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维修中的常见问题和控制措施分析江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5-15
/ 2

机械维修中的常见问题和控制措施分析江波

江波

(新疆西部明珠工程建设有限公司834008)

摘要:随着我国在科学技术上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机械化越来越多的应用在各个行业,为国防科技和工业生产等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机械设备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还帮助人们从繁杂劳累的工作中解脱出来,但是机械设备在长期运转过程中,其中的零配件必然受到磨损,导致机械工作状况不良,容易出现安全事故。因此需要加强机械日常维修养护,完善维修制度,增强维修意识,延长机械的使用寿命。本文旨在探讨机械设备在日常维修中出现的问题和相应的控制措施分析。

关键词:机械设备;维修;常见问题;控制措施

机械设备的应用为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我国的工业生产取得快速的发展,自动化的程度越来越高,机械设备的应用已经成为生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机械设备的正常云运行不仅关系着生产的效益,还关系着人身财产安全。因此保证机械处于正常的运行状态至关重要,但是,由于存在各种原因,导致在机械设备维修中出现各种问题,所以需要提高维修技术水平和提高维修意识,保证设备处于安全的运行状态,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更好的为我国经济建设添砖加瓦。

一、机械维修中的常见问题

1.1机械的使用寿命达到极限值仍继续使用

机械化的快速发展,使得机械的维修显得相对不足。很多企业对于机械的日常维护松懈,管理不到位,没有建立完善的机械维修管理体制,也没有意识到机械设备维修的重要性。在根据要求设计机械设备时,根据材料的性能、机械各部分能承受的最大载荷,对机械的使用寿命有一个大致的计算。当机械的使用时间超过它的极限寿命,则需要更换零件或者更换整体设备。但是,设备的使用者在机械设备达到使用期限后,不是进行重要零件的更换,而是继续使用具有安全隐患的机械设备,不仅对设备造成极大的损伤,甚至使得设备报废,而且对个人人身安全和公司的财产安全造成巨大的威胁。

1.2机械在使用过程中缺乏保养

机械在设计时,都有相应的极限值,比如极限转速、极限承载、极限循环次数等。机械在使用时,需要遵循使用规章制度,在额定条件下操作机械,不得超过极限值,而且在使用之后要定期进行维修保养,才能保证机械设备的长期稳定可靠地运行。但是,由于很多企业管理水平有所欠缺,企业设备的管理制度不完善,造成员工缺乏机械设备的维修意识,意识不到设备维修保养的重要性,在机械设备超负荷运转下,又缺乏及时的维护保养工作,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严重缩短,并对企业的安全生产埋下隐患。

1.3相关技术人员的维修水平不达标

目前,很多公司都存在机械重使用,轻维修的现象,并没有设备维修人员。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虽然很多公司已经开始重视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但是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仍然不高,究其原因,其实是维修技术人员的水平不够,缺乏专业的维修人员,所以在机械发生故障时,无法及时诊断出故障来源,维修效率低,错误率高,不仅缩减设备的使用寿命,也可能会增加设备的运行成本。

1.4缺少维修检测设备

由于企业在设备维修方面的不重视,不仅没有专业的维修人员,而且也缺乏维修设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化的机械设备自动化、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机械化的发展需要大量的科学技术支撑,所以相应的维修设备也应该要升级换代,才能更快更准确的检测出设备的问题所在,节约人力物力财力。但是由于缺少检测设备,维修人员只能通过传统的检测方法,如将设备拆开找出受损的零件,这样不仅使维修效率低,而且还会因为拆装设备而出现新的问题。

1.5相关机械零配件存储量不足

很多公司不重视机械设备的维修工作,所以,相应的重要的零部件储备自然不会充足。一些高精尖的设备在发生故障时,其零件的更换需要很长时间准备,如果没有重要零件的的存储,势必会严重影响到工业生产的进程。

二、机械维修中常见问题的控制措施分析

2.1增强机械的维修保养意识,杜绝使用老化机械设备

增强机械管理人员的保养和维修意识,严格制定并贯彻落实设备维修制度,坚持定期维修保养。明确维修任务,并细化到个人,划分每个维修人员的管理范围、工作内容,负责定期的维修保养工作,确保设备在出现故障后,能得到及时、有效的维修,能在短时间内恢复到正常的运行状态。通过定期的保养和维护,能减少设备故障发生率,延长机械使用寿命,增加企业效率。

2.2制定并严格执行机械保养规章制度

复杂的机械设备,其维修过程很是困难,要根据设备自身的情况制定相应的维修方案,也要注重机械的定期保养,能及早的发现设备中存在的问题,并作出预防,能减少事故的发生,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机械设备检测完之后,根据检测结果做出相应的准备。存在故障或已经出现故障的设备要及时的维修,对没有出现故障的设备,要做好保养准备,以防在设备工作是突然出现故障,造成生产停产。完善的维修和保养制度能变向的为企业创造效益。

2.3提高维修技术人员的维修水平

企业要想实现设备的长期稳定的运行,就要有一支稳定的维修队伍存在。企业组织人员经行正规的培训,让维修人员充分掌握机械相关的基础知识、拓展知识面。根据维修人员的对机械设备的维修能力,划分维修人员等级,对于初级维修人员,要掌握设备的结构,能够了解其工作原理,对于常见的故障,能根据图纸和故障现象作出判断;对于中级维修人员,能较系统的掌握维修的基本知识,能够带领成员完成较难度的机械维修;对于高级维修人员,首先要掌握维修的基础知识,其次,对于机械设计的知识能熟练掌握,能够分析和处理故障,具有故障处理创新能力,在保证质量的同时,能提高维修效率。

2.4保证维修检测设备的数量和质量

科学技术的发展,加快了机械设备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机械设备融入了大量的先进技术,先进机械设备的维修也要先进的维修设备,加快研发先进机械配套的维修设备,才能在设备出现故障时能快速的检测故障位置,缩短维修时间。企业要保证有多少生产设备,就要拥有对应数量维修设备,而且维修设备的科技程度要和生产设备相一致,避免出现机械设备出现故障和现有的维修设备无法检测到故障来源的现象。

2.5保证机械零配件足够的存储量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目前大多数施工单位对于机械设备配件的采购都只是在需要时才进行购买,而购买配件维修使得设备停机,严重影响工期的进程所以有必要在定期保养时提前购置容易出现故障的零部件,并把握好配件的质量。一方面,对于经常容易受损的零件要确保有一定的库存,使得机械不应缺少零件的更换而得到快速的维修,提高维修效率;另一方面,对于购买的零件,其质量要要严格把控,并对购买的零件进行分类管理,满足配件的需要,减少停工次数,避免工期的延误。

三、总结

生产的机械化推进我国的经济建设,大多数机械设备的价格十分昂贵,所以要重视机械的维修和保养。在设计机械时,每个零件都有使用寿命,超过该时间或者零件出现故障时就要更换,否则会影响到设备的运行,造成停机停产,给企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为了提高效维修率,必须建立完善的维修管理体制,提高维修人员的技术水平,配备齐全的维修设备等等。只有采取科学的方法,才能为企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曲岳凡.机械维修与保养措施分析[J].科技风,2017(15):136.

[2]谢明亮.机械维修中的常见问题及控制措施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7(15):383.

[3]刘小凡,孙志平,王贵丽.浅谈机械维修中的常见故障及控制措施研究[J].内燃机与配件,2018(04):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