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颌面部IgG4相关硬化性疾病临床病理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9-19
/ 2

口腔颌面部IgG4相关硬化性疾病临床病理分析

林芳芳

林芳芳

(浙江江山市人民医院病理科324100)

【摘要】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IgG4相关硬化性疾病临床病理。方法本次共选择30例口腔颌面部IgG4相关硬化性疾病患者作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12的1月至2014年1月收治,分析病理特征。结果腮腺小叶间、小叶内及颌下腺有IgG4阳性的大量浆细胞浸润,>50/HPF,统计IgG4+IgG+细胞比值,在40%以上。淋巴结病变以淋巴滤泡反应性增生为表现,部分病例生发中心出现进行性转化。滤泡间区可见免疫母细胞、浆细胞、淋巴细胞,部分淋巴结区域有纤维化发生。分析免疫组织结果,其显示IgG4阳性的大量浆细胞在生发中心及滤泡间区浸润,>50/HPF,细胞+IgG4+IgG比值在40%以上。结论口腔颌面部IgG4相关硬化性疾病属新认识病种,激素治疗效果理想,故需行病理检查,及时确诊,以有效治疗,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关键词】口腔颌面部IgG4相关硬化性疾病病理分析

【中图分类号】R7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09-0080-02

IgG4相关硬化性疾病(IgG4-SD)为临床一种独立的、新近认识的病理实体,与其它自身免疫性疾病与一般慢性炎症有所差别。曾被称为IgG4相关系统性疾病、IgG4相关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累及乳腺、胆道、肝脏、后腹膜、胃肠道、肾脏等器官,下颌腺、肺间质、泪腺、腮腺等外分泌腺,缺乏特异性病理改变及临床表现,有较高漏诊几率,已引起临床广泛重视[1]。本次选择相关口腔颌面部IgG4-SD患者,就其临床病理特征展开分析,现将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次共选取口腔颌面部IgG4相关硬化性疾病患者30例,男24例,女6例,年龄52-73岁,平均(65.3±1.7)岁。分布于颌下区淋巴结2例,腮腺4例,颌下腺24例。病程1.6个月至3.5年,患部均有进行性肿大。部分有轻度口干及局部酸胀感,肿大组织质硬,无波动感及压痛,较易移动,无舌体麻木及面瘫对神经造成侵犯的症状。患者均自愿签署本次实验知情同意书,并排除机体其它系统严重疾患者。

1.2方法常规用4%甲醛溶液对标本行脱水处理,完成石蜡包埋操作,切片,厚4μm,实施HE染色。采有EnVision二步法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阳性表达在浆细胞的胞浆定位。

2结果

2.1基础检查腮腺及颌下腺组织质硬或质韧,呈灰白色或灰红色,切面呈均质或多结节状。淋巴结质中,呈灰红色,有无清晰边界的结节分布于切面。

2.2镜检腮腺和颌下腺有相似的病理改变,病变程度在不同小叶间轻重不等,小叶间质纤维组织硬化及增生,小叶内腺泡减少和萎缩并有纤维组织伴发,有胶原鞘在小导管周围形成。小叶间间质内及小叶内有大量浆细胞、淋巴细胞浸润,形成局部淋巴滤泡。

2.3免疫组化检查腮腺小叶间、小叶内及颌下腺有IgG4阳性的大量浆细胞浸润,>50/HPF,统计IgG4+IgG+细胞比值,在40%以上。淋巴结病变以淋巴滤泡反应性增生为表现,部分病例生发中心出现进行性转化。滤泡间区可见免疫母细胞、浆细胞、淋巴细胞,部分淋巴结区域有纤维化发生。分析免疫组织结果,其显示IgG4阳性的大量浆细胞在生发中心及滤泡间区浸润,>50/HPF,细胞+IgG4+IgG比值在40%以上。

