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力配电自动化技术的中安全管理发展趋势张鹏飞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22
/ 2

浅谈电力配电自动化技术的中安全管理发展趋势张鹏飞

张鹏飞

关键字:电力配电自动化;安全管理;发展趋势

科学技术是不断向前发展的,虽然电力系统中,因为谐波而产生的一系统的维护问题仍然存在,但通过不停地探索,积极的分析,我们有能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定能妥善而有效地解决谐波问题,因为这是电力在发展过程中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电力企业在现代化建设工作中,实现其跨越式进步的重要的标准,我们也有能力相信在现在的形势下,对于电力系统配电自动化研究也将取得更进一步的发展。

1电力配电自动化系统

电力配电自动化系统利用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远程监控和实施配电系统。在很多电力企业中,电力配电系统已逐渐实现自动化管理,这种自动化管理依靠计算机和电子技术的发展,该装置可以进一步组合在变电站中,直接装置包括辅助装置,辅助装置具体分为继电保护装置和自动装置。为了实现配电自动化系统,监控变电站中的所有设备都需要进一步优化,使所有设备都能实现信息的实时交换和共享。目前,变电站的控制能够使得设备控制顺利完成,获得了理想的运行监督效果。在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应用中,变电站的二次接线比传统的二次设备简单。确保公司减少安全事故和电力设备的正常运行,减少设备维护费用的支出,提高公司的经济效益,使用户获得更加安全的电能。

2有效优化电力配电自动化技术安全管理的措施

2.1推进电力配电系统的技术创新和行业进步优化

电力配电自动化与配电管理工作的措施之一就是要提高电力配电系统的技术和推进行业进步。提高电力配电系统的技术和推进行业进步是提升我国电力配电系统的技术化水平的前提,而要想提升电力配电系统的技术和推进行业进步,则需要电力系统的工作人员从现有的制度上进行改革,在制度上为电力配电系统的技术提升提供重要的支持。电力系统的工作人员还要主动学习一些国际上的先进电力配电自动化管理技术,不断提升自身的配电技术水平,并关心国际电力系统技术的相关信息,从而对电力系统的发展前沿有所认识,同时,电力管理企业要在工作实践中采用一些有效的管理方法,帮助技术人员成长;管理人员要加强自身的技术管理,在企业的管理战略中加强对高水平技术人员的培养工作。企业还要积极鼓励电力工作人员的技术创新,多多奖励那些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成就的人才。工作注重技术创新,它在电力配电系统自动化管理上,可以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促进电力系统管理水平的提升。对于系统内的高技术人员,电力企业要花大力气培养,他们为电力企业的发展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促进电力系统早日实现电力配电自动化。

2.2扩大电力配电自动化设备的适用范围

电力企业在开展电力配电自动化及配电管理时,要根据不同地区的电网与配电的不同情况,管理人员选择较为适宜的设备以确保电力配电的设备可以适合本地区的环境。这样可以保障电力设备的安全和平稳运行,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远转。当然,技术人员对配电设备的定期检查和修理也是必不可少的。还可以定期更换老旧的配电设备,确保整个电力配电系统的正常工作,推动电力配电自动化发展,进而提升电力配电自动化水平。

2.3不断进行技术研发,逐步提升电力配电自动化水平

在建设电力企业电力配电自动化时,要合理的使用资金并不断研发新的技术,这两者都做到合理的规划实施才能提升国内电力配电自动化及配电管理水平,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对电量的要求。现在国家电网已经基本覆盖全国的各个地区,在它不断地发展条件,为了保证电力的正常顺利供应,电力企业必须要实行有效的配电管理方式。电力企业要极力培养一支较高技术水平的研发团队,负责设备的研发和及时更新;并且技术人员在实际操作中要及时反馈配电技术的完成情况,对于出现的问题要及时有效的解决;从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出发,研发人员要考虑经费预算和设备情况进行进一步的研发配电技术。

3电力配电自动化技术安全管理应注意的要点及发展趋势

3.1应注意要点

①自动化建设模式。根据本企业的实际需求和本地区配电系统的现状以及一次网架发展规划,供电企业应选择合适的配电自动化建设模式,做好总体建设方案设计和分步实施方案。②关联性。在命名规则、模型导入、图形交换、和拓扑合并要考虑周密,形成有效的互补,好重点设计和解决好DMS/SCAD和GIS之间的关联.③实用性。提高配电自动化系统实用性的关键所在于遵循相关标准。④智能化处理。在提高配电终端的可靠性和耐用性的前提下增强其灵活性,可以加强配电终端的自身处理能力,满足相对独立于主站的区域配电故障智能化处理的需要,方便地按需要配置和升级。⑤配电自动化与用电营销管理的互动。例如建立停电管理系统,把配电和用电的应用相结合起来,使停电处理的时间得到缩短,从而提高客户满意度。⑥配电网智能自愈等功能。结合智能电网的建设,研究和实现分布式电源/储能/微电网的接入与控制,以及建立在快速仿真和预警分析基础上的配电网智能自愈等功能。⑦适用性和局限性。配电通信的接入层可以是多种通信方式综合应用,但骨干层尽量采用光纤。其中可利用的资源和手段是中压载波和无线公网,但是它们的适用性和局限性时必需要注意的,应该根据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采用。

3.2发展趋势

①多样化。由于要考虑各地区的差异性,配电自动化就要具有多样化的实现模式,并且需要有各自的适用范围。就有了简易型、实用型、标准型、集成型、智能型的五种实现方式,各供电企业可根据自身的需求和特点,分阶段选择合适的实现方式。这五种实现方式有的可以并存,每一种都可以由低到高地升级和转化,这要根据配电网结构、一次设备、通信条件的改善,以及相关应用系统的成熟等情况。②集成化。配电自动化的数据点多面广,涉及实时、非实时和准时实时信息,需要从其它应用系统中去获取。比如,从PMS系统中获取配电设备参数;从GIC获得用户信息;从地调自动化系统中获取主供电网和变电站信息;从GIS系统中获取配电线路拓扑模型和相关图形等。因此,配电自动化的系统将多个与配电有关的应用系统的信息交互和集成,使“孤岛效应”得以消除,才能满足综合应用。

3、结束语

总之,配电自动化是一个庞大复杂、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包含与电力企业有关的全部功能数据及其控制。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微机系统为核心的电力自动化设备必将向着高速度、高灵敏度、多功能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华.微机型继电器保护装置软硬件技术探讨[J].电力建设,2015,22(5):44-47.

[2]周全仁,张海.现代电网自动控制系统及其应用[M].中国电力出版社,2014,10.

[3]王文海.全集成新一代主控系统[J].电气时代,2016,1.

[4]史连军,韩放.中国电力市场的现状与展望[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6,24(3):1-41.

[5]曾鸣.电力市场理论及应用[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杜,2016,291-314.

[6]林功平.配电网馈线自动化解决方粜的技术策略[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6,25(7):5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