要分成两个阵营:“倒经典”和“挺经典”。大家旗帜鲜明,纷纷为自己的阵营摇旗助威。可是,在这热闹非凡的激辩之下,却没有充足的依据作支撑。原本应该是思想火花的碰撞,可是仔细阅读下来,却更像是小孩子为了自己心爱的玩具在斗嘴。在大量的网友发言中,“倒经典”派主要表达的是——听不懂、没意思、腻歪,所以要删;“挺经典”派主要表达的是——这么多年都奉为经典,现在删掉了,实在是可惜,就像是摧毁了自己心目中的偶像,所以不能删!在这样稚嫩的辩论下,没有人会被说服,最后就陷入了无意义的争辩之中!这些人们曾在语文课上接受过这些文学作品的熏陶,他们可以喜欢也可以不喜欢,但是应该就文学作品本身来发言!而非简简单单的,因为是“经典”所以不能删;因为一上课就犯困,所以就要删!当然,有人会认为网络上的声音来源文化层次不一,只要能表达自己的观点即可,不能苛求,若是想要一些有依据的观点,不妨听听专家怎么说!可是作为一线教师的我恰恰认为,对于我们而言,专家怎么说固然要听,但是我们更要关注这些层次不一的声音,来自社会普通民众的声音。因为我们面对的学生,将会成为社会各界人士,而未必人人都成为语文专家。那么,在这一次的网络大讨论中,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该思考什么呢?答案是:我们!

网络中沸沸扬扬的讨论,矛盾集中点在教材文学作品中,参与讨论的人士曾经是或者正是一名学生。那么在语文课堂中,除却教材、除却学生,还有什么?还有我们——语文教师!

是什么原因让“倒经典”派一上鲁迅的文章就犯困?难道仅仅是因为鲁迅吗?是什么原因让“挺经典”派说不出经典有哪里好,却偏偏无比虔诚的认定了鲁迅是经典?难道仅仅因为是鲁迅吗?在看似观点不同的争辩中,却隐藏着一个相同的疑问——教师在教这些经典时,教了什么?

第一次执教《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因为自己刚刚走上工作岗位,因为在心中鲁迅的文章等于经典文章,这种根深蒂固的思想使得我在面对这篇文章时,有畏惧心理。于是我翻阅了大量资料、借鉴了很多教案,最后我确定了这样的教学目标设计:(1)学习本文具体生动的写景状物的写作方法,学习运用多种修辞方法;(2)理解并学习本文按空间顺序记叙事件;(3)理解鲁迅运用对比的写法,表达了对两种不同生活的态度;学习鲁迅先生从小热爱大自然,热爱自由生活;认识封建教育对儿童身心发展的束缚。

在确定了教学目标后,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我认真地设计了教学环节。整节课在我的精心安排之下,可以说上得是有声有色,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也很高。为此,我还暗暗得意了很久。可随即发生的一件小事却意外地打破了我的得意,让我开始反思。

就在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后的一节作文课上,我在指导学生写作时谈到景物描写的作用时,提示学生们:“我们刚刚学习了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他的写景状物都很具体生动,运用了很多的修辞手法,我们在写作的时候也可以来借鉴一下,这样我们就能学以致用了??”我的话音未落,班上有一位学生举手发言问道:“老师,鲁迅在写作的时候怎么会想到用这么多种的修辞方法?”他的问题立即得到很多同学的附和,我一边赞赏他勤于动脑的好习惯,一边启发学生思考这个问题。学生很快得出了共识——仔细的观察,大量的文化积淀,在此基础上,写作时自然就水到渠成了。问题很快过去了,作文课也顺利地进行着。但那位同学的问题却像一个小石子投入了我的心湖,泛起了圈圈的涟漪。

是啊,鲁迅在写作时难道就是为了向我们展示他的修辞手法、空间顺序、对比手法吗?显然不是!那《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它最有价值、最发亮的地方在哪里?若是我能找到并抓住这一点来作为教学处理的重点,来确定我的教学目标,也许会更合适。

