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膜诱导技术治疗大段骨缺损患者的护理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5-15
/ 2

骨膜诱导技术治疗大段骨缺损患者的护理效果

张春艳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韩家园林业局职工医院165126

摘要:目的:探析Masquelet技术治疗大段骨缺损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3月收治的22例大段骨缺损患者,其中男患11例,女患11例,在患者知情同意的情况下,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行Masquelet技术治疗,并给予患者心理护理、疼痛护理、钉道护理、功能训练等护理。结果:本组22例患者经过3-8个月的治疗,术后对患者进行8-20个月的随访,骨缺损愈合时间为8-20个月,经护理后,18例患者骨折愈后良好,愈合率为81.8%,切口为甲级愈合,可完全负重行走,2例患者仍有疼痛感,2例患者因愈合不良,出现畸形。结论:通过Masquelet技术治疗大段骨缺损已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并对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护理,可减少并发症,与之相配合才能更好的服务于患者,使其减轻痛苦、早日康复。

关键词:骨诱导膜技术;大段骨缺损;护理

诱导膜技术是将骨水泥团块植入在骨缺损区,诱导出一个类似于滑膜组织构成的腔隙,在其中植入松质骨而成功的治疗了许多大段骨缺损[1]。诱导膜技术包括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先彻底清创,以骨水泥填充骨缺损区,待骨水泥周围诱导形成诱导膜结构;第二阶段:6-8周后取出骨水泥,在诱导膜内植入松质骨,通过诱导膜内松质骨较快成骨并皮质化来修复长段皮质骨缺损[2]。本文笔者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3月收治的22例大段骨缺损患者,采取Masquelet技术进行治疗,并对尽心给予患者围术期的护理,大大提高了患者骨折的愈合率,护理效果较为理想。现将护理体会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3月收治的22例大段骨缺损患者,其中男患11例,女患11例,年龄16-58岁,平均年龄为(37±3.6)岁,骨缺损长度为4-18cm,平均长度为(11±1.5)cm,对患者行Masquelet技术治疗大段骨缺损,并分两个阶段治疗。间隔时间为1.5个月至8个月,平均(4.7±0.5)个月。

1.2护理方法

1.2.1术前护理

1.2.1.1心理护理

患者由于突发事件造成的骨折,疼痛、肿胀、畸形、出血等首先在心理上形成了巨大的恐惧、焦虑、不知所措,另外担心预后及功能恢复,首先对其进行心理护理。热情接待病人,介绍环境、手术相关知识及必要性,安慰病人,介绍同室成功病例并鼓励其增强治疗的信心,消除焦虑情绪,能积极主动配合治疗。

1.2.2术前指导

更换手术衣裤、清洁皮肤、做好皮试、指导床上大小便、指导有效咳嗽。

1.2.3术后护理

1.2.3.1一般护理:术后按全麻后护理常规,予心电监测密切观察患者血压、心率、氧饱和度6小时,直至平稳后拆除。用抬高垫抬高患肢高于心脏平面20-30㎝,以促进血液循环利于静脉回流减轻肢体肿胀[3]。关节处可用棉垫支撑以增加舒适度。

1.2.3.2疼痛护理:骨科术后疼痛是常见问题,现疼痛是继血压、体温、脉搏、呼吸基本生命体征之后的第五大生命体征[4]。术后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能够减轻疼痛程度,缓解紧张情绪,提高舒适度,有利于疾病的治疗。告知患者术后1-3天疼痛最严重,随之递减。用脸部表情评分表或数字描述式评分表对疼痛进行评分.疼痛≤3分实施非药物止痛,可以让其听音乐、和患者聊天等转移注意力;疼痛4-6分给予药物止痛,静脉推注特耐+静脉滴注凯纷;疼痛大于7分用麻醉镇痛剂。

1.2.3.3钉道护理:大段骨缺损多配合外固定支架保持肢体功能位置。钉道护理至关重要。每日观察钉道口有无红肿、渗液。初期可以用纱布包绕,用75%酒精滴在纱布上防止钉道感染,一日2次[5]。渗液较多时及时更换纱布。后期形成结痂无渗液时可以拆除纱布但不宜用力去除结痂,让其自行脱落,可以保护钉道口不被污染。外固定架上可以覆盖无菌棉垫保护架子不随被子移动导致牵拉疼痛。

