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官科手术室实施心理护理对手术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8-18
/ 2

五官科手术室实施心理护理对手术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邹欣欣王娟娟

(安徽省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五官中心手术室安徽蚌埠233000)

【摘要】目的:研究探讨五官科手术室实施心理护理对手术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7年7月期间收住的120例耳鼻喉科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行常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上给予心理护理,对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的评估,及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术后SAS和SDS评分均较术前有所降低,并且观察组患者上述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6.67%,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81.67%,观察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五官科手术室实施心理护理可极大改善手术患者不良心理状态,提高术后恢复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和谐护患关系,提高手术室的护理质量。

【关键词】五官科手术室;心理护理;心理状态;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472.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8-0210-02

手术是耳鼻喉科疾病常用的治疗手段,手术过程会使患者产生强烈的生理应激反应,还会引起较强心理应激反应[1]。由于手术部位特殊,患者因缺乏对手术内容以及疾病知识的了解,因此对术后效果以及预后情况过于担心,导致心理出现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导致患者生命体征受到影响,导致呼吸、脉搏、血压以及体温等上升,患者的情绪波动可导致手术、麻醉效果受到影响[2]。心理护理的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渐渐的可到大家的重视并逐渐发展为手术室中手术室护理的重要护理内容并渐渐被大家所接受。我院五官手术室对手术患者手术心理护理,取得了明显效果,具体操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7月期间五官手术室行耳鼻喉手术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组与对照组均60例,其中男性79例,女性41例,年龄16~73岁,平均年龄(41.3±6.8)岁。患者的选取标准是:经本院确诊为耳鼻喉疾病并决定采取手术方式进行治疗的患者,排除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精神疾病等患者。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种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2016年1月—2017年7月期间收治的耳鼻喉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60例患者给予常规的手术护理,而观察组60例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手术室心理护理。具体的操作如下:

1.2.1术前心理护理五官手术室护理人员术前1d到病房进行访视,详细查看患者病历,对患者病情及身体状况进行评估,初步制定个性化的手术心理护理方案,在对患者进行访视时主动热情地与患者沟通交流,在耐心倾听患者、家属诉说的同时,也要积极进行介绍耳鼻喉科手术的情况,注意事项等,使其了解手术治疗的必要性、手术和麻醉过程、手术配合以及饮食睡眠等方面的注意事项,在于患者交谈的同时,要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给予其心理指导,稳定患者情绪,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接受手术治疗[3]。

1.2.2术中心理护理手术室保持安静整洁,温度湿度控制在正常范围内,患者在进入手术室后,护理人员应轻柔、熟练地进行护理操作,帮助患者摆好体位,告知患者正确体位在保证手术效果的重要性和意义,如患者出现紧张、焦虑等心理情况时,需及时稳定情绪,告知医护人员手术过程中会全程陪伴患者,提升其安全感,改善依从性。术中需密切观察患者脉搏、心率、体温等生命体征的变化。

1.2.3术后心理护理患者清醒后,告知手术顺利进行,及时肯定患者表现,将患者平稳地送至病房,向其介绍术后康复注意事项,并进行饮食、休息、康复锻炼指导等,促使患者尽快康复,必要时术后再次进行访视了解患者恢复情况并给予术后饮食、休息等方面指导,也要积极与患者交流,了解其心理状态,鼓励和安慰患者并主动解决患者困难,使其感受手术室护士给予的关怀。

1.3观察指标

心理状态评估: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护理干预前后焦虑和抑郁状况进行评分,分数越高焦虑或抑郁症状越严重。护理满意度评估:由本院自制的护理质量考核调查表进行评估,以不记名的形式,现场发放、调查和回收。根据护理质量评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4个级别,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以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配对χ2检验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心理状态比较

术前观察组与对照组SDS评分及SA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通过手术室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SDS评分和SAS均下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耳鼻喉部手术具有手术部位特殊,因为耳鼻喉部非常接近大脑,接受耳鼻喉部手术的患者在术后常可发生较明显的疼痛,同时患者对手术的不了解,容易产生焦虑等不良心理。所以对接受耳鼻喉部手术的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其不良情绪[4]。心理护理是整体护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需要护理人员有高度责任心、耐心和服务意识,还需要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心理护理的效能,切实帮助患者缓解不良心理[5]。我院五官手术室护士对耳鼻喉科手术病人术中实施心理护理,使患者对手术治疗提高信心,消除患者的负面心理,使患者的治疗心态更为积极,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使手术顺利开展,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术后恢复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和谐护患关系,提高手术室的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吴筱蔓.心理护理对减轻耳鼻喉部手术术后疼痛程度的效果评价[J].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2017,2(38):97,104.

[2]周雯雅.手术室护士对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J].智慧健康,2017,(11):64-65.

[3]吕海涛,杨静.手术室心理护理对手术患者的效果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9):251-253.

[4]何正香.对接受耳鼻喉部手术的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6,14(16):135-136.

[5]冯丽珍.五官科手术患者心理护理的体会[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4(7):1655-1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