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医院感染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9-19
/ 2

浅谈医院感染

祝明芳

祝明芳(江苏省扬中市新坝中心卫生院212211)

【中图分类号】R197.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0)09-071-02

医院感染作为一种相对特殊状态的感染和疾病发生形式,是伴随着医院的产生和发展而逐渐为人们所认识的。近年来,由于滥用抗菌药物、细菌变异、耐药菌株的明显增多,以及社会老龄化及慢性疾病病人的增加,加之化疗、放疗、侵入性诊疗措施的广泛应用,使医院感染有日益增多的趋势。医院感染已成为目前影响医疗质量的重要问题。因此,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提高医务人员控制医院感染的意识,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对于提高医疗质量,促进医学发展,降低医疗费用,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1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分析

医院感染所造成的因素很多,但从多因素调查分析结果看,有的因素和医院感染有密切关系,而有的无明显相关性。

1.1从年龄结果看,<2岁和>60岁组与2-60岁组比较,医院感染率分别是9.83%和4.46%,两组比较有差异性。其原因是<2岁患者免疫功能尚未健全,而>60岁老年患者,随着年龄增长,免疫和防御功能也逐渐衰退了。

1.2医院感染患者住院天数:医院感染多发生在住院后3~4周,占33.84%,可能与患者在这段时间内做各种检查、治疗相对集中等有关。

1.3感染部位分布:各感染部位间差异显著(P<0.01),以上呼吸道感染为最高,占50%,其次为下呼吸道感染,再次为泌尿系感染、胃肠道感染。

1.4医院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医院感染的病原菌真菌占28.68%,这主要是由于长期使用抗感染药物、激素等有关。调查发现因医院感染,病原菌主要为条件致病菌,其中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48.06%。

2医院感染的预防

2.1基于各种医院感染的因素,我们认为要控制医院感染,必须严格掌握侵袭性操作的适应症。在接触患者前后认真洗手,严格无菌操作规程,防止病原微生物的扩散。对于基础疾病引起人体免疫功能低下者,长期使用抗生素、激素均可引起微生态平衡的紊乱,招致菌群失调。所以我们必须提高机体的免疫力,积极治疗和控制基础疾病,来改善患者的防御功能。合理选用抗生素,选用血、痰、尿等培养细菌敏感的抗生素,这样有所针对性、最大范围杀死细菌,达到治疗目的。对有的患者,严格进行隔离、消毒措施、防止交叉感染。

2.2强化医院消毒灭菌:医院消毒是降低医院感染发病率的重要手段。加强消毒灭菌管理是我们控制医院感染发生的重要环节。

2.2.1及时发现,及时反馈,及时整改。对降低我国医院感染尤其是控制外源性感染的发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2.2.2严格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强化医院消毒灭菌管理。预防医院感染的基本措施是消毒灭菌,医院消毒灭菌措施的全面实施和消毒效果监测是提高医院环境消毒效果的重要手段。

2.2.3严把消毒灭菌质量关。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

2.3提高供应室质量,预防医院感染。

2.3.1重视设备更新、维修。

2.3.2规范供应室管理。

2.3.2.1建立合理工作布局。

2.3.2.2严格技术规范。

2.3.2.3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保证各个环节有章可循、责任明确,是杜绝医院感染的基本保障。

2.3.3提高工作人员素质,经常召开研讨会,提高对控制医院感染的认识。工作人员从文献资料中吸取知识,指导工作。

2.4加强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的处理。几年来,使用劣质一次性输液器、注射器导致医院感染时有发生,国家卫生部(2001)75号、123号文件规定要求加强对一次使用性输液器、注射器临床使用中的管理。

2.4.1严把进货渠道和质量验收制度,杜绝假冒伪劣产品进入医院。

2.4.2严格质量检测制度,确保临床使用安全。

2.4.3严格储存和发放制度。

2.4.4严格控制临床使用环节,预防输液反应发生。

2.4.5严格使用后回收制度,做好无害化处理。

2.5采用多渠道多方位干预措施促进护理人员洗手,预防医院感染。医院感染多为接触性感染,主要是通过侵入性检查和治疗,以及患者或医护人员的手使细菌移位而导致感染。据统计调查显示由医务人员洗手不彻底导致细菌传播而造成感染占医院感染发生率的30%。由于洗手方便、经济、有效,因而促进和提高医务人员洗手,对控制和预防医院感染具有积极的意义。

洗手是一种最基本、最简便易行的有效预防和控制病原体传播的手段,控制好医务人员手的卫生有利于降低医院感染率。在日常工作中,医务人员遵循洗手规定的情况的确不容乐观,国外调查表明日常工作时的洗手率一般波动在17%~75%。

国外近期有关洗手行动的研究,主要围绕在无水洗手剂对医务人员洗手依从性的促进作用。在巴黎SaintAntoine医院的ICU的一项运用乙醇为主的无水洗手剂,护理人员洗手率从45.3%提高到66.9%(P<0.001)。在美国进行的类似多项研究结果都证明提防方便有效的洗手剂可以大大提高医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洗手的依从性。

3医院感染的控制及管理

3.1医院感染不但直接影响医疗、护理的质量,而且与医院的生存和发展是息息相关的,同时还与医疗事故和纠纷及医疗费用是密切相关的。由于院内感染因素贯穿于医疗活动的始终,任何环节都可能是孕育院内感染的起因,目前医院感染的控制及管理已成为医院管理中的重中之重,医院感染工作的好坏可以体现医院的管理水平。院领导的重视与支持是医院感染管理的前提。普及医院感染知识教育是医院感染管理的根本,规范医疗行为是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医院感染制度的落实是控制医院感染的保证。

3.2加强医院合理用药的管理。

3.2.1医院抗菌药物管理小组的建立及监控:加强领导是医院合理用药的关键所在。

3.2.2建立完善的合理用药咨询网络。

3.2.3加强医护人员合理用药观念及药理知识培训。

3.2.4药师参与临床用药管理。

3.2.5加强对患者及其家属合理用药知识的宣传。

3.2.6引入药物经济学概念,抓好医院合理用药管理。

3.3组织协调是医院感染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医院感染管理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国家卫生部颁布的《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消毒技术规范》等有关法律。法规能否认真贯彻执行,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能否顺利开展,医院感染能否得到有效遏制,关键在于管理者的组织协调能力及组织协调作用的发挥。在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每位管理者的言行,既代表组织行为,又体现了国家卫生工作方针、政策的贯彻实施及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发展方向。可见,组织协调在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3.4护理管理在预防医院感染监控中具有重要作用

随着医院科学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医院感染的控制已在医院管理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WHO提出以消毒、隔离、灭菌、无菌技术、合理使用抗生素以及监测和通过监测进行效果评价为主的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措施,以上各方面均涉及到护理人员的工作。因此护理管理在预防医院感染中起着关键作用。