1.2.3.4密切观察患肢血液循环、足背动脉波动、皮温色泽、肿胀程度。随着肿胀消退,外固定螺钉会松动,应及时汇报医生做好处理。

1.2.3.5功能锻炼:早期指导功能锻炼可以使下肢肌肉收缩,挤压深部静脉,促进血液循环和稳定性恢复,防止下肢静脉血栓,减轻下肢水肿,如指导患者做踝泵运动:方法是将踝关节向远端最大限度伸直,保持3-4秒,再向近端最大限度背曲,保持3-5秒。伸直背曲为一次,每日至少200次。股四头肌等长收缩:方法是肢体静止不动的状态下持续收缩股四头肌10秒左右或感觉疲劳后放松,如此反复,每次20-30下,3-4次[6]。循序渐进、次数由少到多、时间由短到长、强度由弱到强以自我感觉能不感觉疼痛为度。

1.2.3.6饮食护理:指导患者多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饮食,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多饮水防止血液粘稠度增加以增加血栓的风险。

1.3疗效判定标准

本文笔者参照Johner-Wruhs评分标准进行疗效判定:优18例,良2例,差2例,18例患者可负重行走,2例患者仍有疼痛感,2例患者因愈合不良而畸形。

2结果

本组22例患者经过3-8个月的治疗,骨缺损愈合时间为8-20个月,术后对患者进行8-20个月的随访,经护理人员精心护理后,18例患者骨折愈后良好,愈合率为81.8%,切口为甲级愈合,可完全负重行走,2例患者仍有疼痛感,2例患者因愈合不良而畸形。

3讨论

骨诱导膜技术需经过两次手术,彻底康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术后系统化的护理能减轻患者的痛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患者能积极的配合治疗,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能有利于疾病的恢复,促进早日康复。

采用骨膜诱导技术治疗大段骨缺损的护理过程较为繁琐,首先从术后开始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伤口周边皮肤的温度变化情况和颜色变化情况,观察患者手术部位有无肿胀、血管充盈、远端动脉搏动及疼痛现象,如果皮肤出现肿胀发绀现象,应提示静脉回流障碍;如手术部位的皮色无血色应提示动脉缺血。血管充盈的反应:手术部位皮色在2秒内变红润即为正常反应,如反应过慢则反应血液运行不畅[8]。如因手术部位肿胀引发手术切口张力变大,则应即刻于关键性部位拆除缝合线,患者如感觉疼痛难忍应立即喂服患者止疼药。同事手术切口部位应用1%碘伏配以消毒棉签擦拭处理,换药和消毒护理应1d/1次,密切观察患者手术切口有无感染,如手术1周后患者感染部位仍无好转,则应取患者手术切口部位的渗出物进行药敏试验和细菌培养,并换敷敏感类抗生素。

其次,患者于手术后8周左右护理人员应提示患者遵医嘱取出骨水泥团块,并告知患者取骨水泥团块时应尽量配合医疗人员的工作,避免损伤诱导膜完整性。告知患者手术过程中及目的,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术后14d左右护理人员应告知患者拆线,拆线时间没有定性,具体手术时间护理人员应观察患者伤口愈合情况而定,如有必要或患者伤口愈合情况不佳时应延迟拆线时间。手术后护理人员应提醒患者每月按时拍X光片,定期复查观察骨折的愈合情况,如发现后遗症应尽快提醒患者配合医生展开治疗。骨膜诱导技术治疗大段骨缺损的术后并发症较多,主要有骨折畸形、晚期应力性骨折、髂骨取骨区疼痛反复发作、患肢肌力下降、伤口瘢痕增生等;术后短期内出现并发症多为手术后手术切口复位愈合不良导致的并发症,这类并发症有手术切口部位感染、取骨部位疼痛等。因骨膜诱导治疗打断股缺损的并发症较多,所以护理人员应时刻关注患者身体情况,一旦发现术后并发症及时通知医生,以达到早发现、早处理的护理目标,提高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吴天昊应用Masquelet技术治疗骨缺损的临床研究河北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3

[2]殷渠东,孙阵中,顾三军应用Masquelet技术修复骨缺损的研究进展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13,10,第27卷第10期

[3]王彩霞骨科患者下肢静脉血栓的护理进展药物与人2014,4第4期第27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