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系统疾病患者常见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4-14
/ 1

循环系统疾病患者常见护理

周颖马晓芸

周颖马晓芸(黑龙江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卫生所150000)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04-0266-02

【摘要】目的讨论循环系统疾病患者常见护理。方法配合治疗进行护理。结论密切观察呼吸困难有无改善,发绀是否减轻等。

【关键词】循环系统疾病护理

循环系统包括心脏、血管和调节血液循环的神经、体液。其功能是为身体运输血液,通过血液将氧气、营养物质及激素等供给组织,并将组织里的代谢废物带走。这些功能是在神经、体液等因素的调节下进行的。循环系统疾病包括心脏和血管的疾病,总称为心血管疾病。

一、循环系统疾病患者常见的症状

1.心悸是心脏病开始时常见的症状,为一种心跳不适的感觉。当心率加快时感心脏跳动不适,心率缓慢时则感搏动有力。心悸时心率可快可慢,也可有心律不齐、心搏增强等,部分患者心率和心律亦可正常多见于心律失常或心力衰竭,也可见于高动力性循环。

2.呼吸困难左心功能不全所致肺淤血,往往诱发呼吸困难。初起常为劳力性呼吸困难,休息后好转。随着病情发展,可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不能平卧,且常伴有咳嗽、甚至咯血。严重者可发生肺水肿。

3.胸痛由心绞痛引起者多位于胸骨后,呈压迫性紧缩感或闷痛,并向左上肢或颈部等处放射,多因体力活动、情绪激动或饱餐所诱发,每次持续3~5min,很少超过15min。急性心肌梗死引起的胸痛持续时间较长,约半小时到数小时,发作可与活动无关。其他如急性心包炎,肺栓塞亦可引起胸痛,结合发病情况、体征及其他检查可以鉴别。

4.水肿是右心功能不全的常见表现,心源性水肿的发生部位与体位有密切关系,例如右心衰竭早期水肿先见于下肢,常在白天活动后傍晚下肢水肿明显,休息一夜后消失。

5.咯血二尖瓣狭窄、肺梗死或左心衰竭肺淤血患者常有咯血,左至右分流的先天性心脏病,当肺循环血流量过多和(或)肺动脉高压时,亦可咯血。

6.晕厥高度的房室传导阻滞、窦性停搏、阵发性室速、室扑、室颤等严重心律失常所致暂时脑缺血,临床表现短暂的意识丧失及抽搐,亦称阿-斯(Adams-Stokes)综合征。

7.发绀是一种缺氧的表现,当毛细血管内还原血红蛋白超过50g/L时,使皮肤、黏膜呈青紫色的表现。可见于先天性——心脏病、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等。如有右向左分流的先天性心脏病或因肺淤血换气不良的心力衰竭患者均可有中枢性发绀,休克、右心衰竭患者因周围血流缓慢,组织从血液摄取氧过多而引起周围性发绀。

二、心血管系统疾病患者常见的护理问题如下

1.体液过多与右心衰竭致体循环淤血、水钠潴留、低蛋白血症有关。

护理措施:

(1)休息与体位:休息有助于增加肾脏血流量,提高肾小球滤过率,促进水钠排除,减轻水肿。

(2)饮食护理:给予低盐易消化饮食,少量多餐。

(3)用药护理:特别注意利尿剂使用的护理。

(4)病情监测:每天在同一时间,着同一服装,用同一体重计测量体重,时间安排在患者晨起排尿后、早餐前最适宜。

2.气体交换受损与左心衰竭致肺淤血有关。

护理措施:

(1)休息:患者有明显呼吸困难时应卧床休息,以减轻心脏负担。

(2)体位:根据患者呼吸困难的程度采取适当的体位。

(3)氧疗:对于有低氧血症者,需要纠正缺氧。根据氧疗指针掌握氧疗的注意事项。

(4)心理护理:呼吸困难者常因影响日常生活及睡眠而心情烦躁、痛苦、焦虑,应与家属一起安慰鼓励患者。

(5)输液护理:控制输液量及速度,防止加重心脏负荷,诱发急性肺水肿。

(6)病情监测:密切观察呼吸困难有无改善,发绀是否减轻等。

3.活动无耐力与心排血量下降有关。

护理措施:

(1)评估活动受限程度。

(2)制定活动计划,注意休息与活动的关系。

(3)处理与观察活动中的不良反应。

4.疼痛胸痛与心肌缺血、缺氧有关;头痛与血压升高有关。

护理措施:

(1)疼痛观察:评估患者疼痛情况,如部位、性质、程度、持续时间等。严密监测心电情况,生命体征变化。

(2)活动与休息:如心绞痛发作时应立即停止正在进行的活动,不稳定型心绞痛者,应卧床休息,并密切观察。

(3)心理护理:安慰患者,解除紧张不安情绪,以减少心肌耗氧量。

(4)用药护理:密切观察用药情况以及疼痛是否缓解,注意用药的不良反应。

(5)减少和避免诱因。

5.与心血管系统疾病有关的其他护理问题。

(1)营养失调。

(2)焦虑。

(3)知识缺乏。

(4)潜在并发症。

(5)自理缺陷。

参考文献

[1]包小英.循环系统疾病中应用静脉留置针的护理要点.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年13卷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