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学校文化构建和谐校园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8-12-22
/ 3

优化学校文化构建和谐校园

余立生

【摘要】和谐校园是和谐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而学校文化是和谐校园之魂。和谐的学校文化是构建和谐校园的目标,又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本途径。为此,学校构建和谐校园,应当优化学校文化。

【关键词】文化;和谐;学校文化;和谐校园

Theexcellentchemistryschoolculturesetupharmonycampus

Yuli-sheng

【Abstract】Theharmonycampusisharmonysocietyoforganicconstitutepart,butschoolcultureisharmonythesoulofthecampus.Theschoolcultureofharmonyisthetargetwhichsetupharmonycampus,againissetupharmonycampusofbasicpath.Isthis,theschoolsetupharmonycampus,shouldexcellentcultureinthechemistryschool.

【Keywords】Culture;Harmony;Schoolculture;Harmonycampus

学校文化是学校在自己的历史发展中,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全体师生创造和积淀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办学思想、价值观念、学校作风与传统、行为规范和规章制度以及体现这些内容的各项物质载体和行为方式。它对学校发展起着潜在的影响力。和谐学校文化是构建和谐校园的目标,又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途径。学校文化是和谐校园的精髓所在,灵魂所在。只有不断优化学校文化,才能为构建和谐校园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才能为学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根本目标提供文化底蕴和精神支撑。

学校文化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它涵盖的内容丰富。笔者就如下几方面谈谈如何优化学校文化,构建和谐校园。

1.用校长文化引领学校文化建设

在学校文化中,校长文化是灵魂,是学校文化内驱力的统领,是决定文化育人取向的主导因素。它也是学校文化形成的助推器。因此,优化学校文化,必须丰富校长文化,而彰显校长人格魅力又是校长文化关键所在。我认为有魅力的校长必须具有:

1.1校长要有创新思维。学校教育创新关键在于校长文化的创新,校长能“站在校门,面向世界”,善于捕捉代表学校发展方向的新思想、新观念,结合本校的实际不断创新,必将给学校文化注入活力。

1.2校长要有民主思想。构建和谐校园有赖于公平,而实现公平又有赖于管理民主化。为此,校长要创设一个民主化的氛围。其次,要有平等民主意识发挥民主作用,充分发挥尊重教职工,调动全体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依靠集体力量办好学校。大力推行平行班教学,为教师搭建一个公平、公正的平台,为学生实现均衡发展教育,极大地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3校长要有服务意识。教育的飞速发展导致教育竞争的激烈,因而,学校要重视服务意识的确立。校长是学校教育教学的领导者,又是广大师生的服务者,应当身先士卒树立并践行服务意识。校长努力将教育服务意识内化到教师行动上,使学校的教育服务表现出一种崇高的道德风尚,从而树立学校良好形象,提高学校社会影响力。为教师提供最好的服务,为学生提供最好的教育,这是我当校长成功关键因素之一,也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应有之义。改善教职工福利,使其感到温馨和快乐,真正体现校长在治校中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感人心者,莫过于情。对教职工家庭有困难,倾注关切、服务,遇到老师家中有生、老、病、死等情况,校长一定要口勤腿勤,送温暖上门。

1.4校长要有和谐的人际关系。现代学校是一艘在教育的大海中航行的大船,需要分工协作,精诚团结。团结协作好坏直接影响着学校发展,它有赖于和谐的人际关系。为此,一个成功的校长必须千方百计在学校中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系统,使学校的工作处于和谐、团结、合作的良好氛围中。在多年的教育管理中,我首先着力加强与学校领导班子团结协作。学校每周坚持召开一次校务会或行政会,对学校重大工作进行商讨、决策。其次与教师搞好人际关系。我经常到老师中去,倾听他们的呼声,及时解决他们遇到的问题,为他们的发展创造条件。

1.5校长要有敬业爱岗,无私奉献的精神。校长不仅是学校各种制度的制定者,而且必须是这些制度的执行者和模范执行者。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校长如能遵守学校各种规章制度,敬业爱岗,出色地完成本职工作,这种榜样示范作用就会带动起教师们的自觉行为。校长就会得到大家爱戴,从而学校各项管理就会得心应手。火车头奋力前往带动是各车箱的目标达成。

1.6校长要有勤于学习的习惯。勤于学习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形成校长人格魅力的基本途径,校长站在学校发展的最前沿,站在改革发展的浪尖上,如果不勤于学习,就会跟不上社会发展的步伐,就会分辨不清学校发展的方向和前景,就会用守旧的方法来领导学校工作,其结果是使学校失去发展机会,同时校长在教师心目中的地位与日俱减,影响学校制度的顺行。因此,校长要从行政事务上解放出来,多读人文科学,多读教育经典,与大师对话,与经典对话,多一点书香气,少一点烟酒味,努力提升自身的素养。

2.用教师文化打造学校品牌

构建和谐教育需要不断提升教育质量,而教育质量的提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队伍的素质,因此,校长要全面实施人才兴校战略,以师资队伍的建设来强化学校的综合实力,以教师文化来呼应着学校文化发展。在我教育管理实践中,我一贯着力开发教师的创造潜能、鼓励教师创造性工作,主要营造三种教师文化。