3讨论

2001年首次对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IP)报道,目前,IgG4相关硬化性疾病谱系已广泛扩大。提出IgG4-SD源于对病发AIP患者各器官免疫组化和组织学的观察,此病以胰腺为主要累及病变处,也可与其它器官病变并存,部分情况下,胰腺可表现为无病变,多个器官在不同时间内累及为此类系统性疾病特征。目前IgG4-SD尚无明确发病机制,主要由自身变态反应性疾病或免疫性疾病学说。以老年男性为好发群体,对患者生活质量构成了严重影响。

临床将免疫球蛋白IgG按IgG1-IgG4划分,共4个亚型,以IgG4最少见,无异常时,其在血清全部Ig中仅在3%-6%。研究显示,IgG4对补体无激活作用,且对抗原亲和力居较低水平,在变态反应性疾病发展进程中作用显著。近年来,医疗科技取得了飞跃发展成就,对IgG4-SD的认识不断加深,渐引起病理科及临床重视。IgG4-SD属系统性、独立疾病,虽形态学上有其特点存在,但缺乏特异性,故确诊,还需对大量阳性的IgG4细胞在病变组织中存在证实。因本病近年才被提出,故与慢性常见的非特异性炎症比较,较难区分,需依据病理学检查确诊,以降低漏诊率。采用激素治疗本病效果理想,部分病例始发病灶切除后,IgG4-SD在其它部位出现,故提高病理和临床医师对此病种的认识具有十分必要性[2]。

本次研究对其在口腔颌面部的临床特征展开分析,涎腺为IgG4-SD好发部位,相关文献表明,慢性非特异性涎腺炎中,与IgG4相关的病变占33%。有时单纯累及腮腺,部分情况下颌下腺同被累及。在颌下腺,与IgG4相关的慢性硬化性涎腺炎占92%-100%。患者腺体内质硬肿物为表现,于单侧或双侧分布,无明显诱因。渐进性肿大,病程均较长,后向整个涎腺扩展,肿物边界多不清晰,局部仅以轻度酸胀不适感为表现,无明显压痛,与肿瘤区分存在一定难度[3]。

分析IgG4-SD病理特点和免疫表型,就病理改变而言,IgG4相关硬化性涎腺炎以腺泡消失和萎缩为表现,小叶间硬化,小叶结构进而较为明显;反应性淋巴滤泡形成,浆细胞和间质淋巴细胞浸润;小导管周围有胶原鞘形成,无闭塞性静脉炎改变。分析免疫组化结果,IgG4阳性细胞统计示绝对值在50/HPF以上,IgG4、IgG、细胞总和比值>40%,上述共同升高为此病诊断的必要条件[4]。血清学IgG4水平升高,利于确诊,但不是必须指标。本次选取的病例中,针对涎腺患者,组织学以小叶周及小叶内硬化为表现,并有浆细胞、间质淋巴细胞浸润。免疫组化显示,IgG4阳性的大量浆细胞浸润,与上述理论观点一致。激素为治疗本病的一线药物,预后在总体上呈较好显著,但有较高复发率,激素治疗不佳或复发者可取免疫抑制剂加用,效果理想。

综上,口腔颌面部IgG4相关硬化性疾病属新认识病种,激素治疗效果理想,故需行病理检查,及时确诊,以有效治疗,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黄晓燕,候勇,曾小峰.IgG4相关硬化性疾病[J].中华内科杂志,2010,49(10):891-894.

[2]LiY,NishiharaE,HirokawaM,etal.Distinctclinical,serological,andsonographiccharacteristicsofHashimoto′sthyroiditishasedwithandwithoutIgG4-positiveplasmacells[J].ClinEndocrinolMetab,2010,95(3):1309-17.

[3]吕晶,刘红刚.IgG4相关硬化性疾病头颈部病变的研究进展[J].临床实验病理学杂志,2012,28(4):432-434.

[4]ShiomiT,YoshidaY,HorieY,etal.AcquiredreactiveperforatingcollagenosiswiththehistologicalfeaturesofIgG4-relatedsclerosingdiseaseinapatientwithMikulica′sdisease[J].PatholInt,2009,59(5):32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