我开始反思自己这一课教学目标的设定,越是思考越是觉得目标设定有很大的不足之处。反复咀嚼中,感觉到在这个教学目标的设计中,我是要通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教学来指导学生学习写景状物的写作方法、修辞方法、对比的写法等一般语言知识学习以及进行生活态度、认识封建教育对儿童身心发展的束缚的道德思想教育,却独独缺少对文本本身的文学欣赏,也没有培训学生文学素养的想法。想到这里,我不禁感到汗颜,这语文课怎么变成了基础知识加上思想教育课了?我开始能够理解网络上“挺经典”派和“倒经典”派不能欣赏文学作品的原因了。

要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语文教师首先要学会文学鉴赏。读到一篇作品,更多是思考和研究应该是:作者是如何构思的?语言是如何运用的?于是,我不再搜索《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教学设计,而开始阅读一些分析鉴赏的文章,有幸在《现代散文鉴赏辞典》中读到了陈孝全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分析鉴赏。在他的鉴赏中,他把文学当作语言艺术来欣赏、来品玩,对这作品有自己独到、深入、透彻的理解。而我在阅读中,也沉浸在了文学的世界里,不知不觉中受到精神上的熏陶、感染与震撼!进而才发现原来自己之所以畏惧鲁迅的作品,是因为自己还没有读懂鲁迅、没有读懂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领悟了这一点后,我开始学着静下心来阅读文本、品读语言、感受艺术,也开始慢慢领会鲁迅研究专家李何林曾说的:“此文景是儿童心理的景,情是儿童心理的情。”不错,文中描摹的情景、抒发的感受应该是能引起学生的强烈共鸣,不妨通过阅读探讨、思考对话等过程与方法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张扬学生斑斓的个性。于是,我在第二次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我摒弃之前的教学目标设计,重新定位教学目标为:(1)认真阅读课文,说说作者描绘了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中哪些画面;(2)运用多种朗读方法,揣摩、品味本文质朴、真切的语言运用,体会作者在描绘百草园和三味书屋时所渗透的思想感情。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将阅读欣赏还给学生,我尝试着以鉴赏的姿态带领学生进入优雅的鉴赏氛围。学生在指导、组织下朗读、研读、思考和交流,他们不再过多地套用教师的模式,而是发表自己独特的看法。特别是对三味书屋中先生的形象理解,学生的回答更是令我惊讶。虽然答案不一,却各有各得道理,在思考交流的过程中,先生的形象越发得饱满,而不仅仅是传统答案中的封建老顽固了。学生在指导下,慢慢领会鲁迅先生在对这位善良老人的描绘中,隐含有调侃之意,但其间多是眷念和深情。而这些,是我四年前第一次执教时无法预料到的。下课铃响时,学生们意犹未尽的神情令我感动、让我反思。

文学创作是感性的张扬而非理性的推理。“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动而辞发,情动而理易明。语文教学正是要引导学生批文而知“道”,批文以入“情”。在引入课堂教学的教学内容上,不管怎样,文学作品的文本价值最重要,文本特征是重要的。要让学生感觉到是在文学的世界里尽情畅游。要做到这些,语文教师应该向学者学习,只有自己认真品读了文学作品的语言,对文学作品有了深刻而又独到的理解,进而把它作为教学生学习欣赏语言艺术、培养学生文学素养的材料,而不能把它当成思想道德教育的经文,不能把它当成教授和记忆各种语文知识的课文和累赘。在这种认识基础之上的语文课堂教学,应该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倒经典”派与“挺经典”派之间的争辩将会更多地针对文学作品本身,无论喜欢与否,都将言之有物、言之有理。

文学作品的教学内容的确定对语文教师来说任重而道远,用一句话总结,供所有的语文教师共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责任编辑:冯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