一是营造教师竞争文化。当今社会,哪里有竞争,哪里就有活力。学校要建立竞争机制,激励广大教师积极向上,为优秀人才创造一个施展才能的舞台。我校大力推行平行班教学,为学校教师营造一个竞争氛围;积极实施“三名”工程;坚持推行“能者上,庸者下,平者让”用人机制为教师成长打造了宽广的竞争平台,以良好的机制文化推动着教师文化的成长,促进着教师的专业发展。如今,一种比、学,赶、超的向上精神在我校已蔚然成风。

二是营造教师合作文化。“众人拾柴火焰高”。学校教师之间除了竞争之外,还应加强合作。适当的制度是保证一个教师团队发展的关键。我校以各年级各科备课组为单位每学期设立了各组平均分超过市、县级平均分可按百分比追加考核分和教学奖,这样既可让每位教师有自己的“生长点”,也能促进团队的进步。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能促使大家朝着共同目标,从不同的方向努力,在达成目标的同时,实现了自我超越。对一个学校来讲,总体上是以一种合作的教师文化来促进学校文化的丰富与发展。

三是营造教师学习文化。一所好的学校一定要有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和浓郁的研究之风,学校从倡导教师阅读入手,引导教师学习、思考、走专业发展之路。我校做法是:加强教师培训力度,采取“派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对教师进行培训;开展读书活动,每隔一周,利用周一例会时间集体读书,并摘抄笔记,写心得体会;鼓励教师业务学习,专门制定论文、论着发表奖励条例;坚持周四下午教研活动等。这一系列文化活动有助教师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带动了师生的文化学习热潮,推动了教改实践活动,提升了教师的文化品位,促进了其专业发展。

3.用制度文化保障学校和谐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任何一种文化的延续,发展和丰富都离不开制度的保障,使学校更稳定持续和谐发展,制度文化不可或缺。

学校的制度文化是具有强烈的规范组织秩序性,属于校园范围内必须强制执行和严格遵守的文化类型。我校各种日臻完善的有效机制促使师生发挥自主能动性和责任感,认真地履行着自己的职责,维护着自身发展的权益。我们从领导到教师、学生都能做到工作有计划,学习有目标,教学有常规,考核有标准,从学校领导班子到班级都形成了各自管理特色和管理制度。当前,我们学校创设新型制度,如校长、教师承诺制度,全员安全责任制度等。这制度文化为学校正常秩序提供了有力保障,极大地促进了良好“三风”的形成。

4.用环境文化营造和谐氛围

校园环境文化是学校文化的内容,更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外在形式,其育人功能有独特的渗透性、潜在性和感染性,是其它任何教育方式不能替代的。内涵丰富的环境文化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制约着规范着师生的思想和行为。我校在环境文化建设上,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身心发展,一枝一叶总关情,营造出极具文化内涵的书香校园氛围,使其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家园。为此,我校精心设计每一个空间,让校园内一花一树,一墙一板说话。就如苏霍姆林斯基说的“我们要努力做到使学校的墙壁都说话”。向人们展示着我们的“团结、拼搏、求实、进取”的校风、“严谨、爱生、奉献、创新”的教风和“文明、勤奋、活泼、自信”的学风,引导着师生共同追求。悬挂历史人物,中外著名科学家的肖像等。让师生置身于其中,耳濡目染,陶冶情操。为了师生的学习发展提供了最优质的环境,配备了现代化教学、学习设备;开辟了学校的主题墙、文化板等,以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增加其文化素养。同时,狠抓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强化内部管理机制。坚持每天一小扫,每周一大扫,真正做到了校园环境“五无”(地面无垃圾,墙上无污垢,桌上无刻画,门窗无破损,卫生无死角)。

5.用学生文化促进学生成长

构建和谐校园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为了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发展。要学生健康、和谐发展必须将其置身于良好的学生群体文化氛围中。因此,在优化学校文化中,学校要注重学生文化建设。

学生文化作为学校文化形态之一,与教师文化等多种文化息息相关。它积极地反映在学生的自我修养和道德上,影响着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我校始终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积极打造学生文化。首先是加强政治思想学习,注重养成教育。通过校会、晨会、级会、班会,组织学生认真学习政治文件、法规制度、道德修养等文章,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及明辨是非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其次,要加强“爱校”教育,培养母校意识。向学生讲述学校光辉的历史,提高学校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使学生自然生发出强烈的荣誉感、自豪感、热爱母校的情感,从而产生凝聚力,形成学校精神。利用各种纪念日,组织开展读书宣传活动;每年组织新生开展学前军训教育和入学教育,新团员宣誓;举办各种知识竞赛或演讲会等活动,使学生从中受到直观熏陶和潜移默化的教育。

参考文献

[1]《教育内参辑要》(中学校长版)2005年第24期、2006年第7期

[2]《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向与内涵》清华大学科学发展观理论与实践课题研究组2007-5-13

[3]教育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通知》2006年4月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