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心理护理干预对ICU清醒患者情绪应激反应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综合心理护理干预对ICU清醒患者情绪应激反应的影响

周莉赵欢张国芹

(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江苏南通226001)

【摘要】目的:探析综合心理护理干预对ICU清醒患者情绪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64例在我院接受ICU治疗且为清醒状态的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依照随机数表将其分为对照组(n=32)与观察组(n=32)。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需在其基础上增加综合心理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护理状态进行对比。结果:由本次研究可知,两组患者在护理前,其焦虑与抑郁评分并无显著差异(P>0.05),在护理后均较之前有明显改善(P<0.05),并且观察组在改善幅度上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心理护理干预在稳定ICU清醒患者情绪上具有极好的应用效果,可帮助患者减少应激反应的出现。

【关键词】综合心理护理;ICU清醒患者;应激情绪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9-0226-02

ICU患者因自身病情较重且变化较快的特点,使得其病死率相对较高,其中清醒患者更是容易因负面情绪而影响到整体治疗[1-2]。为确保患者心理情绪稳定,保证其临床治疗效果,本次研究特选择我院近年所收治患者为对象,并给予其中部分患者以综合心理护理干预,以观察该护理方法在稳定ICU清醒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4月-2017年4月期间我院ICU病房的64例清醒患者为对象,所有患者皆对本次研究知情并签署同意书,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认可,依照随机数表将其分为对照组(n=32)与观察组(n=32)。对照组:男18例,女14例;年龄41~70岁,平均年龄(55.8±10.9)岁;5例为多发伤,8例为内科疾病,9例为外科术后,10例为颅脑疾病;其中8例为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17例为高中及大专文化程度,7例为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者。观察组:男17例,女15例;年龄42~71岁,平均年龄(55.9±10.7)岁;6例为多发伤,7例为内科疾病,8例为外科术后,11例为颅脑疾病;其中7例为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17例为高中及大专文化程度,8例为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者。此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无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具体包括生命体征监测、病情观察、呼吸道清理、并发症预防以及医嘱遵循等。观察组需在其基础上增加综合心理护理干预,具体如下。

在患者处于清醒状态时,应当多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患者感受,询问其有无不适感,从而拉近与患者之间的距离。对患者进行耐心细致的心理指导,使其对治疗效果有所了解,并积极配合护理,以加快其回复。护理人员可以通过抚触、手势、微笑等非语言沟通方式帮助患者稳定情绪。护理人员还应当对患者的面部表情进行观察,以了解其心理动态,针对其焦虑和抑郁的原因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如患者对病情过于担心,则应当以简洁易懂的语言告知患者当前治疗进展,通过告知其治疗所取得的成效来减少患者的心理压力与焦虑情绪。如患者因病房环境而感到压抑,则可为患者播放其喜欢的轻音乐,从而帮助其放松精神。对于有条件的患者,护理人员可以为其展开呼吸放松训练,通过指导患者以卧位将气从口腔顺着气管进入到腹部,腹部和下胸部在气体的填充下徐徐隆起。吸足气后稍微屏息以下,想象气体在血液中进行交换,之后通过口和鼻慢慢地呼出气体,腹部下降。

1.3指标观察

依照宗氏焦虑量表及宗氏抑郁量表对患者精神状况进行评分,其中焦虑量评分在50分以上者,即为焦虑;抑郁量评分在53分以上者,即为抑郁。分值越高,则患者心理症状越不稳定,情绪变化越剧烈。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所用资料以(x-±s)的形式进行表示,并以SPSS20.0进行统计分析,以t检验,若得P值低于0.05,则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由本次研究可知,两组患者在护理前,其焦虑与抑郁评分并无显著差异(P>0.05),在护理后均较之前有明显改善(P<0.05),并且观察组在改善幅度上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下表所示。

表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对比(x-±s)

3.讨论

由于ICU患者病情普遍较为严重,而其中的清醒患者多对自己所患疾病持悲观态度,因此患者应激情绪出现较多,这对于患者的临床治疗与恢复护理而言是极为不利的[3-4]。有研究称[5],通过为ICU清醒患者实施综合心理护理干预,可在最大程度上减轻患者的负面情绪,从而稳定其心理状态。故本次研究特选择我院近年所收治患者为对象,并给予其中部分患者以综合心理护理干预,以观察其应用效果。由本次研究可知,两组患者在护理前,其焦虑与抑郁评分并无显著差异(P>0.05),在护理后均较之前有明显改善(P<0.05),并且观察组在改善幅度上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一结果表明,相比于常规的ICU护理而言,综合心理护理干预的实施能够更好的帮助患者改善其心理状态,大大减少应激情绪的出现。

综上所述,通过为ICU清醒患者实施综合心理护理干预,可在最大程度上保证患者的心理健康度,减少负面情绪对患者身体恢复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杨帆.护理干预对ICU清醒患者不良情绪及睡眠质量的影响[J].大家健康旬刊,2016,30(2):112-113.

[2]何晓娜,赵小利,马佳佳,等.护理干预对ICU清醒患者不良情绪及睡眠质量的影响[J].继续医学教育,2016,30(3):112-113.

[3]焦晓兰,胡亚会.非语言方式心理干预对ICU气管插管清醒患者情绪状态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2):53-56.

[4]郑瑾.ICU护士术前访视对心脏搭桥术后患者心理应激反应及负性情绪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6,22(6):78-80.

[5]李雪峰,吕洁,胡春欢.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ICU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15,12(4):7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