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的不良反应与合理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4-14
/ 2

抗生素的不良反应与合理应用

姜笑妍

(普洱市中医医院云南普洱665000)

【摘要】目的:探究应用抗生素引发的不良反应并对合理应用措施进行分析。方法:纳入自2016年4月至2017年10月间在我院接受感染疾病治疗并发生抗生素不良反应的48例患者,对应用抗生素后产生的不良反应以及导致不良反应的抗生素种类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引发抗生素不良反应的前四位抗生素主要包括左氧氟沙星,占36.76%,阿奇霉素,占14.71%,头孢曲松钠,占13.24%,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占7.35%。发生率最高的前四位抗生素不良反应主要包括皮疹,占36.51%,瘙痒,占22.22%,发热,占15.87%,呕吐,占4.76%。结论:不合理应用抗生素会引发较多的不良反应,会对治疗效果产生影响,为了保证用药安全并提升临床疗效必须合理应用抗生素。

【关键词】抗生素;不良反应;合理应用

【中图分类号】R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8)12-0177-02

抗生素具有理想的抗感染效果,在临床上应用广泛,但是随着感染性疾病发生率不断上升,抗生素的应用剂量和频率不断增加,导致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上升,不利于改善患者预后,此次探讨特就应用抗生素引发的不良反应进行探究并对合理应用措施进行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患者一般资料

纳入自2016年4月至2017年10月间在我院界接受感染疾病治疗并发生抗生素不良反应的48例患者,存在视力障碍、听力障碍以及多器官功能衰竭、无法协助完成调查的患者均排除研究范围[1]。共纳入19例女性,29例男性,年龄19至78周岁,年龄平均值为(47.2±9.3)岁。

1.2方法

对应用抗生素后产生的不良反应以及导致不良反应的抗生素种类进行统计和分析。

2.结果

2.1分析引发抗生素不良反应的主要抗生素种类见表1

引发抗生素不良反应的前四位抗生素主要包括左氧氟沙星,占36.76%,阿奇霉素,占14.71%,头孢曲松钠,占13.24%,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占7.35%。

2.2发生率较高的抗生素不良反应分析见表2

发生率最高的前四位抗生素不良反应主要包括皮疹,占36.51%,瘙痒,占22.22%,发热,占15.87%,呕吐,占4.76%。

表1分析引发抗生素不良反应的主要抗生素种类

3.讨论

抗生素能够对机体细胞发育功能产生干扰作用,可有效杀灭致病微生物,具有较为理想的临床抗感染效果,因而在临床上获得了广泛的应用,能够有效抑制感染发生率,加快患者康复进程,可减轻患者的机体痛苦和心理压力[2]。但是不合理应用抗生素的现象也普遍存在,容易引发真菌感染、机体微生态紊乱现象并会出现多种耐药性病菌,不但会对抗生素的使用效果产生影响,同时也会加大患者的身心压力和经济负担[3]。因此,为了使抗生素的应用效果得到提升,有效抑制不良反应发生率,必须确保合理用药。

引发抗生素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点:给药途径缺乏合理性,肌肉注射抗生素或者静脉给药均可能引发抗生素不良反应,口服抗生素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不良反应发生率;医生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欠缺,未严格按照使用说明给药,用药时缺乏充足的抗生素药物应用依据,同时应用多种抗生素或者单次大剂量应用抗生素等[4];部分抗生素引发不良反应的几率较高,临床医生在对患者用药前没有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导致用药后发生不良反应;缺乏健全、完善的临床药师制度,药师未参与到临床用药指导中容易导致医师滥用现象并进而造成滥用抗生素现象的发生[5]。

此次分析结果表明,引发抗生素不良反应的抗生素主要包括左氧氟沙星、阿奇霉素、头孢曲松钠、头孢哌酮舒巴坦钠等,发生率最高的抗生素不良反应为皮疹、瘙痒、发热、呕吐等。抗生素不良反应会对患者的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皮肤等造成影响,病情严重患者还会出现全身损害,不但影响临床治疗效果,还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

为了有效抑制抗生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必须及早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以提高抗生素药物应用的合理性和科学性:通过分离致病菌的方式进行药敏试验,对用药目标进行明确,以选择合适的抗生素,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确保抗生素给药途径的合理性,尽量通过肌注或者口服方式应用抗生素,尽量控制静脉输注以抑制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抗生素联用时应该确保药物品质选择的正确性和合理性;肝肾功能不全患者、老年患者、儿童以及新生儿等应该尽量避免应用抗生素或者尽量降低应用剂量,经患者肝肾代谢和排泄毒性较大的抗生素应该谨慎使用;需谨慎应用预防性抗生素;应用抗生素后,需要对患者用药后的反应进行监测,主要监测指标包括凝血时间、肝功能、肾功能等,一旦发现异常需要立即处理[6]。为了在保证临床应用效果的前提下使抗生素药物不良反应得到最大程度的抑制,临床医生必须加强对抗生素合理应用的重视程度,医院应该定期对临床医生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考核,从而熟练掌握抗生素临床分级应用,即:非限制级抗生素、限制级抗生素和特殊限制级抗生素的应用特点,使其明确抗生素会引发的不良反应、给药剂量、适应症等,避免盲目应用。同时还需要依据抗生素药代动力学特点,对抗生素的给药时间、应用剂量进行合理控制,在给患者用药时必须充分考虑其病情严重程度以及感染情况,健全临床药师制度,不断提高药师的专业素质和技能,确保合理规范用药。此外,还需丰富患者的临床用药基本知识,防止由于盲目自购而导致抗生素滥用现象的发生,从而促使抗生素的临床应用安全性和可靠性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仝向利.临床常用抗生素致不良反应情况及合理用药干预[J].北方药学,2017,14(11):159-160.

[2]王锐.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及合理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29):168-168.

[3]赵海鹰.抗生素类药物的临床应用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4,(6):106-107.

[4]黄玉兰.抗生素药物不良反应与合理应用的临床措施探讨[J].北方药学,2017,14(1):146,145.

[5]唐涛.浅析常见的由使用抗生素引起的不良反应及合理使用抗生素的方法[J].当代医药论丛,2017,15(11):50-51.

[6]陈有娥.浅谈抗生素应用现状及预防滥用的对策[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3,22(16):103-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